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理论/电路分析/电路原理-知识点大纲+思维导图
今天傍晚考了电路理论,下午复习的时候,整理了一张思维导图。因为是辅修自动化专业,所以老师考得有点放海,含耦电路(耦!考了个空心变压器)、三相……好多都没考,估计是为了照顾我们辅修的同学(虽然有点不爽)。
另外,上个视频“氢辅导”好像挺受欢迎的,好多人想看个红外分析的,我其实老早立项在写文案了,不过……(咕咕咕)

觉得不错的可以点个赞呀~

电路理论
先放思维导图!
https://gitmind.cn/app/doc/e574598183
点这个链接浏览,可以放大缩小自由看呀~


下面是知识点大纲视图,会比较方便一条一条看~
基本概念
关联方向
电流流过电压 “正进负出”
关联方向 为负载,吸收功率
非关联方向为电源,发出功率
KCL
KVL
虚支路(相对于外电路分析等效,直接叉掉)
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路
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路
直流稳态电路
实际电源等效变换
理想电流源I并电阻R
理想电压源U并电阻R
U/I = R
Δ与Y等效
RΔ=√3 *RY
回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绕回路一圈
=右侧写压升
互支路符号取-
系数对称矩阵
节点电压法
叠加定理(还有几个看起来没啥用的定理我就没写了)
响应是激励的线性组合
戴维南等效(诺顿等效同理)
开路求电压
去源求(等效)电阻
有受控源,可以用外施激励法
Req =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负载电阻与实际电源内阻大小相等时,传输功率最大
电路中没有无功功率(谐振时)
正弦稳态电路
伏安特性
电阻
u=iR
电感
u=L*di/dt
电容
i=C*du/dt
相量
u(t) =√2*U*cos(ωt+φ) -> U· = 模U幅角φ
把瞬时量转换为相量后,阻抗和相量的计算方法与直流电路一样
阻抗Z
电阻 R
电感 jωL
电容 1/(jωC)
平均功率
P=UIcosφ
cosφ 功率因数
φu-φi = φ 功率因数角
电阻消耗的功率,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Q=UIsinφ
视在功率
S=UI=√(P^2+Q^2)
复功率
S^- = U·I·*
实部 平均功率
虚部 无功功率
模 视在功率
谐振
串联谐振
Z=R
X=0
相当于短路
并联谐振
G=0
相当于开路
功率最大
谐振的本质,虚部为0!没有能量消耗在陪电容or电感玩!
阻抗/导纳中,电感和电容的分量组合至恰好相互抵消,只剩下电阻!
含耦合电感电路
耦合系数
k=M/√(L1*L2)
线圈特性方程 u = L*di1/dt+M*di2/dt
符号
关联方向为+
非关联方向为-
自感
自己的电流与自己的电压判断是否为关联方向
互感
把同名端当成虫洞,对方的电流通过同名端传送到自己电路上,再判断是否为关联方向
去耦等效
顺接串联
L=L1+L2+2M
反接串联
L=L1+L2-2M
同侧并联
支路上各-M
主路上多个M
异侧并联
支路上各+M
主路多个-M
理想空心变压器
变阻抗关系
Z=n^2*Z
变压关系
变比n
无功率
三相电路
相序
正相序(默认)
顺时针A-B-C
Y型对称三相电源/负载
线电压超前相电压30度
1比1比√3三角形 1-相电压 √3-线电压
线电流=相电流
P=3Pp=3*Up*Ip*cosφ=√3*Ul*Il*cosφ
Δ型对称电源/负载
线电流滞后30度,是相电流√3倍
线电压=相电压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直流分量+基波+二次谐波+高次谐波+……
P=U0I0+U1I1cosφ1+U2I2cosφ+……
功率=直流功率+各次谐波功率
线性动态电路 的 时域分析
三要素
1-初始值
换路定理
uC(0-)=uC(0+)
换路前后电容电压不变
电荷守恒
iL(0-)=iL(0+)
换路前后电感电流不变
磁链守恒
0+等效电路
换路
电容用电压源替代
电感用电流源替代
2-时间常数τ
Req
电感/电容两端
独立电源置零
一阶RC电路
τ=RC
一阶LR电路
τ=L/R
3-稳态值
电容开路
电感短路
一阶动态电路 解的形式
f(t)=f(∞)*(1-exp(-t/τ)) + f(0+)*exp(-t/τ)
觉得不错的可以点个赞呀~(再求一次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