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浙江大学】局部解剖学ー凌树才

2022-11-19 17:59 作者:偶尔蹦哒的鱼摆摆  | 我要投稿

脊髓脊神经前根与后根在椎间孔汇合由后向前形成前皮支,前支向外到腋中线发出外侧皮支


胸骨旁又发出皮支,前皮支

都有浅层动脉静脉伴行,肋间动脉发出的,胸廓内动脉

乳房在胸部浅筋膜内

深层结构:肌肉,神经,血管

胸大肌隆起,表面解剖标志,起点锁骨内侧端,胸骨,肋软骨,主要覆盖上面肋间隙。

翻开看到胸小肌,深层前锯肌呈锯齿状附着上面2-9肋间隙?肌纤维向后走,附着肩胛骨的内侧缘。

乳房浅筋膜,女性3-7肋间,男性乳头第四肋间。

乳腺由若干乳腺小叶构成,有导管向乳头汇聚。乳腺小叶呈放射状排列。

皮肤和深层胸大肌深筋膜之间有结缔组织,称为乳房悬韧带,当乳房受肿瘤侵犯,造成乳房悬韧带收缩,使皮肤产生小的凹陷,称橘皮样改变。


矢状切面,

胸大肌(前)(深筋膜标注白),胸小肌(黑标注为深筋膜),胸小肌上缘筋膜向上附着到锁骨下肌和锁骨,胸小肌上缘与锁骨下肌之间形成锁胸筋膜。

锁胸筋膜:头静脉,熊外侧神经,胸肩峰动静脉的分支从中穿行


二进:头静脉,胸肩峰静脉属支,

二出: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神经

腋窝区

腋腔境界,腋窝,一尖一底四个壁,

锁骨肩峰胸壁,三角包围腋腔尖部

皮肤,与腋筋膜为底

前壁:胸大肌,胸小肌,胸小肌上缘锁胸筋膜

内侧壁:肋间隙,前锯肌

外侧壁:肱骨,

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

腋腔内容物:深部大血管,腋动脉腋静脉臂丛神经,淋巴结

腋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延续而来,在第一肋外侧缘处向外。

胸小肌经过腋动脉前方

将腋动脉分成三段,第一段胸小肌上缘与第一肋外侧缘之间,第二段为胸小肌本身所遮盖部分,第三段,胸小肌以下部分。

腋动脉分支,胸小肌上缘主要有胸肩峰动脉



胸外侧动脉从腋动脉发出沿着胸小肌下缘(或前锯肌表面)行走

旋肱前、后动脉:均由腋动脉第三段发出,环抱肱骨外科颈并且吻合,腋神经与旋肱后动脉伴行。

肩胛下动脉,第三段发出,腋腔后壁,分成胸背动脉(支配背部肌和前锯肌)和旋肩胛动脉(支配肩胛区,穿过后壁,三间孔)



臂丛由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组成。

有5个根



5根,3干,6股,3束(分别指腋动脉内侧,外侧,后方),



臂丛大分支主要有,肌皮神经及正中神经外侧根(外侧束分出),正中神经内侧根(内侧束),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内侧束)

肌皮神经穿入喙肱肌支配喙肱肌,肱肌,肱二头肌。皮支:前臂外侧皮神经



后束上主要有桡神经(肱骨背面,桡神经沟),腋神经(向外行走,与旋肱后动脉伴行,穿过四边孔分布到三角肌。故肱骨外科颈骨折易伤腋神经),胸背神经()



尺神经损伤:爪形手

桡神经损伤:垂腕


腋神经与旋肱后动脉伴行,损伤引起三角肌瘫痪,不能外展,肌肉萎缩突出方肩。三角肌外展肩关节15-90度,冈上肌0-15度,超过90度前锯肌,旋转。

腋淋巴结

腋淋巴结分为5组。外侧淋巴结(收集上肢,贴着腋动脉腋静脉主干排列),胸肌淋巴结(腋淋巴结前组,主要收集乳房淋巴液,贴着胸小肌下缘),肩胛下淋巴结(后组,主要收集肩胛区靠近背部淋巴液,沿着肩胛下动脉)汇入中央淋巴结,汇入




腋腔后壁

三边孔,肩胛下动脉分支旋肩胛动脉穿过。

四边孔有旋肱后动脉穿行(由腋动脉发出穿过四边孔贴着肱骨外科颈背面行走)有腋神经伴行。

腋鞘是深筋膜形成的血管神经鞘。血管神经伴行且外面有结缔组织包裹起来形成束这个称为血管神经鞘。

颈部前,中斜角肌,臂丛及锁骨下动脉从中穿出

表面有椎前筋膜覆盖。

臂丛与锁骨下动脉向下穿行至腋窝区,表面椎前筋膜随之包裹下去。腋鞘由椎前筋膜延生而来。


【浙江大学】局部解剖学ー凌树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