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家物语》:从旁观者角度见证历史的变革

祗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事本无常;婆罗双树花失色,盛者转衰如沧桑。
骄奢淫逸不长久,恰如春夜梦一场;强梁霸道终覆灭,好似风中尘土扬。
平家的故事终究画上了帷幕,看完全剧之后,长舒一口气。平家的兴盛和衰败都被山田尚子浓缩到了这仅有十一集的动画中,将我们带到那个镰仓时代,带到那源平之战中。
往事如风,吹不尽过眼烟云。
史实如梦,道不尽聚散离合。

大家都在说《平家物语》对标的是《三国演义》,而改编的动画,我认为它更偏向于《红楼梦》,虽然它的改编笔法并没有《红楼梦》那么细腻。但是它在大体上已经有了《红楼梦》的形,作为一部偏描写战争的书籍,改编动画中的战争镜头并没有占据大部头的篇幅。反倒是通过平家各色人们生活描写的变化,来讲述平家由盛转衰的历史。
我们知道一部电影/一部动漫,很常见的叙述方式便是平铺直叙(即笼统意义上的引入-发展-结局),这样对于一部通过视觉来呈现给观众故事的作品来讲是更加便于我们理解的。平家物语则在动漫中植入了一位原创角色琵琶,并通过她的故事(内视角)佐以叙述视角中的全知视角,让我们更加具有经历历史的感觉。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纰漏,欢迎指出错误。


精心设计的叙述视角带来有别于原著的观看体验
弹奏断弦之歌,沉吟零落之语。
我们平常在看一些小说类文学的时候,一般而言很少注意叙述方式或者叙述手法这一观念。因为我们常常默认了叙述方是以客观的全知视角来为我们讲这段故事的。但是在有些作品中叙述视角则并不是以全知视角来展开的,而是通过第一人称或者故事中的人物视角来展开,这便让我们所得知的信息是局面的,从而加强了我们的代入感。《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我」便是利用了第一人称视角来加强我们的代入感。

回到平家物语动漫上来,为什么我说「琵琶」这个原创角色的加入是对叙事方法的一种精心设计。我认为原创角色的加入表达了山田尚子整体改编的一个大思路所在,即减少战斗篇幅,通过人物的活动描写和蒙太奇手法渲染出历史的在不断演变。但是实际上来讲,「琵琶」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内视角(叙述者=人物),她更偏向于一个观测者,一个见证者。我们既可以通过她来与原著的角色进行互动,兴盛之时的互动和衰败之时互动的反差感,也可以通过她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但是如果是严格的内视角的话,会受到人称的限制,所以山田尚子赋予了她两种超能力也就是观测时间轴中部分事件的能力。

这么一位观测者同样也具有改编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导入,赋予她怎样的权重比较合适。如果赋予较大的篇幅导入,那么无疑对原作影响就会增大。如果赋予过重的权重的话,在改编时便会陷入这个人物存在的客观性是否会产生干涉原著历史进程的行为逻辑。山田尚子的改编让我感觉十分舒服,无论是对琵琶的导入,还是增添了并不喜欢使用能力干预的设定,再到后面的原著中既定事实,琵琶去进行干预最后眼睛失去能力。一连串的设定既增加了琵琶这个角色存在的合理性,也是对她行为的一种限制(防止出现大篇幅改动原作的情况)。


蒙太奇手法的巧妙运用
落花终有时,一曲寄相思
如果说上一个部分我们谈了平家物语精心设计的叙述手法的话,那么这部分我想讲讲平家物语采用的大量蒙太奇手法和通过蒙太奇的拼贴来进行时空上的过渡。原著中的时间线毫无疑问是层层递进的,动漫一定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删减。而时间如果不断跳跃,会让观众观感变得很差。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电影学中的蒙太奇手法就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所诞生的。

什么是蒙太奇?从电影学的狭义上来讲就是剪辑,通过插入与剧情无关的画面来达成时间变迁的平滑感。广义上来讲蒙太奇便是通过植入相关事物,来表达出事物与剧中的意象关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我们面对离别的时候,女生坐在火车上。发带被风吹起,这时候镜头聚焦到发带上,发带落入了男生的手中。这便是广义上通过蒙太奇手法来表达时间或者空间上的变迁。

早些年的千年女优便运用了这种手法,通过不断的场景变化,物品变化,来衔接三个不同的时空场景。将现在的时空、过去的时空和电影中的时空巧妙的缝合在了一起。让我们观看的时候不至于过于存在时空割裂的感觉。

平家物语中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平家物语》中的时间跨越了148年,而这148年要节选穿插到这十一集的动漫中,毫无疑问是一件难事。而蒙太奇手法的使用则帮助他们完成了时间上的合理过渡,同时也引出了白发琵琶的和语,变相强调了琵琶的观测者身份。一幕幕场景,伴随着夏椿花的滚落,宣告着平家就像这落花一般,飘落,漂流,漂泊不定。


舍战斗戏码观物是人非
大浪之下,亦有皇都。
源平大战作为《平家物语》中支撑甚至贯穿全线的节奏,在动画中所占用的篇幅甚至不到三分之一。全篇动画可以说舍去了大量的战斗篇幅描写,而将着重点放在每一场战争前后平家人们对于战争的态度和对于自己处境认知的不断改变。 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大胆的变化,因为稍有不慎便会遭到唾骂(如果大家不懂的话,可以想象一下,有一部三国作品,几乎没有写三国的战争。而是通过浓墨重彩写曹氏家庭中人物对事对人变化以及后来的司马家族入主魏国的变迁)。

这是一个大篇幅的删减,但是山田尚子做的相对而言较为优秀。除去一些作为转折点的战争和部分描写,她将大量笔墨来写平家每个人的处境。当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她也为我们编著了一个个刻画丰满的人物。无论是有勇有谋的重盛,还是一代枭雄的清盛,胆小却重情的维盛,机灵和情商并存的资盛,和充满了悲情色彩的敦盛等等。对人物的刻画让我们忽略了战斗篇幅的减少,而人们处境从一开始的倨傲到后来的漂泊而亡,更是见证了一代家族没落的历史。

何为改编?忠于原作,引己之见。何为历史?观荣辱变迁,见物是人非。何为平家?掌握一天四海,上不畏天皇,下不恤万民,物极必反,善恶报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