差点沦为军阀 长征中的路线是如何一步步确定的?【思维实验室】

不得不感慨毛主席的智慧。这个系列的视频从经济角度阐述长征背后的故事,用实践充分证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像现在的美元与石油挂钩一样,原来当时毛泽东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时候也使用了相似的策略,用食盐与苏区货币挂钩,从而建立起苏区货币信用,随后在合理印发货币的前提下,就能让自己更有钱,就像现在美国没钱了就多印点一样,在当时的中国能这样做,真是太妙了。
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在这个故事中还发现了伟人的反思改正能力以及沟通的重要性。其实毛泽东的策略早就在先前的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在中国就应该先从农村开始,不应该攻打城市。攻打城市的行动都没有成功,而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已经被多次证明是适合中国走的路线。然而其他人都盲目相信理论,相信已经成功的俄国十月革命,从而导致党内都不赞成毛泽东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想法,甚至在后续行动中,将毛泽东排除在外。最初他的应对方式是,你不认可我,那我就告病在家,不跟你们扯了,等到你们按照错误的做法做,结果会告诉大家谁才是正确的。这时的他还是有些书生意气的。然而因此,红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伤亡惨重。毛泽东被这惨痛的代价敲醒了,于是他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开始与党内人员打好关系,在平常的谈话中耐心讲述自己的想法以及策略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实践证明的正确性,这也让他后续获得了党内人员的支持,此后再也没有反反复复走错误攻打城市的路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