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与恶(1?)
之前看到一个视频,里面有一段内容讲的是一个乞丐道德绑架一个女孩,说给的钱太少了,女孩愣了愣,然后不慌不忙的又拿出一些钱来给了乞丐。让我惊讶的不是这个片段,而是一条弹幕——“为什么会有人将懦弱说成善良?”,最离谱的是这条弹幕前面还有一个大拇指。这年头,网民们连善良和懦弱都分不清楚了吗?这是着实令人痛心的一件事。
我们能从中看出当代网民的一些问题,第一便是人均腐儒(这一现象以后会细说),人们只会一味的照搬他人的意见,导致自己缺乏思考的宽度和深度,既无法细致思考,又无法举一反三,若人人都懂如何思考,那么也不会有一堆人蹭“问上帝问题”的热度了。二是主观臆断,不会将自己代入角色,明明完全不清楚角色如何思考,便直接给她贴了标签。说复杂点,这叫维护主体主观性,说简单点这便是一种阐述观点而不顾及他人而产生的攻击性,有一种他人即地狱的感觉(好像没啥关系)。
那么啥是善良捏?你可以这么理解:会在存在 主观意愿的情况下做出有益于他人利益的事情,并以此产生正面情绪的人,就是善人,而懦弱指的是在多数可能的条件下且存在非主观意愿的情况下,做出有害自身利益,并产生负面情绪却不表达的人,便是懦弱之人,而且善良的标准是大于懦弱的标准的。所以说视频中的女性并非懦弱,而是善良,还是极善,善良值正五百的那种。
当然,虽然这确实是善良,但我个人不建议这么做,善良的对象应该用在值得善良的人身上,可能正是因为大家的想法与我一致,所以忽略了善良的定义。
有时善良的成本是很高的,我们熟知的周美玲同学就因为救下快被车撞的小孩而终生残疾,还有甚者,好心得不到好报,救完人之后却被立刻撇清关系,只留下了废掉的手和脚。要知道,小善简单大善难,大善之所以难,是因为你要将你命运与命运进行衡量,看你是否会为了他人的命而废掉自己的胳膊,或者为了一群人而废了一个人,典型的电车难题了属于是。
总听到有人说:“若今日我不为他人发声,则他日别人亦不会为我发声”不得不承认,若以此为动力行善,也不算一件坏事,但就事实上而言,这种行为算不上真正的善,其虚伪(无贬义)程度和明朝夏言的行为如出一辙,要知道,善本就是一种舍己为人的概念,其初衷是为他人而不是为自己,不为他人的善就如同南辕北辙,是与初衷背道而驰的。可能会有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up你这该死的圣母婊”,对此,我只能说,这就是善的恶意,是既成的事实,接下来就要看你的选择,是选择当一个普通人,还是接着走行善的路,我希望大家能选后者,但决定权不在我手中。
极端的善(混乱善良)是很可怕的,小到因为少给了几十块钱的键盘侠,大到为了消除恶的存在而杀人的罪犯,这些都是善良扭曲的结果,更有甚者,会将全然无辜的人卷进来,让他们陪自己玩这场恐怖游戏。我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在这个正义难以得到伸张的社会,总会有人因此而扭曲,要我说,只要在不伤害无辜人群的情况下,损害恶棍的利益多是一件美事啊,毕竟在我眼里,打败小日本的军人和杀掉恶棍的英雄完全是一类人。“以暴制暴是不行的”这个观点只适用于三观尚未成熟或意志尚不坚定的恶人,对于某些人,没什么比以暴制暴来的更高效。
我希望有一天,网络上能少一份戾气,圣母不在是个贬义词,每个人都能承认他人及自己的善,这样想必一些激进派也会安分很多。
这些文章对我来说更像是随笔,杂谈一类的玩意儿所以长短是不固定的,大家凑合着看吧,有关恶的部分可能之后再讲,也有可能会对本文进行补充,文笔尚生疏,望大家海涵,也希望大家能和谐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虽然也不会有什么人发评论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