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今天,写给所有飞友

2022-03-24 15:45 作者:pw0  | 我要投稿

原载于知乎,回答“为什么我对东航 MU5735 坠毁无感?”。


有一类人,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对某一个特定物品的痴迷。其中,对交通工具痴迷者是很大的一个群体。

有些小孩会沉迷各种火车的画册、模型、玩具,而我就是对飞机尤其热衷的那群人之一。

在小学的时候我用谷歌地球尝试了一个所谓的模拟飞行功能,随后下载了微软模拟飞行2004,首次接触了真正拟真的模拟飞行,又正式在fsx这个软件入坑。

也有了一个新头衔——飞友。

我飞的第一架民航客机就是波音787-800,原因无他,就是这个飞机实在是太成熟、太常见、太标志性,其盗版模组也到处都是。

那段时间,一度想考个飞机驾照,或者退而求其次玩玩滑翔翼。但经济不允许,父母又担心安全,于是作罢。

后来学业繁忙,手柄也塞到了柜子里,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那么热爱飞行。

但我还是会偶尔在梦里梦见自己驾驶着一个小滑翔机,在一个猛子的加速度下直冲云霄。我也会在b站看到自制滑翔机飞行成功的视频,并为之热泪盈眶。

去年去文昌拍摄火箭发射的时候,偶遇了很多航空航天爱好者x摄影爱好者。他们中有些会蹲在机场附近,拿着长焦镜头拍摄飞机起降的姿态,一蹲就是大半天。曾经我也接触过民航行业的人员,他们说起自己维护的飞机的安全性,引擎全部失效也能滑翔迫降,又提起中国民航变态一样的谨慎和安全,表情上写满了骄傲。

他们的眼睛里都闪着光亮,这是一个我无法接触却永远向往的领域。

人们本能地喜欢交通工具,是因为在孩童时期,把认识的一切认作自己的一部分,而非一个外于自己的工具。人是有限的,但各种机器延伸了人类的机能。在小孩子眼里,挖掘机和机械外骨骼、环太平洋里的机甲、高达没有什么区别。从飞机诞生的那一刻起,人类不再是困在二维里的生物,人类开始有胆量看向天空,甚至试图触碰星辰。

飞机一直是梦里我的钢铁翅膀。

再聊聊死亡这件事。

人都是有死的。人也往往只有在直面死亡的时候才能活明白。

自己珍视的究竟是什么?自己的人生有没有意思?自己为什么要活着?

这些问题在日常里是寻不到答案的,但当你面对死亡,至少会有个棱角,让你隐约悟到什么。

之前看过一个脑洞问题,如果你在一周后就会死去,会选择怎样度过这一周。我的答案有很多,但陪伴家人这一点确实是最后浮现到脑海里的。不要笑话我,我第一反应是,我这么有趣的人生和思想没人了解有些太可惜了,要写本书。但想必一周来不及了,那就开个直播吧,把自己的故事和理论讲一讲,万一有人会记得我,甚至名垂千古了呢。

我的第二个反应是不甘,遗憾的事情实在太多,和每个人告别也一定是来不及的。那么索性做点狂妄的事,我想订最近的机票飞往青藏高原,租一辆车开到珠峰脚下,能爬多高就爬多高,死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人生最高的海拔了。

那么,如果你清楚地知道你在两分钟后会死呢?

很早前就看过一些关于空难的纪录片。有一架次日本的航班,在坠毁前有十几分钟的时间,人们先是恐惧、慌张、哭闹,随后写下了人生中最后的文字,也是留给这个世界的信件。

有些是日常的,对亲人的告别和嘱托,有些则更有趣。

这是一种给自己写墓志铭式的浪漫(很抱歉,是悲痛的那一种,我找不到更妥当的词语)。

当我把自己设身处地到那种可能性时,我的脑海里充斥的应该不是恐惧,也不是悲痛,而是一种绝对的激动、释然和……对这个世界的爱。

我确实想在今后乘机的时候都带一个定制的金属小匣子,里面只装一张纸片和一支笔。

然后看看,如果真的遇上那个万一,我能想到什么帅气的话。

如果是现在的话,我会写下泰戈尔的那句话。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今天,写给所有飞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