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秤”频出,农贸市场缺斤少两谁敢去啊!
“鬼秤”频出

自从网红B太靠打假不良商家走红后,网络上迅速涌现出一大波效仿者。不同地域的主播在各种行业商家处进行随机检验,毫无疑问,鬼秤现象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为什么农贸市场会出现“鬼秤”?
“鬼秤”的操作过程具有隐秘性,监管部门很难直接发现并取证,即使发现后对其进行处理,因为目前体系下惩罚力度有限,与其获利相比,违法成本低,很容易“屡教不改”;

不仔细的消费者较多,一般也很难发现端倪。即使发现了短斤少两的现象,也很可能因为金额较小而不了了之,懒得花时间纠结于向商家索赔;
遇到比较难缠的消费者,很多商家为了防止将事情扩大,也会主动进行补偿,这时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息事宁人。

怎么办
???

“两屏一秤”维护交易公平
这里的“两屏”指的是智慧农贸市场中的大数据公示屏和商户公示屏;而“一秤”指的是溯源电子秤。
大数据公示屏会在市场显眼处展示出当日菜品指导价,做到让消费者可以进门就对菜价有个大概的分寸,不至于被坑;

商户公示屏一般出现在每个商户上方,每个商户明码标价,而且价格在市场范围内浮动,很好的解决了价格虚高,看人开价等行为;

溯源电子秤称量精准,一般都是智慧农贸市场统一发放,主要与商户公示屏进行联动,在商品过秤之后,会计算出商品价格,并且显示在商户公示屏之中。每个商品交易之后还会出现一张带有溯源二维码的购物小票,里面包含了菜品单价、实际重量、菜品溯源情况等信息。

所有的数据都能实时与市场监管方和监管部门进行链接,从而更加有效的解决了买卖公平问题。
智慧农贸市场的原理,不过是利用了高科技技术,通过信息公示、科学管理,从而达到对商户的监督和制约的效果,尽可能的帮助市场实现科学管理,实现公平交易,利益均衡,让农贸市场内部良性循环,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