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韩信标注

2022-06-25 19:33 作者:阿强憨憨  | 我要投稿

四颗星

权谋之术,伴君如伴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西汉异性开国王无一有好下场,诛三族。普通人还是过好自己生活为主。


狡兔死走狗烹。想当王封侯,却被宫女竹子捅死。



将军与帝王不一样,将军要勇,要有义气,因为一帮兄弟陪你出生入死。而帝王不同,帝王担心谁与自己争天下。奸诈之人当不了将军。英雄与小人的对战中谁能活下来,得道多助,又说兵不厌诈。那么战争有正义吗?不正义的人用兵不厌诈来辩护。英雄并不会在战争与权谋中幸存下来,劣币驱逐良币。


韩信是个仁义之人,报刘邦的知遇之恩,受胯下之辱,功成归来,也未给屠夫惩罚。而赏赐官职。


标注

一人之力,纵使武艺再高强,也只能迎战寥寥数人,匹夫之勇而已,何足道哉。但是,领兵征战的大将军能敌千军万马,那才是真正纵横天下的大英雄。


韩信一脸严肃认真的说道,孙子兵法有云,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乱世将至,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骄兵必败。


项羽勇武狠辣。项羽以六万楚军胜二十万秦军。置之死地而生。韩信在项羽部下两年,英雄无用武之地。


他所遭遇的,不过是自古文臣武将时常会面临的境遇,才高运蹇,壮志难酬。千百年来,多少诗词歌赋都在书写这一主题。自怨自艾者有之,心怀不甘愤恨者有之,故作洒脱通透者有之。韩信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


韩信对民心显然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民众对项王之有畏,畏只是表面服从,为的深处是仇恨与恐惧,而唯有敬与爱,才是真心归附。


韩信能够提出汉中对三样东西缺一不可,一是兵法谋略,二是战争实践,三是将兵法谋略、战争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思考能力。

汉中对的诞生表明,一项伟大智力成果的问世,既需要理论知识,也需要社会实践,更需要将理论与现实联结打通的智慧。


用兵之道,约略可以分为两种,一曰正,二曰其汉王,方才所言,亮亮堂堂,面对面开打,那是正儿,所谓奇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视野。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于天地,不竭如江河打。


军事家孙武在战争实践中发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在战前妙算中,认为自己胜算多的,常常就真的胜利了。战前妙算中认为自己胜算少的,往往就真的失败了,算得多就胜算的少,就不胜。由此得出结论,只要战前筹划周密,进行了详细精确的计算,如此胜负建议。


从那儿以后,韩信对人脸上的那种洋洋自得、忘乎所以的神情,是十分的警惕。

他深刻地领悟到,今日得胜连连,明日折戟沉沙,胜败不过转瞬之间,人站在山巅高峰上面,随时都有坠落的危险。

云巅之上,已是危局之中,而这一点,云巅上的人往往并不自知,正如此时的刘邦。


马车仍在快速行进之中,还没等刘盈、鲁元反应过来,刘邦不由分说将儿子、女儿推下车。去夏侯婴听见了惨叫,玄缰勒马跳下车来,将刘盈、鲁元抱起带回了车上。


大王,大势已去,快逃吧,张寒悲怆的说道,我这一生命运浮沉,大起大落,享受过辉煌胜利的荣耀,已经受过一败涂地的屈辱。自陈胜、吴广作乱,临危受命执掌秦军以来,赢得的胜利不可计数。楚王沉声魏王魏咎、齐王田,但楚将项梁,哪一个不是我的手下败将,耳轮呗。我这一生只败过两次第,一次,败给了项羽40万,秦军那20万战死,巨鹿20万降而被坑,大秦就这样葬送在了我的手上。第二次便是今日败给了,韩信这么一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无名小辈,有病奇诡狠辣,比之项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天要亡我呀,兵家自然要面对胜败常事,可是胜利那么多次又有何用?只拜了两次,便满盘皆输,一切都完了。


情报网的建立,知己知彼。



韩信这才发现,领军打仗就像是诗人作诗悦人谱曲,也是需要创作灵感的。而灵感这个东西,就像是天外飞仙,你绞尽脑汁苦苦寻他不得,蓦然回首,却早已悄然而至,近在眼前。


众所周知,可问题是,这创造力究竟是哪儿来的?木罂飞渡奇则奇,但依然其来有自,它来自韩信少年时在淮阴水枪的人生经验。

由此观之,任何创造都不是毫无依据的,凭空想象,都是有它的土壤与根基的创造力,首先是对既有经验的继承。


韩信再一次展现了他的眼光与韬略,为迷途中的大汉指明了方向。世人皆知韩信会带兵,能打仗,但是少有人知道,武将之外,韩信还是一位优秀的战略家。普通的将军,只能打赢一场又一场局部的战争,而顶级的将军能够统筹全局,通盘考量,最终赢下所有。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就定性了战争这件事,说兵者诡道也。而儒家是关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学说,从儒家的观念来看孙子,兵法简直满篇都是不堪入目的阴谋轨迹。这是两家思想对于战争这件事在认知上的巨大分野。各自所捍卫的价值观不同而已,难有高下之分。


宋襄公沉鱼,看似迂腐不知变通的行为背后,所恪守的,其实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失落了的贵族精神,讲理守信,重到体面,有尊严,不屑于阴谋诡计,蝇营狗苟。只不过,这种贵族精神在数百年征战不休的乱世里显得那么的不合时宜,只能一次又一次在历史叙述里沦为笑柄。无论如何,沉鱼最终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策,而他也将为自己的不合时宜付出代价。


是故圣人知法国,攻敌务在先,服其心。

攻心的思想贯穿在中国古代军事谋略,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打心理战。这无疑是韩信的看家本领。


古往今来,不乏有人说得一嘴好兵法,一上,战场真刀真枪,就露了怯。因为战场上的情况时刻都在变化,实战和理论完全是两回事,如果固守兵法陈规,就将陷入刻板的教条主义。孟子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书本上的规律只是对外在世界宏观抽象的概括总结,而现实的情景变化万千。韩信自幼熟读兵书,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是一个不知变通的书呆子。自己面对的是瞬息万变无比复杂的现实世界,需要随机应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于是才有了明明违背了规律,最终却赢得精彩胜利的背水一战。


彭城大战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妻子吕雉未能逃脱,成为了项羽的阶下囚,一直作为人质被扣押在楚营。项羽派人告诉广武涧对面的刘邦说,如果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爸刘太公活活给煮喽。没想到刘邦让来使回告。项羽说,当年我与相公街北面受命于怀王,约了兄弟,既如此,我爹就是你爹,相公若要煮了他爹,可别忘分给我一杯肉羹啊,把项羽气坏了,这世间竟然有人无耻到这等地步。


韩信用兵不仅仅能够用理论指导实战,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韩信常用实战却打破了他既善于运用军事理论,又没有成为军事理论的奴隶。他谙熟兵法,但又不刻板的死守兵法。韩信指挥军队作战,充满创造力,背水布阵犯下兵家大忌,破坏了规则,违背了规律,却创造性地建立了新的规则和规律。



韩信标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