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本手,妙手,俗手》

2022-06-07 23:47 作者:沧御凌霄Aqua  | 我要投稿

在,神的领域之外,谁异想天开,妙手星摘。

--2022拜年祭《弈》歌词选段


对弈,是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文化之结晶,分阴阳,定星罗,天元落,不止是一种游戏,更是博弈与运筹的道理--「不得贪胜,入界宜缓」这是《围棋十诀》中最首要之言,背后的道理很简单,庙算者赢,不能急于一时。故而棋中分三手,奇策妙手,守慎本手,以及弱己的俗手,而其中尤推先有本手,万丈高楼平地起,循矩渐进而益棋力,方能妙手频出,胜天半子;俗手是透支全局潜力的一招,求胜锋芒看似锐不可当,实则在全局使得自己处于不利形势,损兵折将,这就是其没有做到从全局而推演运筹之败。


唐朝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懂得把这个道理渗入到天下之事中了。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里面表达的思想便是「求木之长者,必将固其根末;求泉之远者,必将浚其源河」的建根基之重以规劝帝王。太宗的棋子是一个偌大的神州,可以称得上是最有影响力的弈者了。魏征在时,他下好本手,劝课农桑,清明政治,首兴科举,为唐朝积累根基,才有了后面万国慑服,共尊他天可汗的惊天妙手;然而魏征死后,他却起兵累民征伐高句丽,看似是用天朝天威以平外夷,扩唐版图的妙手,却是最终成为了躁进之心导致的俗手-失利,战术上的胜利却掩盖不了激化矛盾以及造成农民起义的后果。所以,先有本手,徐图妙手之重,可谓不可不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劝学》中所言,则是对青年学子之告诫,在做学问时积累根基,下好本手之重。而结果也有提及--「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一跃的俗手乍看之下固然威风,却不会是决定能否成功的条件,说不定还会将坐骑的体力大幅消耗;重要的反而是不断的积累根基与行进,下好本手,才能把青年带向成功的妙手一出。


不过,既然自生时便已入弈者座,仅仅如此,未免太过无趣。具演「两仪」相对,不只在胜负,而在先贤心怀的「乾坤」浩荡;棋盘棋子的方圆,不止是一味守慎稳健进攻的空间,更是凝视天上日月盈亏黑白变化的寄语。中国人凝视棋盘棋子,为的是「超越」这方寸之间,极目星轨,窥破命数。不论本手,妙手,甚或俗手,都是为了超越而生,或者是对手,或者是「胜天半子」中气壮山河的越过天道网罗。围棋之所以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之传承,便是如此。


现在是一个激荡的年代,讯息科技的大革新,中华崛起的大路口,许多人都认为在时代的渲染下,中国青年更急躁了,为了追求妙手而忽略本手中根基的建设,最后结果却是只出了俗手。然而,大众可以评判说青年的方法用错了,但是追求跟随时代浪潮超越旧日的理想,不会有错。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奋斗在医疗、科研、乃至随着新媒体的大飞跨应运而生的科普领域。比如哔哩哔哩视频主「小约翰可汗」,年纪只是二十三二十四岁,然而却已经成为了平台百大,优秀的知识传播人,引起更多人睁眼看那些世界被忽视的角落的兴趣,他的视频也有学术上的疏忽,在抗疫、科研等线的青年更称不上经验丰富,然而他们力求上进超越创造出的火花却是巨大的。


中国亦然。无论如何想,中国身为五常与大国,已经有足够资格坐上世界对弈的一座上,这是所有人都无法否认的。前文论及治国之理,先积根基,再图腾飞,这与先前「韬光养晦」的国策不谋而合,平心而论,我们的发展虽快,但是仅仅40年的时间,对比其余列强或掠夺或投机来的底蕴,想必下的本手不能称为完备充足。然而我们依然提出了「中国梦」,因为我们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也希望能有所超越,下出妙手,就像回应黑白子欲要弈者观日月盈亏的呼唤,仰望更遥远的星空。


本手积累,妙手锋锐是手段;俗手是警示,但也是理想,其后的超越,便是目标。


尽全力何关成败,只为超越而存在。

--2022拜年祭《弈》歌词选段


《本手,妙手,俗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