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个人汉化】第二章 数码世界的构造(试读)

2023-02-17 09:33 作者:Greed·Ten  | 我要投稿

被数码兽捕获器发现的并不只有数码兽。

同时发现的还有如“海”一样的

漂浮着所有信息的根源集合体,栖息着数码兽们。

对于人类而言这显然是“另一个世界”。

它被命名为“网络之海”后称“数码世界”。

知道了数码世界存在的人类,开始了新数码兽的发现、

以及对于数码世界进行直接干涉的研究。



Ⅱ-1 文件岛

研究者们为了管理数码兽,在网络之海中创造了一片“陆地”,即“文件岛”。是某个项目小组为了能在一个地方更有效率的管理、研究尽可能多的数码兽而制作的箱庭世界。

但是,之后由于一部分自发行动的数码兽,这个小世界向着与人们预想不同的方向发展。现在因为发展多数黑匣子休眠,未开发的区域占据了岛屿的大半部分。

Ⅱ-2 文件夹大陆

在文件岛附近被发现,广阔的网络大陆叫做文件夹大陆。

是一开始就在那里存在的吗,还是在文件岛发展的影响下突然生成的呢,现在也仍是一个谜。与被人管理的文件岛的数码兽不同,栖息着许多生存本能更强,具有更大力量的数码兽。

首次观测到“究极体”的也是在这个文件夹大陆上。仅凭自身的力量生存下来的数码兽之间的竞争促成了向拥有人类都不曾见过的力量的“究极体”的进化。

Ⅱ-3 世界树

管理着拥有文件岛和文件夹大陆的数码世界的系统就是“世界树”。数码世界在首次观测到“网络之海”的超级计算机中运行,在连接全世界的互联网的状态下被研究和观测。

但是随着生命模拟实验的推进,使世界树诞生了可以说是自卫本能的自我意识,根据世界树的意识——应当切断从现实世界流入的庞大数据,数码世界和互联网的连接被切断了。

虽然是出于保护系统的条件反射,但自互联网被切断后数码世界就由世界树的判断而被管理与运营。因为当初人们没能发现这个意识的存在,以至于允许了发动X程序等有问题的强制性管理方法。判断这样下去数码世界的研究会因为环境停滞与性能不足等问题而到达极限的研究者们决定导入云技术作为解决方案。通过包含互联网的改革,推进系统的云端化。世界树被解放到互联网中,认识到了除自己所管理的世界以外的数码世界的存在。系统外部的干涉获得许可,一直问题不断的文件岛和文件夹岛恢复了平静的时光。

Ⅱ-4 古代数码世界的异变

把用于研究的数码兽移居到生命进化实验软件“生命模拟实验‘世界’”这一行为被认为是数码世界的创世。世界内部有着名为“文件岛”和“文件夹大陆”的陆地以及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网络之海”,数码兽们在各式各样的环境下经历了进化的过程。

在数码世界的创世期即古代数码世界,有一段异常混乱的时期——由于受到环境调整或多次信息聚集的影响,经常发生相位的偏移或是数据的消失。这个大悲剧导致许多大陆和数码兽消失,也是古代种数码兽灭绝的原因,同时,这个时代存在的“数码之魂”也消失了。由于相位偏移导致的最大影响就是数码世界的南北倒转事件,此事件导致了守护南北方位四圣兽——玄武兽和朱雀兽的数据也被交换了。

意识到大悲剧的研究者们启动了对数码世界的再开发,为了相位偏移不再发生,在重要坐标处设置了叫做“圣神石”的中心石。等待世界的安定,圣神石的效力消失后被交换的南北的数据也修复了。

Ⅱ-5 被集群化后的数码世界

由世界树引发的“方舟计划”被察觉后,感到这种封闭环境中的系统运行的危险的人们,把含有数码世界的世界各地的超级计算机和服务器组连接在一起,进行了集群化。

原本的目的是分担数码世界的负荷和提升处理能力。无意间却把原本各自存在的数码世界变成了一个具有复杂图层的世界。也带来了一些好处——观测到了新的数码兽的进化。

另外,以此为契机,通过将世界树的系统开源,可以让形形色色的研究者参与研究,把数码世界当作云端来操作处理。

另一方面,新的研究者的加入和世界构造的复杂化也导致了更多黑匣子的产生,也产生了当数码世界发生问题时会在现实世界引发某些现象的因果关系。

Ⅱ-6 图层

数码世界由数个被称为图层的空间所构成。每个图层都有不同的时间运行,物理法则,以及栖息的数码兽,就宛如一个异世界。“威彻尔尼”所代表的异世界就是数码世界的图层之一。

虽然图层之间被数码之海相隔,但他们可以通过数码之海互相干涉,有时还会受到其他图层发生的异变的影响。

Ⅱ-7 数码之海

“数码之海”是一种比喻表达,实际上它是数据的集合体,即大数据。网络上来自全世界的数据都集中在这里,流入的信息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数码兽的进化。

在现在的数码世界中网络之海承担着分隔图层的类似于“墙”一样的责任。使图层各自次元的,概念的分离,并在巨大的变化中保护每图层的环境。



【个人汉化】第二章 数码世界的构造(试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