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人文纪录片推荐:《最后的棒棒》,不可错过的人生佳片

纪录片推荐:
第三部社会人文纪录片
来自重庆:《最后的棒棒》
获得荣誉:德国法兰克福国际纪录片大奖最佳短纪录片奖
推荐指数: ★★★★★
播放地址:爱奇艺 / B站也有不过是搬运的视频,不完整

故事大概:
这部在豆瓣评分9.6的纪录片是退伍军官何苦的作品。
棒棒,就是重庆人对那些人力挑夫的俗称。过去,重庆地势不平,交通不便,运送货物就得靠肩挑背扛,于是诞生了棒棒这一职业。
重庆多山路,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时代,运送货物搬家全靠人力完成。
棒棒的门槛低,只要有一身力气就行,他们一般都是本地或外地的中老年组成,工作靠一根棒子来完成,因此得名 。
棒棒肩头挑起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也是重庆人的生活。

自力巷53号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爬坡上坎,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
他们来自农村,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被重庆市民称为“棒棒军”,也成为了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与风景。
他们从农村到城市干活,靠的是自己的双手、一根棒棒和一对肩膀,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方便。
他们肩膀上的艰辛,诚实的劳动,都值得歌颂。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

作为一部真实的纪录片,何苦是导演也是演员,他是棒棒的一员,靠出苦力为生。
何苦没有居高临下地审视着棒棒们,他与棒棒们一起生活,尝遍他们的喜怒哀乐。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底层生活的人民的全部,看到他们为了一点小钱付出的巨大努力。很多社会现实问题的浮现也更加地直接而有力。
当然纪录片中也会有欢乐的时光。在自力巷不足10平米的房间,大家努力地活着,他们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改善,越来越少的人雇佣棒棒来挑重担,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投身这个行业。因此,棒棒正在面临着急速的没落。

推荐理由:
棒棒:一个没落的行业,就像片中说的一样,他们把一个城市挑进了新时代,也留了一身伤病和被淘汰的结局。
也像《乡村里的中国》里面农民一样,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在面对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中,慢慢地在消逝。
而《最后的棒棒》则给我们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