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西北大学电影专硕考研
642电影创作基础-820电影创作专题
大家好,我是幕德学姐

一、考研的原因
1. 提升学历
2. 热爱电影
3. 不想上班?
4. ……
二、选择专业和学校


西北大学是一个综合类211大学,地理位置在西安,电影专硕所在的文学院在长安校区。电影专硕的分数线算得上综合类大学里比较低的,并且由于19年才开设专业,考题相对于简单,招生人数也在30-50人。




三、复习时间线安排建议

三月到六月:
这段时间基本上是刚刚确定专业和院校,开始着手准备复习的阶段。我建议开始学习英语和专业课,主要是英语单词的每日积累;专业课一开始从头阅读参考书,包括《电影概论》和《认识电影》,这两本也是最重要、必须吃透的书。《电影概论》非常厚,但是各个知识点脉络相对清晰,《认识电影》相对字数少一些,不过内容和重点比较杂,视听语言部分经常每句话都能在简答题里扩充成一个知识点,所以这段时间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是整理出这两本书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专业课二的电影创作专题,可以看看《北京电影学院2013届毕业联合作业》,主要是熟悉短篇剧本创作和学习导演阐述各部分如何书写,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影积累剧作素材。
七月到八月:
暑假时间!这两个月我个人认为非常关键,因为从复习进度来看,英语在这个时候经历了长久的单词积累,是时候开始应用在往年真题里了,英语二的真题从2010年开始,可以大概隔几天做一篇阅读和新题型,背单词也依然在持续。
关于专业课一,暑假需要在整理出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做一些拓展,选择性阅读其他相关书籍的部分内容,并且开始整理“问题+答案”形式的笔记。
专业二,这段时间可以尝试自己写一些剧本,主要以锻炼手感和积累素材为目的。
九月到十月:
英语方面,单词和阅读继续,作文开始整理模板,积累一些固定搭配,也为完型作准备。
专业一,继续整理“问题+答案”笔记,修改、增添反反复复。在整理的过程中开始背诵。
专业二,剧本+导演阐述+分镜头的整体练习,购买答题纸和打格尺,写成和考试同样的格式,练习字迹,练习速度。
政治这时候已经可以开始了,我当时买了肖的精讲精练,主要是看毛中特和史纲部分,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整理出错题,也可以从公众号、热搜之类的网络上关注一些时事。
十一月到十二月:
不管有没有按自己既定的进度平稳复习,最后的冲刺阶段还是非常紧张的。英语开始二刷甚至三刷阅读,作文也开始隔一天默写一篇,完型因为占分不是特别多,我在最后才开始写真题,有了之前单词和固搭短语的积累,也相对比较简单。
专业一:背诵和默写。我是九月才开始背诵的,相对来说时间不能算早,但也完全来得及,尤其是因为整理出了清晰的脉络框架,背得比较顺利。最重要的是默写,在答题纸上打格子,练速度,练字迹,练话语组织能力,不追求100%还原笔记的内容,只求按自己的话有逻辑地在纸上独立表达出来。
专业二:同样是锻炼速度,在3小时内写完一整篇,一开始不一定能写完,所以我是几乎每周都练两次,到十二月,已经很熟悉,可以写完了。做完学校的真题,可以找其他学校的题目包括自己出题练。
政治:学政治到了最后基本都是肖四肖八吧,政治是考研相对拉不开大分的科目,我付出的精力也不太多,不过肖四肖八是基础,此外还看了空卡出的一些选择题笔记。
四、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建议
1. 政治个人复习经验:
我全程跟的是肖秀荣,我认为和专业课一样,知识框架的搭建和梳理是做选择题和后期做大题的重要基础。另外,我特别建议同时学习近代史和毛中特“毛”的部分,因为这两块是考试时真正会直接考的(看真题会发现中特选择题考察几乎全来自最新的会议文件或者讲话),并且这两块有相互重合的部分内容,将近代史作为背景学习毛思想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早晨阅读精讲精练或者其他教参,作大概梳理,中午或晚上做对应的1000题,错题翻书二次巩固是我觉得比较好的方式。
2. 英语个人复习经验:
英语二总体来说相对简单,单词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使用的是墨墨,每天背50个。有没有必要听单词课因个人的基础而异。此外最重要的是阅读和写作部分。阅读一定要多做真题,有些人习惯通读全文再做题,有些人习惯先读题直接找答案定位句,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对于基础较弱的,作文除了模板,也要重视素材的积累,尤其是大作文,常见的话题性词汇需要特别记忆。
3. 专业课复习建议与推荐资料

专业课一:西北大学从往年的真题来看,专业课考察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想要得高分仍需要认真对待,即面对一道题,如何在大家都会的情况下脱颖而出,答得全面或有一定的新意、深度。《电影概论》《认识电影》两本书是基础(很多真题直接出自于《电影概论》),此外还需要多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将相关知识整合起来。
专业一往年考察的部分包括视听语言(最多)、中外电影史、电影理论和剧作。视听语言可以考得很细,比如真题“特写镜头是如何刻画人物心理的”,在《电影概论》中,“特写镜头”只在介绍景别时出现了短短一段,因此只看官网给出的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自己平视的积累和额外的学习,在观影时,也需要大家“有效观影”,多多观察影片中的视听是如何表现和运用的,可以作为例子出现在考试答案里。
电影史部分,比较简单的出题形式例如今年的真题“论述法国印象主义电影”,只需要按点答出背景、概述、代表人物及作品、艺术特点即可;难一点也会考察得比较综合,比如“黑色电影”,这个概念并不是直接出现在书中的,但在视听语言和电影史的各部分都有提到,因此也需要结合来答,并且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电影理论在历年只考过一次,即关于于果·明斯特伯格的一句话,“电影不存在银幕上,只存在于人的脑海中”,与这句话相关的内容,仅在《电影概论》中介绍爱因汉姆的理论时简短得提到过,因此这道题可以说考察的是看书的细致程度。此外,作为一道论述题,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开放地回答;若自己有所拓展学习,在《电影理论基础》中,则有专门一节介绍明斯特伯格的理论。

专业课二:这部分主要包括剧本、导演阐述和分镜头设计,各占50分。相对而言剧本写作是比较主观的,但基本字数、格式,甚至字迹都占有一定的基础分。可以说,在规定的3小时内,将自己满意的故事按照格式写完,就已经赢了一半的人。
参考书单:《认识电影》《电影概论》《电影理论基础》《视听语言》《外国电影史》《中国电影史》《故事》《电影艺术词典》《电影化叙事技巧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