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探索和思考识人与交友——段位表用来判断,模型用来相处~

2023-05-06 16:25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最近的很多思考都是关于见众生,本来觉得自己还没有学到,应该做不了决策的,但上一篇梳理后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可以做决策了。。。

本来以为见众生——角色和关系处理,看人是第一要务,但分析思考下来,原来目标是第一要务

一年多前自己的识人模型,有性格模型,中医体质模型,成长内核模型,有没有突破原生家庭的影响,有没有想要控制外界、事情、他人,最后还放在销售行为中讨论

现在看来,这个的识人梳理的自洽逻辑,是自己可以评判他人、决定如何相处——未免太过自我中心、全能自恋

那自己现在对于识人,有了更多的洞察力,但这还有用吗?

想来思考讨论下

首先,先定下目标

角色和关系,见众生啊,判断一个人要不要交,交到什么程度

这底层是时间和资源的分配?

生活中交朋友,工作中同事相处,还有即将开拓的亲密关系版图

终极是为了更好的自己,能够享受生活,好好睡觉,好好吃饭?

思考真的费脑费心力,每次探索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很有孤独感。。。

那就先来讨论具体的人吧

比如,最近打交道最多的同事

最初的目标,是想要类似家一样感觉的地方上班,想让自己不那么孤单,不想再去大公司了——是个人的问题,个人非常容易感到孤寂,在大公司的时候,茫茫人海里,就觉得自己是个工具人

逛街逛累了的时候,自己无法游刃有余应对的场面——都会有那种想要逃离的感觉

那在公司里,是一种向上无望的感觉吧,而不是简单的孤寂,是一种此处不通换地方试试的想法

大公司里,热情的人不多——都被消磨了吧~开始觉得热情很可贵

然而,拖延症、抓不住重点、向外归因、始终自证等等,讲话的内容一直都没什么价值,话题继续大多靠自己顺着——自己的输出她也听不懂,真的,时间不用久,很快就无味了。。。

再比如,从高中就相识的好友,对我很好

跟同事差不多的能承担家庭+工作的重压,吃苦耐劳的品质,没有深度思考的爱好,但没什么缺点的,只是一样讲话没有深度,话题绕不开家长里短,劝婚

好在不聊天也不影响我们的关系,但一起生活的话,一定非常不适应。。。

看来,问题不在于环境啊,问题是我

每天都闲聊的闺蜜,我的看法是:目标模糊,目标感差,学习吸收力一般,还容易被各种思路带着跑,见各种朋友,听人家各种分享回去用——没有能长期跑的笨功夫,没收获自己的好办法。。。。

现在处理关系还和之前差不多,还在想着他人“应该”如何如何

还没有醒悟投资不是适合自己的路,在职场上也没能打出有竞争力的长板

索性这就是钝感力好的人的特色吧。。。。

但真的,到了中年危机的年龄了,钝感力真的好?

我不知道

只能先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路出来试试

昨天遇到的骗子,说话到后来,就明显的感到认知太low了

一不利于他自己的私心,就立马否定指责他人的自洽逻辑——这是多么的自我中心

我曾经也以为自己最确定的逻辑,是世界上最对的逻辑,别人跟此不一致,那就大错特错啦,我是为你好,我要告诉你正确的

其实本质上,这跟七姑八婆觉得女人结婚生孩子有个家才是正确有什么区别?

一样的见众生没段位,一样的自我中心,一样的发展空间狭小

怼在中年危机的时候,就知道这辈子下行空间还很大很大。。。

看人的第一要务是是否爱学习吗?

是否擅长学习?要么从书中学以致用,要么爱交友学以致用?

哦,难道就是看成长内核的段位?在认知级——听而不解,理解级——好为人师,刻意训练级——化为己用,行为改变级——削骨塑己?

先走出自我中心,“我是对的”“我是好的”的困境,承认自己不对,才可能行为改变啊

一个人的话语里,就能听出来其自洽逻辑是什么

没有人不渴望积极而高效的活着

大家都向往美好,可能都不太喜欢目前自己的样子,想去很远的地方,想有一个认可现在自己的人,陪自己走那么远又艰难的路

行路的艰难有哪些呢?

目标定下来了,就是压力,所以,目标都不想定——曾经不敢设定目标的学生时代

目标定下来了,就产生了焦虑,总是达不成,就无数自我否定,失眠状态不佳的恶性循环——工作后很久很久,都在这种状态

定合适的目标,都花了十几年才会一些吧。。。。

认知很low,所以一直努力焦虑憔悴,却没有结果,整个人都很自卑——康宝莱阶段

有了不错的专业认知了,去突破自卑恐惧沮丧。。。。但发现自己没有岗位认知、也不懂自己。。。——C端销售劳累史

成长真的是很累人的。。。。所以,放弃想要改变他人的想法——我是绝对不会想改变别人的,因为我这么艰难的改变自己,也是十几年才能看到解决失眠的曙光

我想,那些觉得可以改变别人的,他们一定没有去成功的改变过自己——他们完全不知道从起点走到终点有多艰难,他们绝对的年年目标没达成然后就放弃了

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但是,就觉得别人的点改变起来很容易啊,自己改不了那是自己那个点有千百个理由,自己有很多其他的优点啊巴拉巴拉。。。。

总之,双标就是这样了

我现在还没精力时间多到对他人如何形成当下这种三观好奇探索的时候

话说,听一个人讲话,能知道他的自洽逻辑是什么

上次接地气的理解三观,我觉得,自洽逻辑最底层的,应该是他的三观了

他认为自己的价值是什么,他觉得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他在每个看重的关系中,觉得自己的角色和义务是什么,认为他人的责任“应该”是什么

这自洽逻辑,叠加角色立场,就会形成对事实的观点

不要争论什么是事实——没有意义

了解他人,思考自己的目标,思考如何能处理好这关系,以达成自己的目标——难道这就是成熟?以前会觉得这很功利哎

不过我隐约觉得,这是自己的重大突破!!

生活中选朋友,来思考下

A:找个有能力的老公,然后以家庭为中心,上个班有个工资,还顾好孩子,这些都是责任——这种的她的自洽逻辑我能够看到,但是,我不能理解。。。自我乐趣何在?当然,尊重他们,理解她对我的期盼是基于她的自洽逻辑,没有攻击性的。。。

B:上班攒钱,买房还贷,自己很好他人“应该”改变,为人友善,只要对方友善,需要自己付出时间的时候就奉献下吧。。。别人觉得自己是个“好人”自己就很有价值感了

但其实这些都不妨碍远程交朋友——要是每天相处,这么没有自我时间观念的,一定会让我很痛苦。。。。

再想想招聘的时候的问题

没学习力的,主动性差的,态度不行,带的艰难

愿意学习也能吃苦跑销售的,坐不住,家境太好不图这点工资

有能力,但太狂且斤斤计较的,这是哪个方向问题?是极度自我中心的一个体现?

所以,招聘的时候,还是全面看下段位表了。。。。

现在想想,自己之前的识人模型

性格分析的应用,在C端销售中快速拿下客户的,那是信任已经建立,在对方的大预算范围内,快速试探收款而已

在职场上,性格可以拿来初步判断什么样的人适合放在什么样的岗位上做具体哪类型的事情,用什么样的效率和方式做

人性坐标体系,看一个人现在处在什么情形下,要跟他说什么话才能和睦相处——比如以后需要短暂应酬的人,就可以哄开心

段位表和内核,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的职业潜力,决定要不要相交,怎样的态度相交

一个人表面的状态,不是什么好的参考项的

内里,他的认知层级,他活在人性坐标体系的哪个维度,他的段位和内核

这些也是选对象很重要的点,性格快速判断的用途是短暂应酬和定位——选对象是长期相处和位置确定的事情,判断和验证性格,其实就是筛选的一道了

试着用一下吧

感知获取认知型,结果导向决策型,计划型,向内获取能量型——这都ok,然鹅并没有什么卵用

所以,还是用段位表或人性坐标体系吧

自恋维度稳定,不争高位;现实维度好——比我好;情感维度——这样想来,我的情感维度其实是最差的。。。。

然鹅,这也感觉参考性不强

还是段位表吧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自己,目标感没有,心态主动性,好奇心,喜欢没有,行动级内核

见天地,节奏感一般,专业能力基础有

见众生,向上协作不懂,团队文化选人用人不懂

七色板里,专业能力1,初级管理,专业能力2,基本卡这里了。。。

左思右想,感觉自己有结论了

交私人朋友其实主要还是看心意,不天天相处的心意真,愿意花时间金钱来维系关系就可以了,看三观是为了不发生争执了——这是情感导向了

人脉圈、职场上看能力段位决定要不要相交,相交之后的维系用性格分析、人性识别、三观判断等等——这就是目标导向了

over~

探索和思考识人与交友——段位表用来判断,模型用来相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