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切身体会过才能明白

(盘点心路历程)
不知从何时起,
学会享受孤独
现在想来,
孤独的种子
大概是童年时期便开始生根发芽
这倒也理所应当
据家人回忆
我出生前后几天
大雨滂沱
在老妈的娘家出生
那时候她的条件还不错
是村长的女儿
在征得同意后
老爸骑着三轮
两百多公里左右
就这么走了下来
他们两位
一路艰难险阻
好几次险些放弃
若真如此
也就没有现在的生活
如果是别人拦着还自罢了
阻拦的是爷爷奶奶
目光短浅 只想看着
每天有进账 不去想
这种工作,那般挣扎
能维持多久
每次强行没收
那可怜的积蓄
两位省吃俭用
竟然悄悄攒下了
买摊位的钱
然而祸兮旦福
本就是难以捉摸
城市规划
拆除临时建筑
积攒了好久
功亏一篑
所幸没有欠债
也仅仅如此
痛定思痛
反正已经失去底牌
去学习一门技术
最好长久一些
那会儿镂空版 连筋字
红极一时
那个年代
想学什么很麻烦
尤其是传统手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
镂空版学了整整两套字体
以此为底
终于不用靠摆摊
起早贪黑来过活
刮风减半 下雨全完
但这不够
倘若有一天这个被淘汰
被机器淘汰怎么办
后来丝网印刷
这个行业历经多少朝代
与时俱进
也许得靠这个
来跟上潮流
他们忙起来
自然 忽略了我的感受
但理解是相互的
老爸年轻时是个文青
毕业后
文笔很好
但家庭条件不允许
只想让挣快钱
不考虑长久
又扯远了
孤独
我认为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学会忍受(试着理解)
第二阶段 感受孤独(渐渐上瘾)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亦师亦友)
孤独为伴 享受孤独
在下勉强在第二阶段
有位哲人说
孤独的人 不是野兽 便是神灵
说起来
好像我并没有看多少书
学校之外除了推荐阅读(不感兴趣也不看)
也就是一本,散文精选合集
大概有几百页的样子
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
就藏起来 (叔叔家的)
当我看第一遍走马观花
第二遍已经在品味 感受意境
散文短文不同之处
就在于这二字
也是精髓所在吧
2020.8.16. .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