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9):“时间回溯、停止现象与物理研究革除时间影响的需要”

2022-07-14 09:13 作者:芙娜F伊斯卡-Official  | 我要投稿

我原本冠以“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9)”的这篇文章叫做《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9):“时间的本质(上)——人类对于时间的认知”》,在文中我论述了自己的思想,认为时间是人类对于一切人类自身所能认识的变化的概念之总和,并提出了研究范围越是微观,参照物越是稀少,进行研究时不符合宏观情况下一般人类常识的时间停止亦或是时间回溯现象就愈发普遍的观点。但在此之后经提醒我进行了思考,认为现在物理研究中将运动认定为时间的本质和我的将变化认定为时间的本质的想法实际上并无二致,同时我在与读者小黑X2HJ交流后发现自己在论述中因过于注重“时间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而模糊掉了自己原本想要表述的观点也即:研究范围越是微观,参照物越是稀少,进行研究时不符合宏观情况下一般人类常识的时间停止亦或是时间回溯现象就愈发普遍。

是的,没错,我断言时间停止或是时间回溯现象在极微观领域内是普遍存在甚至可以说是遍地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研究继续将时间与物理现象关联,将速度速率等客观物理量与时间关联在一起,得出的结论一定遍地是错,因此我想要表达的观点核心在于欲意取得精准研究成果的物理研究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时间与依赖时间建立的有关变量从物理研究中剔除,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在如今时代的物理研究中,时间可谓是与任意类型的力学研究关联程度最高的物理变量之一了(也有可能没有“之一”),包含速度、加速度在内的诸多物理量的定义依赖于时间概念,不过这样的行为在我看来有些微妙:第一,按照现在物理学界普遍的观点将时间描述为运动,那么用运动去描述运动本就是一个存在高度自相关性的状况,因此得出的结论让我觉得······难以信服。第二,那就是在自然界中尤其是微观物理研究中违反人类一般常识的时间回溯现象和时间停止现象其实是普遍存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将时间变量套入研究之中那么得到的结果必将导致错误。

为什么说研究范围越是微观,参照物越是稀少,进行研究时不符合宏观情况下一般人类常识的时间停止亦或是时间回溯现象就愈发普遍?

在正式解释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就微观系统中的时间停止以及时间回溯现象进行讨论。事实上,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例举过一次时间停止以及时间回溯现象的案例了,不论按照现在物理学界一般认定的“时间的本质是运动”还是按照我的定义的“时间的本质是变化”在我之前所著的文章《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8):“能量弹出与传导”》中所使用的模型事实上就是一个可以被用于描述时间停止与回溯现象的案例模型。

现我们假设我们使用的初始模型为图《8》-1中的模型,源质与能量的分布如下图《8》-1:

《8》-1

在经过我于文章宙本源——源质与能量(8:“能量弹出与传导》中所描述的能量弹出作用之后,现在红圈能量由其原本位置转移至蓝圈能量的位置如下图《9》-1(图片裁减随便了点,图中包裹第1层源质的能量仍为球形覆膜,不存在能量缺损,图中看上去像是被裁了一刀仅为作者对于画图软件的使用不习惯导致的结果,读者请不必对此感到在意):

《9》-1

但是多余能量由红圈被传导至蓝圈后,其物理性质不发生改变也将再次引与其处于红圈时相比只有方向不同的物理现象,于是再次在经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8:“能量弹出与传导》中所描述的能量弹出作用之后蓝圈能量的位置再次发生改变,其能量经过第1层源质的传导发生转移,之后其位置如下图《9》-2:

《9》-2

从图《8》-1至图《9》-1再到图《9》-2,我们可以看出多余能量在能量的弹出与传导过程中做了一个往复运动,现假设这种《8》-1开始于《9》-2结束的行动重复进行N次,将《8》-1至《9》-1的过程记录为N1,《9》-1至《9》-2的过程记录为N2,《8》-1至《10》-2的过程记录为N3,那么如果以《8》-1为初始原点并在之后按顺序经历N1、N2,则过程N2实质上就已经能够成立为过程N1的时间回溯行为,而过程N3则可被看做为是时间停止。

这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因为我采用的全套模型建立于源质的理论空间阵列之上,也即默认除我进行研究的部分而外并不存在能量与由此产生的干涉,所以除我研究的范围而外其余部分均不发生变化,因此我可以说在我的模型之中只要我研究的部分发生了时间回溯或者时间停止整个模型就发生了时间回溯或时间停止。但是相较于我较为理想化的模型,在现实中由于宇宙各处都存在源质与能量及其形成的相对复杂的结构,可选的有特征的参照物会增多、局域性的时间回溯也大概率不能作用至整体空间,因此时间回溯理论在限定的小范围应用时应被研究对象的能量、源质数量、体积均较少容易达成受力平衡而能够较为符合地被使用,相对地在宏观研究里由于被研究对象的能量、源质数量、体积均较多不易达成我上述列举的受力平衡因此难以适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提出“研究范围越是微观那么代表研究对象不论是从体积而言、能量含量而言还是源质总数而言也越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被研究对象而言其受力平衡越容易达成,维持一个稳定的或有规律地重复的系统也越发容易。”的原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8》-1至《9》-2的论模型实质上与时间晶体的概念已经十分相近,但仍有区别。首先《8》-1至《9》-2的论模型并非通过对称性破缺原理推出(或者可以解释为作者不完全赞同目前物理学界对于时间晶体的理解),其次作者认为目前的时间晶体概念仍未触及最小的物理单位。

基于以上内容,我已经论述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时间回溯以及时间停止现象,那么在时间本身都经常回溯或停止的情况下倚靠时间建立坐标轴并将其作为基础的参考系也就必将导致重大的错误,因此我才提出欲意取得精准研究成果的物理研究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时间与依赖时间建立的有关变量从物理研究中剔除,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9):“时间回溯、停止现象与物理研究革除时间影响的需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