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张颂文:25岁辞职学习表演,47岁爆火,那些北漂的苦只有经历过才懂
原创:小乙
生活故事(点击关注,每天都有故事感动您!)

三十九集扫黑除恶题材电视剧《狂飙》,在热播后,堪称收视奇迹!
可真谓妇孺皆知了!
张颂文用精湛的演技,将男二高启强演活了!
段子层出不穷:当年《征服》华强买瓜,而今《狂飙》启强卖鱼。
张颂文也因此多次上热搜,成为时下最火的男星之一。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在演艺圈已经摸爬滚打了20多年,之前一直不温不火。
他的人生也颇为坎坷:
他出生在农村,13岁时母亲离开人世,后来支持父亲再婚。
中考时受影响没有考上高中……只能上职业学校……
有10年时间,张颂文每年收入不超过两万元……
而如今成为顶流, 却与妻儿依然在北京住出租屋,40多岁连一套自己的房子都没有……
这些“履历”很难让人把张颂文与演艺明星联系在一起!
他到底如何走上演艺之路?有过怎样的艰辛与苦难呢?

01
1976年5月10日,张颂文出生于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回龙镇唐村。
父亲是一位军人,从军20年,转业后在老家工作。
母亲是一位乡村医生。
由于父亲常年在外,母亲外出看病时就将张颂文托付给镇上电影院看门的人照顾。
那时候,3岁的张颂文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他在电影院里瞎跑,而每当电影开演时他就看电影。
看得如痴如醉,直到夜里母亲将他接走。
这样的生活整整持续了3年,在潜移默化中,张颂文爱上了看电影。
没想到,这一无聊生活中的慰藉,竟成了以后一辈子从事的职业。

02
那年张颂文13岁时,母亲被查出肝癌晚期,已经无药可救,一家人瞬间陷入恐慌和悲痛之中。
父亲也知道母亲命不久矣,经常回家看望,带她去医院,给她买药。
乡下的外婆也时常过来给她送吃的、喝的,希望可以让她高兴起来,燃起抗癌的勇气。
影响最大的还是张颂文。
他整天学习心不在焉,与母亲相依为命多年,他总怕母亲突然去世。
经常请假回家,看望母亲,确定没事才离开。
岁月消磨着母亲,而我们就是母亲的岁月。
母亲脸色蜡黄,手指枯瘦,却还靠在椅子上给丈夫、儿子织毛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大块的眼泪从张颂文的眼中流出。
冬天,寒风萧萧。
他的母亲不幸因肝癌病逝。
没了母亲的陪伴与教诲,张颂文觉得越来越孤独,由原先的活泼开朗变得沉默老成。

03
母亲早逝间接影响了张颂文的学业。
有几个人能从如此强烈的情感打击下快速恢复呢?
初中毕业以后,他虽没考上高中,但考入韶关职业高中,学习酒店管理专业。
1992年夏天,他从职高毕业,被分配到韶关一家酒店中,担任管理工作。
但入职之后,他感到了不适感。
他喜欢自由,不喜欢一天到晚闷在酒店里。
更不喜欢,每天迎来送往。他感觉自己是一只被囚禁的鸟,想飞却无法飞翔。
两年后,张颂文辞去工作。
恰在此时深圳旅集团招导游,早就在“井底”过腻日子的他赶过去应聘,结果被录取了。
他分到的是国内和东南亚的旅游线路。
有一张地图一直挂在他的卧室里,他每去一个地方,都会画上一颗闪闪红星。
5年下来,那个地图上已经遍布红星。
他逐渐成了公司的资深员工,由于经验丰富,成为国内部经理,负责国内旅游。
1999年,那时人均工资大概500左右,而张颂文的月工资到了惊人的2万!
这大概是他最富有的时候。
张颂文工作后,父亲透露出想要再婚的想法。
他知道父亲的不容易,他都看在眼里。
父亲孤单的形影,让他想起自己的母亲。
他来到母亲的坟前,将脸贴在墓碑上呜咽地说:妈妈如果爸爸再婚你会愿意吗?他挺不容易的,不说话就是同意喽……
说完,张颂文泪如雨下。大块的眼泪滴在母亲坟前的花上。
回到韶关,他对父亲说:爸爸,我同意你结婚,只要她对你好,我就会对她好。
在父亲的婚礼上,张颂文恭恭敬敬地叫继母“阿姨”:从此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继母流下眼泪,一家人的温暖流进了心里。

04
一次,有位小姑娘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他一愣。
他说:25岁哪有什么梦想,结婚生子喽。
小姑娘继续问:你知道什么是梦想,那是你最想干的事。
他说:我最想干的就是天天躺在床上看电影!我特别喜欢看电影!
小姑娘坚定地说:那你的梦想,就是做电影!

像触电一样,张颂文一激灵,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
选择梦想时,要当机立断。
第二天,张颂文就背起行囊,辞掉工作,从深圳来到北京,他做起了北漂。
他来到北京电影学院门口,却发现导演系不招生。
他无路可退,幸好有个北电管招生的老师给他提了一个建议——上表演进修班。
他交了学费后,在表演班接受培训。
张颂文的演艺之路就此展开!

05
他操着一口浓厚的广东普通话,他一张口,便引来一阵欢笑。
他不喜欢这种感觉,一度不敢开口说话。
一天,已经毕业的富大龙被老师邀请来到学校,张颂文参演的小品收获好评。
富大龙在人群中慧眼识珠,他看出张颂文虽没有台词,但表演却极其精彩。
于是,富大龙高兴地说:我看人很准的,你将来会是一位有成就的好演员。
这句话成了张颂文在以后艰难日子里挺过去的缘由。
他逐渐建立了自信心。
这句话赋予了张颂文极大的自信。
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
2000年,张颂文从表演进修班顺利结业,想要深造的他,准备考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高职班。
专业考试张颂文通过了,但老师总觉他的普通话还不够标准。
于是,老师给了他一个看起来不能完成的任务!
先试读半年,并将普通话讲标准,如果依旧不标准,那么只能被退学。
义无反顾、不能回头的他,感到压力山大!
为了练好卷舌,他舌头中一直卷着一个小石头,练习说话。
可想而知,他的舌头很快出血。
但他并不放弃!一直锲而不舍地练习下去。
天无绝人之路,他用这个不太聪明的办法,仅用3个月通过了普通话考试。
老师宣布他不用再试读,真正成为学校一员的时候,他哭了,大块的眼泪流下。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不去抱怨,尽量担待;不怕孤单,努力沉淀。

06
2003年,张颂文从北电表演高职班毕业了,因为成绩优秀被留校任教,但收入不高。
在北京,开支很大,他感受到巨大的经济压力。
春节回家,他本想给继母一个红包,但是自己一分多余的钱都拿不出。
没想到父亲拿出个红包,笑着说:去吧,说你包的。
张颂文很内疚,没想到自己在北京这么多年,还是一贫如洗。
教书之余,张颂文辗转剧组试戏,没想到无一不碰壁的。
先后有800多个剧组拒绝他,那一阵他真的很崩溃。
2008年,张颂文从北电辞职,成了一名自由演员。
此后他接拍了《兵圣》《杨贵妃秘史》《春风沉醉的夜晚》《人是铁饭是钢》等多部电视剧,但片酬很低。
他每年片酬不过2万,北京的生活压力几乎让他喘不过气,他租的房子也远离市区,来到远郊顺义区。
最穷时候,他会去菜市场买菜贩子卖剩下的、极便宜的青菜。
这些青菜又蔫又黄,几乎没有人要。
在北京这个光华艳丽的城市里,这堆烂菜叶是那样不起眼。
有几位菜贩子在背后议论:猪都不吃的东西人还吃!
他低下头拼命忍住眼泪,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他的父亲知道这些之后,忍不住劝他回家乡发展。
他却语气轻松地说:挺好的呀,菜叶发黄了怎么了?洗干净,煮了照样可以吃。
张颂文不知道,在电话那一头,父亲流下眼泪。
父亲心中一阵一阵发疼!

07
两年后,2010年,事情发生转机。
几个年轻演员找到张颂文,他们希望在进剧组拍戏前,可以得到一些专业的指导。
受此启发,张颂文开了一个表演培训班,逐渐在圈内获得一定的名气。
一次偶然的机会,导演宁浩得知后也每天过来听课。
他发现张颂文讲得不错,很专业。
于是2011年,在《黄金大劫案》中,他邀请张颂文担任表演指导。
宁浩的大力宣传,让张颂文小红了一把,越来越多的剧组请他来做表演指导。
虽然收入依旧不高,但在指导的过程中,他的演技也日臻卓越。

每年回老家,都是张颂文最痛苦的时候。
有好事的亲戚会说他:北漂这么久,演这么多戏,怎么连房子都没有?莫非都把钱存起来了?
张颂文每次听到这都会把头埋低。
漂泊这么多年,收入太低,不仅北京的房子买不起,连老家的房子也买不起。
巨大的挫折感让他很失落。
回到北京,他去北京国子监散心。
他感觉人生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当初义无反顾选择进军演艺圈似乎成了一个笑话。
转累了,他狠心为自己点了一杯25元的咖啡。
他看到咖啡馆上的皇帝画像。
他忽然意识到,他们管理如此庞大的国家固然不怕,与他们相比房子,没人收我演戏,吃糠咽菜算什么!
似乎有万丈光芒,从他的体内喷薄而出。
他觉得一定要给自己的梦想一个交代!

08
张颂文曾悲观地说:也许我要到60岁时才能迎来事业的春天。
因为在他青年时当红的都是老戏骨,而当他步入中年,成为老戏骨的时候,演艺圈却是流量小生当道。
这无不令人心酸。
我愿是满山的杜鹃,只为一次无憾的春天。我愿是繁星,舍给一个夏天的夜晚。我愿是千万条江河,流向唯一的海洋。
无怨无悔,为爱发电的他,终于迎来真正的转机。
自2020年起,黄金配角张颂文迎来了演艺事业的春天,开始演主角。
几年间,他主演了《隐蔽的角落》《扫黑·决战》《1921》《革命者》《兰心大剧院》等多部影视剧。
而且他还受邀参加浙江卫视的《我就是演员》,并担任表演指导。
2023年,创下央视8套近九年收视率皇冠的《狂飙》上映。
张颂文饰演男二号“高启强”,他近乎完美的表演征服了全国观众。
一时间全中国无人不知“高启强”,无人不知张颂文。
同时,在他的影响下《孙子兵法》、“卖鱼”、“强盛集团”等等热词直冲云霄。
张颂文终于完成了自己梦想的救赎。
但可惜的是,张颂文还没有一夜暴富。
张颂文税后片酬不到100万元,这些钱在北京连购房首付都不够。
但现在为止,还在北京租房住。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张颂文也会实现自己“北京有房”的梦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