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刘道规 字道则

刘道规 字道则

刘道规(370年-412年),字道则,彭城绥舆里人,刘裕的异母弟。刘道规少倜傥有大志,甚得刘裕的赏识。元兴三年(404年)二月丙辰日(3月25日),刘裕等人起事讨伐桓玄,当时刘道规是青州刺史桓弘的中兵参军,刘裕派他与刘毅、孟昶到桓弘的驻所广陵,将桓弘杀掉并占领广陵。刘道规占领广陵后,率部众南渡长江,至京口与刘裕会师。不久后从刘裕西攻建康。义军攻下建康后,刘裕设立留台,以刘道规为振武将军、义昌太守。随后刘道规在桑落洲、峥嵘洲连续击败桓玄,收复了荆州。刘裕以刘道规为荆州刺史,将江左上游的军事力量掌控在手。在卢循、徐道覆之乱中,刘道规展现出大将风度,稳定人心,最终击败了叛军。及后刘道规患病,改任豫州刺史。义熙八年(412年),刘道规病逝于建康,时年四十三岁。朝廷追赠侍中、司徒,谥号“烈武公”。刘裕代晋建宋后,赠大司马,追封临川王。
统帅 B+
(烈武破桓玄于峥嵘洲,驱道覆于豫章口。每以少制多,决机两阵之间,故克剪枭鲸,靖荆楚之难。)
武力 B-
(道规从兄长于行伍,建义京口,不可谓弱。及江陵之役,壮气凌厉,激扬三军,是为雄将也。)
军谋 B
(烈武览群才,扬盛策,运筹取桓、荀,游军破道覆,奋磔勍寇,咸克凶梁。非曰天时,抑亦人谋也。)
智略 B+
(烈武单骑迎宗之,敞门待去者,端为多谋。至于悉焚江陵士庶与谦书,有光武、孟德之风。)
内政 B-
(烈武善于为治,在荆州七年,刑政明理,秋毫无犯,士民莫不畏而爱之。)
魅力 A-
(烈武倜傥钦明,至德渊邈。让功推赏,守谦退之节。及居桓氏故处,以厚德载物,方使江汉士庶感焚书之恩,无复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