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冕 同人 莱茵协约 骤雨直升机 0.66版
单位数据
生命值:600
量产设施:盟军飞机制造厂
量产要求:无
造价:$1200
生产时间:14秒
移动速度:180
航炮——
杀伤类型:破片
单发伤害:17
平均开火间隔(ROF):0.5秒
DPS:34
射程:250
杀伤半径:20
半径伤害:8-17
清雾范围:600
技能:狂风骤雨
效果:对地面载具发射一枚速度1500,造成200震荡伤害(也就是重锤的伤害,鱼雷伤害是翻译问题) 的制导导弹,射程500。
(特殊机制):使命中单位5秒内受到除震荡以外的伤害增加20% ,并减少20%移动速度。对海军T3、4单位造成双倍伤害但没有特殊效果,对专业防空载具、矿车和潜水单位造成25%伤害,迫使其上浮8秒。
技能冷却时间:40秒。
受伤害百分比:
枪弹175% 机炮100% 穿甲200%
高爆75% 脉冲100% 中子100%
电击100% 光谱100% 震荡100%
狙击1% 毒素5% 火箭100%
破片100% 榴弹100% 冲击100%
制造国:
德意志凯撒国 法兰西鸢尾国
设计方:
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奔驰-戴姆勒集团、欧洲联合航空公司
量产方:
达索飞机制造厂、奔驰-戴姆勒集团、欧洲联合航空公司、福克沃尔夫航空公司、奥迪集团。
基本装备——
叮咛 40mm 遥控航炮武器站
暴雨 智能空对地导弹
乌云 火控压制系统
凝结 倾转涡扇引擎
阴霾 顶翼综合火控观测器
陆航职高院校实习女驾驶员
发动机:两台戴姆勒21型旋翼
单台推力1200马力
加力可达1500马力
作战空重: 2480千克
最大空重: 5500千克
持续性动力: 2400马力
最大输出动力: 3000马力
平飞极速: 601km/h
作战升限:8000米
最大爬升率:15米/秒
航程:1800km
作战半径:880km
推重比:0.96
成员:1人
固定武装:40毫米机炮武器站*1,备弹500发。
解析的战场情报——
矫健凌燕:
骤雨通过强力的引擎和小巧的体积,搭配上双倾转旋翼涡扇设计,具备极强的灵活性和最大速度,可以灵活周旋于战场中心,绕开敌人的防空单位,并在危险时刻躲避敌方火力攻击。
进水失灵:
暴雨导弹搭载了特殊破坏弹头,可以以高能震慑并降低敌方的装甲强度与耐性,短时间内大幅度消耗其装甲疲劳度,虽然装甲分子很快就会趋于稳固,但合理运用这个特性可以极大增强莱茵协约的攻击力量。
长程补射:
骤雨的主火力机炮堪称凶猛,但是相比于专业武直还是缺乏补充火力,尤其对一些稍硬的目标疲软,而且机炮本身射程还是不太够。不过暴雨智能空对地导弹能够以极为可靠命中率并在安全距离发动一次打击,可惜小型的机体使它只能节省每一发导弹。
多练少云:
不少莱茵新晋指挥官在模拟训练后,常常抱怨骤雨的火力爆发力不强,完全不如双刃那般起到更多用途和作用。而富有经验的指挥官却对这种言论嗤之以鼻,平常总教导新晋指挥官多开创思路,多加强战场感知,多灵活运用部队。
发展历史:
骤雨直升机的开发阶段较早,并且分支较多,该计划起初源自DTMH(德国先进旋翼直升机)和FSKH(法国次时代攻击直升机)两个计划方案,与伊甸尼亚提出的JAH(联合攻击直升机)三个方案的共同组建,但是一波三折,经历了很多曲折,才最终修成正果。是盟军各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间期间,军事合作项目中最早的联合制造计划之一,也被纳入在当时给予厚望的“和平珍珠”方案组,号称比肩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最终高墙”技术合作方案组,当然和平珍珠计划并没有比肩的资格,更贴切的说,这套方案组反而在欧洲变成了臭名昭著,或者说令人唾弃的代名词。因为整套和平珍珠计划,就是伊甸尼亚与不列颠尼亚赤裸裸的行骗欧洲技术的幌子与大饼,起初方案组最早的标准驱逐舰竞标和标准主战坦克竞标包括先进步枪竞标等等,都以极为不公平的竞选方式,和只为伊甸尼亚与不列颠尼亚定做的武器标准与用途,其次就是本质上根本不想采购欧洲产品,仅仅是来抄袭技术而已。到了项目中期阶段,比如未来坦克的动力与供能系统的合作当中,以及质子撞击炮的合作计划,伊甸尼亚与不列颠尼亚直接全套骗走了欧洲粒子撞击研究所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整个欧洲联合超大型粒子撞击实验在占地、经费、研究时长、投入精力和人员当中,耗尽了欧洲的心血,却被一些虚假的承诺骗走了技术成果,并且在伊甸尼亚的发展下,开发出了粒子撞击武器,武装了先锋炮艇机和未来坦克,以及波塞冬巡洋舰,也包括伊甸尼亚自我吹嘘的大型质子撞击炮。
除了大量项目烂尾需要莱茵协约自己填补空缺以外,该系列事件甚至导致部分相关人员死亡。(之后会在对应项目中细说)很不幸骤雨直升机就是这套计划方案组之一。因此虽然骤雨有着更为优秀的一些分支改型,但项目撕裂以及成本核算的变更等等问题,最终还是让原计划中的携带大量武备的反坦克武装直升机,缩水为轻型打击直升机,这一型本该在战场上大放异彩的先进单位,沦为支援型单位和火力填补。而原本的先进反装甲支援机,则只能交付给后期的雷鸣炮艇来承担。无形中为莱茵陆军增添了一份压力。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新苏联在重建军队时,纸醉金迷的盟军阵营沉醉在自己曾经强大科技优势中。并且妄想着依靠波兰、乌克兰、捷克斯洛伐克与罗马尼亚等地区的武装化,就能遏制住苏联的冲击,再配合上盟军的空中非接触作战,将苏联陆军打回原形。
原有的DTMH与FSKH计划,意在于增强欧洲国家的陆航力量,将会有一种更加先进的重型武装直升机,远处探查与锁定该区域的装甲连队,并以双机小组对其进行快速歼灭。核心要求是能够单次出击,歼灭15辆犀牛坦克的水准,并且能够在直升机空战中占据主导优势。这样能够使欧洲陆军在与苏联装甲集群作战时,为己方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与优势。
该计划很快推进至论证阶段,进入选型,而这时,伊甸尼亚插手过来,和平珍珠计划确立后,伊甸尼亚很快搞了个JAH计划塞了进来,并鼓吹这种全盟军推进的项目能够极大节省军费压力的同时,增强新型武直的综合作战能力与战场生存性,并且原因分享冰冻科技来建立通用的冰冻支援机。这些条件非常吸引德法两国,但双方有所犹豫,不列颠尼亚见状,当机告知自己将会采购三百架JAH成品,德法最后的犹豫被放弃,同意这个和守护者坦克方案似乎大相径庭的产物。代价自然是DTMH和FSKH计划的流产,法国的雄鹿直升机当场去世,而令神州和欧洲军迷们捶胸顿足,寄予厚望的“虎”II直升机,神州代号“虎王”重型攻击武直也胎死腹中。当时的德意志凯撒空军司令部参谋长,也就是欧洲联合航空公司的CEO引咎辞职。

为了能够配合JAH计划大量产出的多功能武装直升机,法德组建了欧洲联合陆航职高院校,用以培养地勤和陆航驾驶员以及相关中级技术性人才。当然故事的结尾大家都知道,学校还在建设中,计划也在推进中时,伊甸尼亚和不列颠尼亚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欧洲核心技术成果,很快就run了,绝大部分合作计划破产,院校也失去了意义。虽然欧洲直升机计划死灰复燃,院校也借尸还魂,但欧洲方面的损失惨重令一切都无法还原到事发之前,由于国防部后勤局的存在,武器装备的科研预算与其说是严格限制,倒不如说是发挥到极点,而多个相关项目的破产令诸多计划四处漏风,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最终新武装直升机严重缩水不说,院校也被德国政府一怒之下,改为女性学院,也就是说该院校将会大量吸纳欧洲女性,进一步提高女性兵力来源,节省男性兵员消耗量,在一系列精打细算下,陆航交出了让后勤局还算满意的答卷,即便重新消耗经费研制了新直升机,均摊后每一架骤雨直升机的部署价格都没有变化。
JAH在原型推进前就烂尾后,法德国防部只能开始合作,在后勤局审核后制定ESSH计划,即欧洲打击支援直升机。该项目严重削减了原有的各项属性指标,中心思想调整为一种轻型灵活的长滞空轻型攻击武直,利用武器站系统对地方轻、无甲单位进行持续性打击和火力支援,同时依靠少量特殊用途空对地导弹遏制住敌方装甲单位。
显然这是为了节省经费的产物,但实际开发过程中,依然一刀再刀,首当其冲的就是原计划采用热熔机炮的方案一,直接就在第二回合中因为节约经费,直接下马。达索公司提出的小口径空射火箭弹计划也跟着一起滚出计划。取而代之的是提供给枪骑兵步战车原型方案之一,莱茵金属40mm/60机炮,最终定型后代号叮咛,可能源自其机炮连射时伴随的叮叮声。 该武器系统携带武器站时重160kg,有趣的是拥有一个自动装填的备用弹链,共携带480发弹药,采用钨心自锐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可达1780米/秒,2000米垂直穿深达到120毫米均质钢装甲。除此之外还搭载了穿甲爆裂弹药,初速1570米/秒,2000米垂穿50毫米,1000米时垂穿70毫米,足以威胁各型轻装甲目标,并有着极强的破坏杀伤力,对步兵爆炸范围不亚于同口径榴弹发射器,该主炮系统以较为不错的作战效能,和极其低廉的价格以及可靠成熟的设计赢得了武器系统的选型,这是得益于之前枪骑兵竞选的结果,虽然莱茵金属的这款机炮输给了HK公司的30毫米MG162机炮,但是赢到了骤雨直升机的选型,可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相比于莱茵那边早就成熟于枪骑兵步战车选型时的武器选型,机体设计这边进度却比较缓慢,达索公司与欧洲联合航空公司几番周折,互相争持不下,因为第二次武直计划是欧洲联合航空公司完成自己重型武直梦的最后一根稻草,也确实有很多人希望虎王攻击直升机死灰复燃,但是在德法两国的双重压力下,中型机体计划还是无法通过审核,据说欧洲联合航空公司董事长——埃里希·哈特曼,也是二次世界大战的王牌飞行员闷闷不乐,并抱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他去世时享年66岁,其死后,欧洲新一代重型滞空炮艇机就进行了筹备阶段。
达索的中央架构机体,外加旋转翼方案获得了认可,该计划的机体结构较轻,燃油等存量都较为充足,外挂点尚可,而且结构简单,组装快速,同时拥有旋翼机中相当快的极速水平,可以灵活周璇战场中,双倾转翼设计也有助于骤雨持续性的控制机身,进行盘旋打击,机体可靠性也较高,凭借极限的空中机动与翻滚能力,有着小鸟直升机般的灵活度,综合来说对生存性有着不小的改善。最后就是该引擎设计搭配引擎罩,除了能够减小地面效应,还可以大幅度屏蔽红外信号与引擎噪音,令其常常可以出其不意的发动攻击。

在驾驶员座舱装甲盒与关键部位的装甲补强上,骤雨进行了额外补强,飞行员装甲盒足以能够遏制住35毫米机炮直射而不被击穿驾驶舱,其余关键部位则按照25毫米机炮和30毫米破片进行防护标准进行布设。同时,两侧旋翼的设计令其具备了较好的迫降能力和驾驶员脱离能力,一旦计算机认为迫降最终阶段伤亡率过高,可以直接拉起弹射器,保存驾驶员安全。同时旋翼的宽松机构,还允许其加装了许多设备,包括额外的冷却与润滑油、备用的紧急油箱等,骤雨有三套独立的油箱系统,可以在多种条件下保证返航或者最低30分钟的作战维持。
在红外和各雷达信号抑制上,骤雨也做到非常出色的水准,常规的上一代雷达与红外信号引导导弹等设备几乎无法捕捉到其位置,不管是步兵肩扛式防空导弹还是动力服内部系统引导的电磁反器材步枪,都很难锁定骤雨的准确位置。要想击落这个灵活家伙,可能需要相当高端的目力防空或者大型防空电子设备来烧穿其ECM。
骤雨的另一个核心关键点,就是面对各国突飞猛进的装甲防护体系时,具备应对先进主战坦克甚至各式奇怪用途的装甲载具的能力。在原计划中,骤雨搭载着一套光谱炮,但供能问题价格太高被砍掉,后续又设计了多管高斯机枪,突破敌方能量防线和装甲表皮,但被认为和弱化主炮后的武器站重合,仅仅是破甲手段的话攻击距离太短。最终还是选择了反坦克导弹,只是这次骤雨变为轻型支援、侦察机后,导弹携带数量并不多,暴雨导弹的设计目的已经不是追求摧毁完美的化学能和金属射流等串联方式来攻击装甲,因为这种手段会面临爆反、各式反应装甲模块等特化防护手段。在深刻研究犀牛坦克和以往苏联装甲力量的装甲原理后,IG法本公司依托质子撞击原理,为暴风导弹开发了新一代“炸药”,这种排列编码的新爆能燃料释放的能量并不比TNT先进多少,但是可以引起局部分子的短暂距离扰动,短时间内引起分子结构的极高频率震动,令装甲耐性等有所降低,从而让破甲射流和后续攻击侵彻的更加容易,而且该技术被证明对越大整体性的装甲,攻击效果越好,但分子恢复稳定的速度也更快,虽然该技术军用化被认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处于实验阶段,命运科技公司也接手分子扰动路线,着力开发真正能够轰趴分子结构的方式,但国防部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不成熟的设计量产化,哪怕现在只是低配的雏形武器,只要有效果,效费比高,就应当采用。
暴风智能导弹重达104kg,对地有效射程15km,动力段时长4秒+2秒,具备一台2吨推力的小型发动机,最大过载16G,导弹最大飞行速度可达1.6马赫,理论上是可以攻击空中单位的,当然对目前各国主力空中载具基本无效,不是被中继器干扰就是因为动力段不足而被甩开,同时其制导方式采用智能影像制导与主动源引导,阴霾 顶端火控系统捕捉目标后,会自动传输给导弹处理器,即便在发射后也一样,可以极大避免火力浪费,一旦目标被友军或者上一发导弹摧毁,中途可以立刻更换攻击目标。其次是具备暴风同样的头瞄系统,可以快速切换先射后导模式,并且与友军火控系统同步运转,大大提高其战场辅助性。正常状况下,骤雨可以携带16枚暴风智能反坦克导弹,以攻击敌方装甲目标。

基本一切外置准备都完成了设计,现在骤雨缺乏一个关键部件——发动机。原定这款发动机取自于不列颠尼亚的罗-罗发动机,但JAH计划的倒台,令轻型武直缺乏了一颗专属的心脏,重新设计动力系统又太过拖延和投入资金,这时候奔驰-戴姆勒集团将原设计的戴姆勒20型重型武直专用发动机进行了简化和改良与缩小,显然这次德国人选择了做减法。项目进度神速而且引擎非常成功,新戴姆勒21型引擎凭借改良航空燃料可以单台输出1200马力,加力输出1500马力的强大动力,而且技术非常成熟,所以成本也非常低廉。该引擎搭配倾斜旋翼的设计,可以随时更改引擎角度,如同v22鱼鹰一般,切换为高速模式,该引擎的伺服机构同样由舍费勒集团的下属公司TUK提供,可以在巨大推力下,仍然以120度/秒旋转引擎角度来适应环境,满足作战要求和战术动作。
最后值得一提的,就是陆航职高院校的学生了,JHA计划崩盘时,政府曾想解散该院校,直接撤资改造,但是受到广大家长的严重抗议,因此只能选择保留院校,该学校以较低的要求招募女性学员,这里留存的都是对航空和军事服役有兴趣的姑娘,学费较低,但是陆航待遇不低,而且最重要的是不同于陆地装甲部队,陆航可谓是很容易为普鲁士人完成让自家姑娘光宗耀祖或者报国的想法。学校以军事化管理和淘汰的方式改造着这里的女性,使她们脱胎换骨,适应战场的同时也精进知识水平,并刻苦学习机械知识和维护知识,在军队外也能为智能、工业设备进行维修检修能力。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该院校的五年学制中,在实习进入预备役的过程,往往一些在预备役中的年轻姑娘们,甚至未成年或者刚成年不久。德意志凯撒的院校都采用兴趣学科和军事化管理的结合模式,不过在中低端学校中只能二选一,但是架构于国家意志和高战备状态下的教育系统,都是高效而无情的,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教育系统已经有着极大的改变,民族、国家和命运的概念不断引导孩子们为祖国奉献一切,而德意志的历史又充满了被侵略的苦痛,如今的德意志人逐渐相信,自己的民族每20年来将会面临一场战争,直到有一天将欧陆上的敌人彻底击败,无法挑战自己,这个国家命运的枷锁才会彻底解开。所以每一个德意志人都强调自己在社会中的意义和地位,此刻他已经和那个红色阵营毫无差别,国家意志下的个人、公司、组织都严格服从政府指挥,随时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为国家的未来创造一线生机。不管反对派和叛逆分子怎么想,学校的教育宗旨和校门的格言一样,而陆航职高院校的大门屹立的是“力量换取和平”。
各式各样的姑娘们走进来,优秀的陆航飞行员和空军地勤走出去,如同流水线一般把人性当成铁块,一步步捶打成铁锭,毫无疑问,她们如果身在维多利亚时代,也会是优秀的线列步兵,排着队和对方对射,一批批的倒下,一批批的装填……虽然骤雨直升机要求培养灵活性、主观能动性和开创性思维,但毫无疑问都被限制在了忠诚和服从的条款下。因此,她们大多无法成为最一流,最有创造力的传奇,但是基本都会成为成绩优异、能力较强的人才。这个级别的院校不负责培养顶尖水平的学生,这就是德意志的教育手段,依靠全息模拟训练器和精挑细选的课程与精心编排的模式,人性和人才也可以量产,他们不需要98分的天才,只需要大量的88分的士兵和士官就足以适应战场环境,因为她们的上司是军官学校,更庞大投入的94分军官教育体系。
骤雨直升机,将会以灵活的机体和可靠的性能为战场提供一树之高的火力支援,当战场指挥官灵活的运用这些单位并加以留存的时候,她们不会让地面的战友们失望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火力持续性,往往骤雨的爆发火力并不如双刃那么强劲,所以在战场上部署骤雨时,一定要深思熟虑,也考验着指挥官们的战局判断能力。
单位台词:
出厂:
风雨同行,气象万千。
选中:
首次上阵,请多指教。
我们经过充分的模拟,长官
换我上阵了?
等候命令?
装备检查完毕
(Chectliset überprüft einsatzbereit )
您会照顾我吗……长官?
谁需要守护天使?
(Braucht jemand ein schutzengel?)
移动:
奔驰引擎提供的强劲动力
如同雨点般轻声流过
如同皎洁凌燕
切换旋翼角度
要接近战场了吗?……有点紧张
低空掠过
攻击:
哼~哼哼~哼~(开始唱起女武神的骑行)
阴霾系统捕捉目标
看我掀开他的天灵盖!
给虫子们看一下降雨表演!
枪林弹雨!
移动攻击:
开始计算弹道落点
我会沉住气,按照模拟那样来
武器站自动跟踪目标
骤雨骑脸怎么输啊(Flag)
盘旋攻击!
技能:
导弹,锁定目标!
长程补射
暴雨倾盆而下!
锁定目标,一键殉爆!
先手必胜!
精确火力支援
我扣动扳机,你就死定了
让导弹飞一会
战斗中:
和模拟中的一模一样
亲眼见识……被机炮撕裂的惨状……
长官,友军还在周围吗?
我应该赶紧完成,然后收工……
比我想象中的好一些……
遭到攻击:
遭到防空反制!
机体遭受打击!
他们有手段击落我!
长官,请您立刻下令……
弹射系统还正常,应该没事……
撤退:
收到长官,立刻规避机动
最大功率,保存机体!
立刻转移……谢谢长官……
坠落:
不,不应该这样的!……
妈妈,我回不去了……
不要,不要不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