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18世纪康熙帝在欧洲和日本的崇高人气
【转自知乎WhySoHard】
在现如今的网络环境中,普通网民似乎认为在外国人眼里,清朝一直都是野蛮愚昧的代名词、一直都被外国人嘲笑、瞧不起的。而实际上,在清初的阶段,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幅员最辽阔、经济最富庶、人口最多的帝国。《全球通史》评价:“康熙有理由这样自信。他统治的大清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就连那些自命不凡的欧洲来访者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在康熙统治清朝的同时期,欧洲这些“开挂B”刚发现美洲大陆这个“外挂”一百多年,凭借殖民地带来的海量财富,才刚刚开始摆脱欧洲中世纪的愚昧。在这些还没完全摆脱愚昧、肮脏状态的“野蛮人”眼中,当时富庶文明的中华帝国简直就是让人难以相信的天国般的存在,由此引发了西欧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从文明上崇拜中国的时期,这就是十七、十八世纪在欧洲发生的长达一百多年的“中国热”现象!
在当时欧洲文化人的眼里,中国政治和经济制度是欧洲所有国家都应该模仿的对象,康熙帝是天底下最完美无缺的帝王,是所有君王的典范!是现实中存在的“哲人王”[1]。反正在这些文人眼里,中国什么地方都比欧洲强,甚至就连便溺,也有优劣,中国人的小便可以滋润庄稼,欧洲人的小便毒性太大,浇到哪里就会烧毁那里的植物(笑抽)[2]这简直就是欧洲版的“公知”,欧洲版的“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至于在日本,一直到甲午战争前,清朝在日本人眼里都属于大国,和欧洲列强一样在日本享有海外特权,1950年,老蒋在台湾发表演讲《实践与组织》,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甲午之前的日本,还是一个非常积弱的国家,外国在日本都有领事裁判权。当时连庸懦无能的满清政府派驻日本的领事馆,也同样享有此项特殊的权益。日本人和我国在日侨民发生纷争,如果是日本人违法,我国领事馆就可以直接将该日本人逮捕、处罚。”
这段话,道出了甲午之前中日两国关系的实情。清朝在日本享有海外特权的海外特权的典型案例就是“长崎事件”,具体情况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反正就是让日本人尝到到了类似日后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带来的的屈辱!
连走向衰败的清末中国,都能让日本人吃瘪,可以想象一贯服从强者的日本人在清初的时候是如何跪舔清朝的。

至于18世纪的欧洲人对中国和康熙的崇拜,更加让现代中国人难以置信!


这一段作者出了点小错误,模仿康熙亲耕“籍田”的不是路易十四,而是路易十五。





这些法国人已经把康熙吹成神了

18世纪的法国人把康熙和路易十四并列成为18世纪最伟大的两位君主,如果说身为法国人,吹捧路易十四属于不敢不吹,但是还吹捧康熙这样一个相隔万里的一个外国皇帝,只能说是法国人发自内心的崇敬了。


当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差点笑死了,这位闵明我不就是欧洲版的“公知”吗?不过人家比现代中国的所谓“公知”有种,就算要被罗马宗教裁判所烧死也不怕!
康熙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凭借自己的开明宽仁和博学,不但征服了西方传教士甚至整个欧洲人的心,还征服了像黄宗羲这样的顽固明朝遗民,以至于黄宗羲晚年情不自禁称呼康熙为“圣天子”,称呼清朝为“国朝”,算是基本叛变了明朝。
康熙还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学者型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帝科学家”,除了儒学外,还在在几何算术、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地质学、解刨学、机械工程、动物、植物、医药、哲学上都有涉猎!如果放弃狭隘的当代内向民族主义去了解康熙,就越会体会到康熙的伟大。




最最最重要的是他生了我最喜欢的胤祥!
好了就写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