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不一定知道的车牌发展史

2021-08-25 13:48 作者:车辙2013  | 我要投稿

前段时间,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一则消息——我国机动车即将换装21式车牌刷屏了。看到这则消息时,可能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车牌已经多久没有更新换代了?



先不急于回答这个问题,接下来引出第二个问题:第一块车牌发明于什么时候?


是德国人还是法国人?


对汽车略有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1886年1月,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成功第一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并于同年1月29日取得专利,这一天也被世界公认为汽车诞生日。



▲ 卡尔·本茨发明的第一辆汽车

虽然第一辆汽车诞生于德国,但第一块车牌诞生于法国,因为法国是首个提出对车辆进行统一编号的国家。

1893年8月14日,法国警署通过了《巴黎警察条例》,并正式开始施行车牌管理制度。这一年也被称作汽车牌照的元年。与如今的车牌由交管部门统一制作不同,法国当时的车牌是车主根据领到的号码自行制作,上面除了登记的车牌号码,还会有驾驶员的姓名以及登记的地址等信息。然而直到1901年,车牌制度才在法国全境之内普及。法国的老邻居德国在参考和学习了法国的经验之后,紧随其后,于1896年推出了车牌管理制度,并于1898年开始在德国全境之内普及该项制度。(可以看出,法国人的拖沓是由来已久的,当前法系车在中国市场的滞后响应或许跟这不无关系)


谁拿到了我国001号车牌?


我国的车牌诞生于何时呢?时间追溯到1901年,匈牙利人(国籍说法不一)李恩将两辆汽车经海路运送到了上海港口。1902年1月20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开会决定,为这两辆汽车颁发和马车牌照一样的临时牌照。

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车牌,是在1912年颁发的。工部局决定对上海的汽车发放牌照,设置了001号到500号的车牌号,车牌的式样为简单的黑底白字。每季度每辆车要缴纳税金15两白银。当时的上海,能买起私家车的人士非富即贵,谁都想拿到001号车牌,以彰显自己的尊贵身份。

关于最后谁拿到了001号车牌,民间说法不一,有说法称上海滩的“房地产大王”周湘云耗巨资购得了中国的第一块车牌,也有说法称中国的第一块车牌起初属于一位丹麦籍的医生,在他回国前夕,其汽车和001号车牌由周湘云的弟弟周纯卿斥巨资购得,直至周纯卿去世,这块车牌仍然在他名下。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后来,租界被我国收回,这001号车牌自然也无用了,也不知所终,永远停留在了那一辈人的记忆里。


▲ 周湘云

时间来到20世纪20-30年代,欧美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受这股浪潮的影响,上海汽车保有量也水涨船高,由1920年1899辆飙升至1927年的5326辆,汽车牌照由之初的三位数也变更为四位数。在继续采用顺序式发放的同时,一些连号或吉祥数字号牌则被富甲名流花重金购得,如上海青帮头目杜月笙的车牌号就是“7777”,因为成语云:七上八下,当时的人认为数字“7”有蒸蒸日上之意。

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上海的汽车数量已突破万辆。1935年,根据公共租界工部局发出的自动车辆执照统计,上海共有各种汽车10292辆。因此汽车牌照也相应的进行了升级,号码增至5位数。

由于军阀混战,当时各地的车牌都不统一,汽车也无法跨省行驶。1935年,出现一种可跨省行驶的车牌,车牌上的字样由“上牌地简称+两位编号-三位编号+跨越”组成。持有这种车牌的车辆需要两地缴纳车捐税,缴税后会在车牌上标注完税情况。1947年,车牌统一为“國+5位号码+上牌地简称”形式,可全国通行。


▲ 20世纪30年代可跨省行驶的车牌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至1950年9月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国发放了第一代车牌。第一代车牌的形式为“★+上牌地名称+4位登记号码”的形式出现。由于当时全国的牌照没有统一的设计及编号规则,这种形式的车牌只是作为一种过渡短暂使用。 


▲ 建国后北京地区第一代车牌

 1950年3月,国家颁布了《汽车管理暂行办法》,开始统一规范牌照大小、标色、材质,并在1951年正式发放了第二代具有统一和规范性的车牌。这代车牌仍然采用的是序列式机动车牌照,蓝底白字为主,形式为“1位省市区编号+★+5位登记号码”,号码以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材质为铁质。


▲ 建国后第二代车牌

从1964年起,汽车号牌形式再次发生了变化,改为:“2位省市区编号+分隔符”-“+5位登记号码”的形式。


▲ 建国后第三代车牌

1973年3月投入使用的第四代车牌中加入了汉字,并将材质改成了塑料。其余相较第三代车牌并没有太大变化。 


▲ 建国后第四代车牌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关系改善与改革开放的推进,加上这段时间内我国大量从日本进口汽车(老一辈人印象很深的日系车,如丰田皇冠、日产公爵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大量进入中国的),1986年8月,我国正式换装第五代车牌,又称“86式车牌”。这一代的中国汽车牌照受到了日本的影响,牌照内容上分为两行,第一行小字,表示“发证机关代码”:省市区全名+两位数字序号(使馆车是三位数),其中小字的序号分别对应省内各市。第二行的大字是五位数编码,仍为顺序式车牌。在车型区分上,依次为:小车绿牌,大车红牌,外籍车黑牌,教练车、试验车蓝牌,等等。在材质上,第五代车牌回归铝合金材质。


▲ 建国后第五代车牌与日本车牌的对比


▲ 第五代车牌不同车型牌照图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我国机动车的保有量也呈现井喷式增长,第五代车牌已经不能满足交通管理的需要。1992年,我国在乌鲁木齐、大庆等地开始试换发第六代车牌,又称92式车牌,并于1994年6月于全国正式换装。2016年,在92式车牌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专用车牌,小型新能源汽车采用绿底黑字,大中型新能源汽车采用黄绿双拼底色,发证机关代码部分底色为黄色,剩余部分底色为绿色,字体仍为黑色。


▲ 92式车牌


▲ 2016年开始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号牌

现在可以回答开头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事实上,自1994年正式推广使用92式车牌以来,我国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没有对车牌进行正式的更新换代了,比之前任何两代车牌之间的间隔都要久(2007年国家对92式车牌在材质与制作工艺上进行了改进,其余别无二致)。

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其实还有一段小插曲,2002年8月11日,北京、天津、杭州、深圳四地开始试发机动车个性号牌,又称02式车牌。02式车牌在外观上借鉴了美国的车牌格式布局,将发证机关代码写在牌照上半部分。剩余牌号部分为六位,可以有三种组合方式:3位英文字母和3位阿拉伯数字、3位阿拉伯数字和3位英文字母、3位阿拉伯数字和3位阿拉伯数字。最重要的是,车主可以在不重复范围内自由选择车牌号。


▲ 02式车牌

然而仅仅间隔十天,02式车牌就被紧急叫停,据说原因是自定义车牌号中出现了大量的过于随心所欲的字符,如“CNM”、“SEX”、“TMD”等。

值得高兴的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已经可以查询到申请人为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的两款小型汽车号牌,大概率为开头提到的21式车牌。这两款车牌在设计上都借鉴了欧盟国家车牌的样式,在字体与底色方面有所差别。根据现有的车牌样式推测,这两款车牌的前两位为地区代码,后六位为车号部分,不同车牌底色代表不同种类的车型。与现款车牌不同之处在于地区代码与牌号中间的部分,增加了圆形分隔符,分隔符内有字母。两款车牌都有三种不同的设计,几种设计彼此之间的差别在于分隔符及分隔符字母,分隔符有蓝、黄、红三种颜色,分别对应分隔符字母“F”、“Y”、“G”,推测用途是用于区分不同性质的车辆,如“F”代表非营运车,“Y”代表营运车,“G”代表公务用车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一代车牌就会与我们见面。


▲ 款式一申报图

▲ 款式二申报图

其他国家的车牌是什么样的?

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最初的车牌也是只有数字,1928年,爱达荷州将本地特产土豆印在了车牌上——“famous potato”。自此以后,美国各州纷纷开始效仿,将自己的特产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印在车牌上,延续至今。现在,美国车牌基本元素包括州名、号码、图案、别名等,甚至是口号。每个州会发放一些特殊车牌,也允许车主自己设计,比如加上自己的名字、形象语录或者喜欢的图案,但内容不能冒犯他人,不能影响观感。这种车牌是有使用年限的,如果车主想更换车牌,也可将当前持有的车牌注销,再申请新的车牌。


▲ 美国的车牌

我们北面的邻居俄罗斯的车牌与我国的车牌的排序思路相反,前半部分为车牌号,后半部分为地区代码。


▲ 俄罗斯的车牌

我国东面神秘的邻国朝鲜,在车牌上借鉴了我国的现有样式。在朝鲜,军车占据了朝鲜机动车的大部分,车牌为黑底白字。私家车数量很少,车牌为黄底黑字,而且车牌位数也只有两位。公车牌照与军车相反,为白底黑字。不过很多公车都成为私家车了,这种私家车一般属于国营单位下属的部门,而这些部门的经营已被个人承包。朝鲜出租车牌照与我国现在小型客车牌照形式极为相似,同为蓝底白字。看到下面这张朝鲜的照片,是不是有一种在国内的感觉?不光车牌非常相似,就连出租车车型也是大家熟悉的比亚迪F3。


小结

车牌的发展过程也是一段充满色彩的历史,每代车牌也承载了很多人对于那段时光的回忆。笔者虽然是90后,但依然对86式车牌有着很深的印象。2012年,一代经典桑塔纳停产,新桑塔纳上市。在上海大众(今上汽大众)推出的桑塔纳停产纪念视频中,挂着86式车牌的桑塔纳一下子把人拉回了三十多年前那个时代。在那时,“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相信大多数人对德系车的认识,都起源于它吧。


从与马车共用号牌,到现在即将问世的21式车牌,不知哪代车牌给你印象最深刻,你又最喜欢哪代车牌呢?

你不一定知道的车牌发展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