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洛阳是战略重地,李世民自己军事才能卓著,手下能人悍将数不胜数

2022-07-14 14:28 作者:墨斗文学会  | 我要投稿


玄武门只是饭后甜点了,正餐是太极宫里的李渊。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李世民根本没去玄武门,而是在太极宫摆平老爹后就等着尉迟敬德来太极宫宣布两个兄弟“谋逆被诛”。

武德后期实质上已经是李世民和李渊扳手腕了,太子和齐王只是李渊捧到前台来和李世民打擂的。李世民没理由不守着最大的对手李渊,而是舍本逐末以身犯险亲自去玄武门杀两个兄弟。觉得李世民翻盘没问题,洛阳是战略重地,李世民自己军事才能卓著,手下能人悍将数不胜数。



但是问题在于时间,如果李渊活着,李世民能直接从洛阳起兵打老子吗?如果等到李渊死,李世民打李建成再统一,相当于多拖了9年,这样一来二去,贞观之治拖没了一半,还是玄武门吧,干净利索。李世民的能力有被史书夸大的嫌疑。得国不正的都喜欢篡改历史,把自己写得跟神一般。这个事到不在于李世民个人能力多么优秀。根本在于李是大唐实力派代表,江山本就是这伙人打下的,建成占了道统优势。



但隋唐上溯胡乱时代,大夫庶人都认强者说什么都对的道理,换成宋明理学时代,李世民还是有点难度的。比如朱棣,虽然也是强悍之人,但过程并不容易,除了制度时局的差异,一大帮维护正统的读书人是很大阻力。李世民的风险相较于回报来讲,几乎可以忽略。李世民收服了北门禁军统帅常何,这就十拿九稳了,否则李渊照样能翻盘,李世民再胆大也是送死。



玄武门之前既然都已问到李靖李绩这么远,可以想象,内三卫五府,长安十二卫,关中十二军,有多少人被探过口风,私下达成过默契:即使不参与,也不卷入,若事成,会转而效忠。



史书上李世民的孤注一掷,实际上是十拿九稳的。秦王被压制,杀身之祸转瞬即到唯有冒死一搏的记载,实际上是为李世民上位找个合理的理由。李世民改史的主要点在于是先控制的李渊还是先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先后顺序上和着重描写了玄武门,淡化了游湖的李渊一伙。



史书着重描写了夺嫡,淡化了造反篡位的方面,事实上夺嫡造反篡位是一条龙。单看玄武门就是孤注一掷,从一条龙来看服务太周到了。李渊李大本来准备用文斗的方式(武力威慑为辅)花比较长的时间削减李世民的力量,所有事情还在早期。


毕竟李世民战无不克,对敌人,地方豪强的威慑力很大,冒然处理他可能带来连锁反应。但李二直接掀桌子,战术跟他的大部分战争一样都是他带队直插中心,一举解决问题而把后遗症降到了最低。


洛阳是战略重地,李世民自己军事才能卓著,手下能人悍将数不胜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