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平:聚焦“智慧旅游 美好生活”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4月7日,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在郑州举行。来自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全国文旅系统负责人,以及头部互联网企业代表,就“互联网+旅游”展开深入探讨,进行战略合作,共谋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金平出席会议并致辞。

图: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金平致辞
何金平表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现代农业大省,新兴的工业大省和有影响力的文化大省。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到河南省视察时曾形象的指出,河南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从夏商周到北宋的三千年时间里,河南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郑州、开封、洛阳、安阳四个,我国按人口数量排列的一百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都在河南,“老家河南”是连接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
河南风光秀美,景观荟萃。辽阔的中原大地上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三大山系群山拱卫、险峰耸立,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的一千五百余条河流纵横交错、连绵不绝,共同勾画出一幅大美河南的壮丽画卷。
河南省现有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等五处世界文化遗产,共有5A级景区14家17处,A级景区580家,地下文物、地上文物和馆藏文物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河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基本形成,通达全国,两小时经济圈可以覆盖四亿多人口,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运营客运航空公司54家,开通客运航线194条,全球通航城市132个,基本形成了覆盖中国内陆主要城市与欧美亚和大洋洲的航线网络。
河南开放创新,不断出彩。近年来,河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发展的内陆开放新高地。
2020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近5.5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五位,全省进出口总值近6655亿元,增长16.4%,增速居全国第三位。2021年前两个月,全省进出口总值1337.8亿元,增长125.4%,增速居全国第一位。
何金平指出,新时代的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正在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征程中阔步前行。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2020年5月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全省文旅大会,加快构建“一带一河三山五区”文化旅游发展格局,积极建设文化旅游强省。自2018年以来,河南省将智慧旅游工作列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并且连续四年召开了智慧旅游大会。按照根扎实、线联通、网织好、数用活的思路,大力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广泛开展新媒体营销,积极运用推广新技术,涌现出云台山、龙门石窟等智慧旅游建设的标杆企业,建成了河南智慧旅游平台,初步实现了服务一张网、管理一盘棋、检测一张图的建设目标。
何金平强调,本次论坛聚焦“智慧旅游 美好生活”,旨在通过全面推进“互联网+旅游”服务于旅游美好生活新的动能和体验,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智慧旅游将推动旅游生态的重构重建,引领旅游产品的创新升级,带来旅游市场形象的塑造和提升。
下一步,河南省将深入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化措施开拓进取,推广运用河南春晚《唐宫夜宴》节目创新的成功经验,着力开展博物馆、大遗址等数字化、智慧化工作,将我省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活化呈现,转化利用,借助这次论坛在河南省举办的良好机遇,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兄弟省份的经验,积极推动河南的景区、旅行社、公共文化场馆等加强与国内互联网旅游的头部企业合作,全面拥抱互联网,融入互联网,保持全省智慧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