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女子向上海男子索要1888万天价彩礼谎言闹剧背后是什么?
1月11日上海“严公子”自曝曾遭江西女友索要1888万彩礼。事后据官方调查:事件不实,系作者杜撰。那为什么1888万彩礼的谣言会在网上引发如此热烈的讨论? 首先,我们先来聊一聊彩礼。彩礼是中华文化的产物,几千年来一直流传至今。这一文化产物是否为糟粕,每个立场有每个立场的看法。但既然它能够存在与现代社会,那么必然有其合理之处。那么彩礼的背后是什么?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祥林嫂早年嫁给比她小十岁的丈夫,丈夫死后在其婆婆的作主下嫁给了山里面的贺老六。贺老六给祥林嫂婆婆的彩礼,共计80000文。作为对比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每个月的工钱才500文。彩礼足足是祥林嫂工资的160倍,也就是十三年多的工资。贺老六本来也没有这么多的钱,他把房子作为抵押向地主借了高利贷。贺老六为还钱,艰苦的劳累。最后因伤寒而死。贺老六为娶祥林嫂所欠下的钱,直到他死后也没有还清。”那贺老六为什么愿意这样做,为的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传宗接代。即:在鲁迅那个时代彩礼的背后就是男性的生殖权力。 然后,我们再聊聊“一夫一妻制”。由西方传入中国,原起源于古罗马。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中国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中间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直到1950年5月1日我国颁布新法律规定,才真正的废除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的目的是:实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从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制,变得是制度形式不变的是男性生殖权力的分配。在一夫一妻制下,作为男性的权利得到了保护,同时女方的权益相对消弱。再加上世俗观念的对女性的离异、带娃、堕胎等行为的偏见。导致女方父母在面临女儿婚礼时会要求男方付出彩礼等形式来保障女儿的权益,同时男方在婚前付出较大沉没成本后也能变相保障儿女的婚姻。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财富逐渐累积。房产、黄金、股票等量化资产的出现,于是也间接导致了各种天价彩礼的出现。彩礼在“一夫一妻制”制度下,是作为权益的保障方式之一。它没有标准,更不能人为的设定标准。而是需要根据双方家庭的具体情况,选择更加合理的权益保障方式。而不是一味的用量化资产的形式来收取。我们知道社会制度的改变,都伴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 从一夫多妻制到一夫一妻制的改变,我们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的提升,也造就了近代世界的繁荣。近代的繁荣不是无水之源,而是在这个时代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适应。但这个相互适应正在松动,各种危机也在渐渐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