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我初中原创的RPG游戏的世界观介绍~

2023-05-09 22:11 作者:Kelolin273护铺  | 我要投稿

一直对像素rpg游戏感兴趣,学校没有和我兴趣相投的人,于是来b站来找能聊得来的朋友(我从学校很少有朋友) 先别看我年龄小,万一我创造的这整个独特的世界体系你也感兴趣呢? (文笔不好见谅awa)可以的话,可以认真的看完吗? 谢谢! ♡ε٩(๑> ₃ <)۶з♡

名字:“跨境夜城” 背景&世界观:

1,环境问题:

故事位于一颗位于太阳系不会自转的星球(不会自转和公转的地球) 因此直接把星球分为两级:一半常年日光照射,一半终不见太阳。所以有太阳边半球的城市群叫做“日光城”。没有太阳的一边叫“夜城” 而故事主要发生于夜城。 为了维系人类生存,两半球的人合力建造适应各自环境的巨型机器。 主要涉及的只有夜城的 “烈日系列” 巨型环境加热器。 它的原理比较简单,它本身不足以直接加热整个夜城的环境,当然这也不现实,它就是个巨大的热源,而热量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氮气传播的。也就是说在夜城,空气温度的高低决定于空气中那种特殊氮气的含量。每年供暖都会向市民楼中打氮气。 日光城对应的巨型环境制冷气原理类似。(包括一系列的空气加湿,防紫外线,拦截一部分阳光的东西。) 烈日系列环境加热器寿命为35年,每到第30年时,就会筹划建造下一台“烈日x号” 建造过程特别简单,用的就是统一蓝图,服务器和核心部件直接可以从现任的烈日x号上卸。

2,能源问题。

夜城不存在“电” 这种能源,无法造出电器。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电性质几位相似的能源,暂且称之为“至暗”。 至暗的用法和电几乎一样,电的一切性质在至暗上同样适用。不过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比如用至暗能源的照明灯不能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那么夜城的人既然种不出传统植物,那他们怎么补充维生素? 只能靠维生素含片了(至于怎么制的就别计较了)。 但夜城也并非一个植物都没有,那里普遍存在的一类植物统称为“暗植物” ——不需要太阳光也能正常生长的植物。 给这种植物在特殊环境下打氧就能生产出“至暗”。不同种类的植物一次能产出来的至暗和效率都不同。其中最高的就是“绿色曼陀罗花”。 这个东西贯穿全局。 也就是说整个夜城的能源就是靠养殖的一大片一大片暗植物供应的。(也算是说取之不尽吧) 在夜城找不到一个用电的东西。 顺便说一下暗植物还分为“水生暗植物”和“陆生暗植物”。

3,推动剧情的危机体系:

前面说了补充人体所需的元素只需要吃特定含片就行了,但是有一种元素特殊。就是“铣” 在我的设定中这种元素只能通过晒太阳来补充。如果长期不晒太阳人体(其他一切物质同理)就会完全失去这种元素。称为“缺铣综合征”。但单单得这个病对人体并没有影响,依然健康。 化合碳80,一种含碳量高的化合物,它是日光城的人制得的,一但一个患有缺铣综合症的

有机物

接触到了化合碳80,就会被立刻同化,最后也变成一摊黑色的半液体半固体的黑色物质。设计初衷是为了抹杀夜城市民于无形(化合碳80会渗入地下)。

4,独特科技元素

全息投影在夜城很常见,人行道和机动车道是完全分开的,纸质广告被废除 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 (1),控制套装。 全程都在用的东西,包括“控制芯片”“控制头盔”“操控骨架”“卫星耳机”。 造价贵,可以把控制芯片通过卫星远程印到某个人身上,然后可以通过佩戴控制头盔和骨架来控制目标的全身肌肉和骨头。卫星耳机是唯一一个可以将日光城的东西带到夜城的工具,和控制芯片连协,一旦控制芯片被销毁,控制套装就会整体报废。 (2),联通网。 和现在的联通不同,这是个世界网,你在这里发消息全世界都能接收到,当然,只有拥有联通权限的人才能发联通消息。这个只会在国际联系交往上用到,普通百姓一般没有权限从上边发消息。 (3),光锥。 可能是天然的也可能是人造的,它是一个通天的光柱,实际上就是个大的光学3D打印机,输入31位叮码就能打印相应的东西。因化合碳80而死的人最后都会出现在光锥里。 (4),眼折射光操控系统。 不需要用手操控的手机,通过多次眨眼控制,在故事开头会有教程,然后在接近结尾的地方会用到它控制一台大数据库。 (5),生物合金。 夜城的新型材料,属于

有机物

,但是它具有密度小、硬度大、延展性好的特点,在夜城的部分建筑、和烈日系列机器主要结构、地下疏导线上有大量应用。(日光城人不知道夜城有这种特殊材料)。

5,夜城区域组成及其作用:

整个夜城分为5大区域:A区、B区、首都、D区、E区 (包括首都中心的园区,和E区后部分的边境区域)。 下面挨个拆分来说。 A区: 故事起源区域,主要作用就是居民区,分布着零散的养殖场,地下疏导线很密集,空气氮气含量位于全夜城第4。 地标建筑是“霓光门”。 是处理麻烦时间和讨论杂七杂八事情的地方,不归属与任何人和任何机构。 A区和B区之间的地形: 一片生长着黑色曼陀罗花的平原,分“黑色曼陀罗花平原”和“黑色曼陀罗花湿地”分割A区和B区的天然隔离带。 B区: 工业区,整个夜城的能源供给基地,拥有最大的种植园,外城为居民区,内城由大型研究院组成。工业气息浓重,和首都、A区之间都设有隔离带(和首都之间都的是人工设的,和A区之间是天然的)。 氮气含量居夜城第5。 主色调为黄绿色和黄色,能见度比较低。地标建筑为研究院,没什么好说的。 首都(C区) 流程中的最后一个区域。首都中心又分了一个区,为“园区”。毫无疑问,是夜城最热闹的地方。人们过庆典(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和外国的圣诞节)的最佳去处。首都的人都住在外城,原区内不住人,所以园区内有很多旅馆。园区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承载烈日系列环境加热器。 主色调为蓝紫色。 地标建筑有很多: 国际体育馆(体育馆) 水幕台(大舞台) 魔方大厦027号(图书馆、数据库) 联通塔(接受联通信号局) 极光长廊(打卡圣地,浪漫场所) 烈日系列承载实验室(装载烈日系列环境加热器的地方) 作用和特点不一一说了。园区氮气含量居夜城第3(顺便提一下,军事基地也在园区内)。 D区: 主线流程不会到达的地方,也算是个居民区,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制大量的特殊氮气,并和E区一起配合将特殊氮气分散到夜城的各个区域中。分布着三大气体工厂,还有几个养殖场。至于地标建筑...... 就是那三个气体工厂。 氮气含量居夜城第1 E区: 主线流程提都不会提的区域,E区与D区接壤的地方是一片彼岸花盆地。(没错,在我设定中彼岸花也算暗植物)。这也算是一个天然隔离带。由于E区接近边境,以及环境和地形不同,地区内人民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和其他区域有些许差异,为了让其他区域的人快速适应和了解当地习俗,特设地标建筑 文化街。 氮气含量居夜城第2。 边境: 同时受好几个环境改变机器影响的地区,常年不间断刮沙尘暴,内部地区下雷暴雨。没有人住在这里,因为边境问题日光城和夜城没少发生过冲突。

没时间了,打这些字花了我两个小时,如果你都看完了那真的特别感谢你! 以及我真的需要朋友(*꒦ິ⌓꒦ີ) 我目前已经把大致剧情流程都写出来了,有78000字左右,看情况下次把大致剧情发出来。 谢谢你。

关于我初中原创的RPG游戏的世界观介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