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思想:一个开启对内自我观照的故事(上)

启 发:从想要做一个行走的脑细胞说起
在28岁的时候,我就很想做一个脑细胞,而且是能够自由行走的脑细胞。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名为《沙丘》的电影,里面描述的未来世界有两类人:一种是纯粹的精神第一,一种是纯粹的智力第一。
将人类的思想演化结果发挥到了极致,极具想象。
精神和智力双重第一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追求的——大智慧,有点像情商和智商同时在线。

所以,我从3年就突发奇想,如果一个人能够“双商在线”,那就是一个行走的超级脑细胞,能够于无处不在的行走见闻和思想加工中扩大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而这种创造的结果,还得有能力“抽象”地表达出来,注入自己的生命中,才能对自己的成长塑造有用。
抽象就是能够概念化、结构化。不管是语言、文字、符号这些最基本的人类表达,还是人类创造不同的真理所组合出来的音乐、绘画、公式等,都是创造的产物。
只有经过自身“表达出来”才能得到内外部的反馈,经过这样的检验和筛选,还能留存下来的,对个人来说——就会成为自己独特的记忆储存起来,成为自己经过检验后的的经验、真理,并为我所用。
对社会来说——如果像爱因斯坦一样活成了一个公式,那就是为人类创造了奇迹。

这也是能安定自己内心的绝佳方式,就像《大学》所说——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就是这样!

幸好,在互联网的智能时代,能为我们提供走向未来的理想生存方式!
带着这样的期待,我开始重新寻找新的思想火种,探索如何做一个行走的脑细胞,从而为一连串的人生问题解惑。
这种解题方式就是要大题小做,把人生看成一个通盘,开口要小,从个人出发,从个性出发,才能够立足道德,注重理性,引导实践。
我有歌德的困惑,有蒙田的隐士情怀,也有莎士比亚的灵魂拷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Part01 审视内部的自己
01、重塑自己的话语体系

什么是“说服”?
就是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以及对外建立与自己真实感受相关的链接。
而这个过程,需要新的诠释视角和表达方式,这就要求我重塑自己的——话语体系!

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呢?
首先是对内观照,能与自己对话——创造与自己相处的独立空间,相互印证,自我修复,解决与自己终生相处,矢志不渝。
其次是对外观照,能与世界对话——用符合民族性、时代性特征,(并且)能与这个时代、这个时空的长度和跨度共存,用迭代的语言风格来传递信息。
说实话/说真话/说新话
从而提升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和对话的能力
内观成己,外观成物。
所以我一直坚信,只有向内求,与自己对话,做好自己的人生剧本,建立自己的精神标识,才能永恒的观照自己!
反之,一切对外的连接,就是应对变化,从而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分工体系和结构秩序中扮演好相应的角色。
这种内外的链接,正需要我们能够真正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视频号:话境 公众号:HuaJing731
青年作家刘彦君-『创造力美育』倡导者、践行者
【话境】自媒体创始人、前中央媒体人/文旅IP策划人/投资人/写作者
代表作: 《腾讯管理法》等
擅长领域:
文旅·IP·双融合//企业·文化·塑品牌//创意·写作·讲故事
兴趣爱好:
爱抽象、爱文字、爱思考、爱写作、爱独处、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