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时海上运输(番外)-中国江轮“平和”号的二战运金记

2023-08-10 15:30 作者:夜之徘徊  | 我要投稿

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长江一线的的很多城市也都成为了列强的势力范围。为了确保长江沿线城市中的外资工厂和外国侨民安全,各列强向长江,珠江等河流派遣了大量的浅水炮舰。同时各列强还制造了大量的江轮来确保长江航运能高效运行。

平和号就是其中一艘江轮。设计时,平和号是一艘长江游船。但到二战前,平和号实际上是一艘属于太古集团的运输船。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预料到一旦开战,英国在上海以及长江沿岸的租界地区包括香港都不可能守得住,因此平和号被疏散至新加坡要塞。


图为平和号1944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期间拍摄的一张照片。平和号的基本数据如下:舰长91米,宽15米,吃水4米,标准排水量3105吨。装备三胀往复式蒸汽轮机,标准航速为14节。被征用后,平和号进行了紧急改装,加装了一门12磅炮,2座20㎜厄利空机关炮以及2艇7.7㎜维克斯机枪,使其具备一定防护能力。

1941年12月,平和号在新加坡要塞被英国皇家海军征用。

1942年2月10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向新加坡发出了要战斗到底的命令。但当时日军实际上已经登陆了新加坡岛并切断了当地驻军的水源供给,将大量英军及难民都压缩至新加坡岛东南部。

很明显,此时岌岌可危的新加坡要塞失手只是时间问题。因此英军高层开始计划如何跑路。同时根据伦敦方面的命令,当时正存放在新加坡的一批属于英格兰银行的金条作为英国的战争储备,也被安排转移。

但不幸的是2月3日,原本被安排执行黄金运输任务而滞留在新加坡的最后一艘大型船只——英国皇家海军快速运输船塔希庇乌斯号在日军的空袭中沉没。因而抢救黄金的任务也就只能交给了港内为数不多的小型船只。

标准排水量高达10000吨的英国皇家海军快速运输船塔希庇乌斯号。正是该船在1939年至1940年8月间将一批总价值达100万英镑的英国金条从加拿大转运至香港,进而转运至新加坡。
在塔希庇乌斯号被击沉的当天,两名英国军官和被击沉的塔希庇乌斯号的船员登上了平和号并接管了这艘20年船龄的老船。当时英军在新加坡港内的可用船只着实是不多,因此只能征用了这艘并不适合远洋航行的江轮。

同时黄金,伤员和难民的装运工作也立刻开始。就在新加坡沦陷前四天,2月11日,完成了货物装载工作的平和号快速逃离了新加坡向爪哇岛驶去。

离开新加坡岛的平和号

在爪哇岛的丹戎布禄港,平和号靠港补充燃料。在这里,平和号将200名难民输送到了其他船上。同时,平和号接受到了新的任务——将受损的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复仇号(HMAS Vendetta)驱逐舰拖往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

澳大利亚皇家海军复仇号(HMAS Vendetta)驱逐舰。此前,机器设备都被拆除的复仇号一直停泊在新加坡等待修理。新加坡沦陷前英国皇家海军的S级驱逐舰要塞号将他拖离新加坡前往苏门答腊岛的巨港。但当行驶到丹戎布禄时,巨港就已经沦陷。因此两艘驱逐舰在原地待命等待下一步指示。
英国皇家海军S级驱逐舰要塞号(HMS Stronghold)

在两艘港口拖船和驱逐舰HMS Yarra号的帮助下,平和号接替了要塞号的任务,将复仇号拖往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这只小船队被命名为SJ37,同行的还有运输船Giang Ann号和Darvel号,由HMS Yarra号担任护航舰艇并由复仇号提供火力帮助。由于平和号需要拖拽复仇号,因此整个船队的航速只有可怜的3节。

由平和号拖曳的复仇号。可以观察到,复仇号上的武器并未拆除。

在圣诞岛以南约200英里处,澳大利亚的老式巡洋舰阿德莱德号接替了HMS Yarra号,继续前往澳大利亚。在避开了日军巡逻机和恶劣的天气后,这只小船队终于在3月4日安全抵达弗里曼特尔。但复仇号的旅程还没有结束,由于弗里曼特尔没有驱逐舰的维修设施,这艘倒霉的驱逐舰还要被拖到悉尼的海军码头才能开始修理工作。于是在史诗般的经历了72天的拖拽后,复仇号终于从新加坡被拖到了悉尼并开始修理。

换谁都会人为一艘生锈,老旧的平底江轮还要拖拽一艘驱逐舰时,似乎不太可能携带贵重的货物。但银行的审计官员接受了由平和号运来的21箱,共计10635盎司的金条。按当时的市价来算,这批黄金的总价值达85080英镑(1盎司黄金为8英镑)。这在1942年绝对是一笔巨款!就是放到今天来说,一盎司黄金的价格约为1290美元,那这批黄金在今天的市值就是1371.9万美元!

而所有参加了这次运输行动的船只中,英国皇家海军的驱逐舰HMS Yarra号和要塞号最终都在1942年3月日本对荷属东印度的攻势中沉没。

HMS Yarra

塔希庇乌斯号(Talthybius)则在沉没后又重新被日本人打捞了起来,并更名为Taruyasu Maruh号继续服役,并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战后,他被重新移交给英方,被重命名为帝国埃文罗德号(Empire Evenlode 散装英语乱译不对的话请不要见怪),一直服役到1949年。

至于倒霉催的复仇号则在悉尼完成维修后重返战斗岗位并未自己再次赢得了两次战斗荣誉。战后,复仇号于1946年3月被出售,最终于1948年7月2日在悉尼海角被凿沉。

复仇号在整个战斗生涯中共获得过7次战斗荣誉,分别是在利比亚(1940-1941),马塔潘(1941),希腊(1941),克里特岛(1941),地中海(1941),太平洋(1941-1943),新几内亚(1943-1944)获得的。图中是1941年复仇号在地中海作战时发射鱼雷的照片。

而至于平和号则在1942年5月被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接收,被正式命名为HMS Ping Wo号(即中文平和),并作为运输船被派往新几内亚。

被接收时的平和号
HMS Ping Wo号的船员合影

战争结束后,平和号于1947年9月被出售给上海的Hoong On Steam Navigation Co Ltd,并被更名为The on号,重返长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The on号被中国收编,之后下落不明。可能是被拆解了,也有可能是改名后继续服役。


战时海上运输(番外)-中国江轮“平和”号的二战运金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