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丰和64式步枪前传-------从R1到R4/5型(1)

2019-05-26 21:28 作者:蒙娜丽Doge  | 我要投稿

开门见山,直奔正题。

此枪的研制工作追述至1957年,当时的日本防卫厅开始启动新一代自动步枪开发计划,具体交由技术研究本部进行,丰和工业则负责生产,两个部门均制造出了两支样枪,命名为试作R1/R2型。R,即是Rifle(ライフル)的缩写。


原陆军少将津野瀬光男,当时的日本制钢厂和陆上幕僚监部顾问,R1试作型的设计师。

R1型

↑   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设计师津野瀬光男提交的R1型样枪,1957年11月设计,1958年3月制造出样枪。采用导气式,口径7.62mm,20发弹匣,重5.6kg。可以切换全自动与半自动射击模式,击发机构上参考了西班牙的赛特迈(CETME)步枪,准星/照门和拉机柄的安放位置则参考了当时的阿玛莱特AR-10,但并不完全一致。


R2型

丰和工业顾问岩下賢蔵提交的R2型样枪,1957年11月设计,1958年3月制造出样枪。采用延迟反冲式,口径7.62mm,20发弹匣,重4.7kg。外形有少许改变,简化了部分零件,机匣的连接方式向AR-10方向靠拢


R3型

↑ 丰和工业火器设计科长志津野嘉定提交的R3型样枪,1958年8月设计,同年10月就制造出样枪。采用导气式原理,口径7.62mm,20发弹匣,重3.6kg。与前两作相比外形更偏向于美国的M14,枪托采用了复合材料。整合了R1型的闭锁机构与R2型击发机构,重量进一步降轻。

一切看似很美好,然而到了59年4月,R3型在东洋精机试验场举行的演示,志津野嘉定亲自进行演示射击,射了两到三次发就出现机匣破裂无法射击作废,射速过快,枪口晃动大且精度很差。原本在场的军官们原本是对R3是寄予厚望的,但如此状况令他们大失所望。军官也曾提议过直接引进M14步枪的生产线,但价格很贵而且不太符合其体型,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让丰和工业继续完善此枪的设计。

之后志津野嘉定先生在1958年12月~59年1月R3型的缺点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型号名为“R3改,即R3耐久性強化版。外形与原版基本一致,但加固了部分零件与枪身,重量回升到4.1kg。59年5月再送到东洋精机试验场试射,但遇到了同样的命运:射击数发后出现问题再次作废。

之后出现过一种类似M2自动卡宾枪的型号,名为R4型,然而就是M2自动卡宾枪加装了减速器的仿制型号,是一种很鸡肋的过渡型号。一直到了1960年初,不死心的志津桑又又凑数般地进成了R5型,也是采用20发弹匣。据说与后来R6型很相似了当然也没有了下文..........因为依然是那个毛病。

记住!R3改与R4/5型由于缺少实物图片与详细资料,找不到太多的实验记录,甚至外网也没有,所以这两种型号我也只能简略带过。


1957年在日本富士学校进行步坦协同演习的自卫队士兵,接收了大量的美式装备,包括BAR在内的各式武器,坦克等装甲车也是美国援助的。然而这些武器在1960年代就迅速过时,因此当时为自卫队研制一款新式步枪迫在眉睫。


未完待续............





丰和64式步枪前传-------从R1到R4/5型(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