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巴尔干金曲背景大百科【12】:巴尔干民族的再度奋起: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③

2022-05-23 06:26 作者:近卫掷弹骑兵官  | 我要投稿


                      希腊方面

希腊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期间的行动(所描绘的边界是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之后的边界)

        奥斯曼帝国的情报部门也灾难性地误读了希腊的军事意图。进行回顾后会发现,奥斯曼帝国的参谋们似乎认为希腊部队的进攻将在马其顿和伊庇鲁斯两条主战线上平分秋色。

        这使得第二集团军参谋部选择了将奥斯曼帝国的七个师的兵力平均分配给了分别位于伊庇鲁斯和马其顿南部的延亚军团和第八军团。

        希腊军队也出动了七个师,但它拥有主动权,因此将所有七个师集中起来对付奥斯曼的第八军,在伊庇鲁斯前线只留下了一些几乎没有师级兵力的独立营。这给土耳其西部集团军带来了致命的后果,因为它导致了所有三条马其顿战线的战略中心城市塞萨洛尼基的提前失守,这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在一场出乎意料的精彩而迅速的战役中,希腊的塞萨利方面军最终成功夺取了这座城市。在没有安全的海上交通线的情况下,守住塞萨洛尼基--君士坦丁堡走廊对奥斯曼在巴尔干地区的整体战略态势至关重要。

        一旦它遭遇崩坏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失败可以说就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在奥斯曼帝国主要军队的失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克尔克拉雷利、吕莱布尔加兹、库马诺沃和比托拉等地取得的伟大胜利已经成功的粉碎了奥斯曼的东部军区和瓦尔达军团。

        然而,这些胜利并不能决定性地决定战争的胜负。奥斯曼帝国的野战军幸存了下来,在色雷斯,他们实际上每天都在得到增员。

        在战略上,这些胜利部分是由于奥斯曼帝国军队被削弱而取得的,而希腊陆军和海军的积极存在则使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受到了削弱。

        宣战后,希腊色萨利方面军随即在康斯坦丁王储的带领下开始向北推进,在萨兰塔波洛的关口打垮了当地负隅顽抗的奥斯曼军。1912年11月2日,在詹尼察再次取得胜利后,奥斯曼的塞萨洛尼基守军指挥官哈桑-塔辛帕夏于1912年11月9日选择了率领其26000部下向希腊人投降了。另外,奥斯曼军队还损失了70门大炮,30挺机枪和7万支步枪(塞萨洛尼基是西部军区的中央武器库)。

        奥斯曼军队估计,在南马其顿的一系列战役中,自身的损失达到了一万五千人,如此整场战争他们的总损失已经达到了四万多人。

        另一后果是,马其顿军团的毁灭也注定了瓦尔达军团的命运,该部队正在和北线的塞尔维亚部队作战。塞萨洛尼基的陷落使其在战略上已经陷入了孤立,丧失了机动纵深,更严重的是被断绝了后勤补给,综上所述,这支部队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在得知詹尼察战役的结果后,保加利亚最高统帅部紧急派遣第7里拉师从北部向该城市进发。该师在一天后到达那里,即城市向希腊人投降的第二天,希腊军已经比保加利亚军挺进了更多距离。直到11月10日,希腊人的占领区已经扩大到从多伊兰湖到潘加翁山丘向西到卡瓦拉一线。

        然而,在西马其顿,由于希腊人和塞尔维亚人的总部之间缺乏协调,希腊人在1912年11月15日的维维战役中受挫,当时希腊第五步兵师与奥斯曼第六军的四个师战在了一块,后者刚刚与塞军进行过普里莱普战役,是准备退到阿尔巴尼亚的。希腊步兵师被这只忽然出现在眼前的奥斯曼大军吓了一跳,他们根本就来不及和其他友军取得联系,随即就在以比托拉为中心的地区被人数上占优势的土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反击,被迫撤退。结果,塞尔维亚军反而率先希腊人打到了比托拉。

                   伊庇鲁斯战线

        在伊庇鲁斯前线,希腊军初始兵力人数众多,但奥斯曼人的消极态度让希腊人在1912年10月21日就征服了普雷维扎,并向北推进到约阿尼纳。

        11月5日,斯皮罗斯·斯皮罗米利奥斯少校在希马拉沿海地区领导了一场起义,在没有遭遇到任何重大抵抗的情况下,就轻松的驱逐走了奥斯曼驻军。

        11月20日,希腊军队从西马其顿进入阿尔巴尼亚的戈礼察。然而,埃皮罗特前线的希腊部队由于缺乏人数,无法对德国专家设计的保护约阿尼纳的比扎尼防御阵地发起有效进攻,因此不得不等待来自马其顿前线的增援 。

        马其顿战役结束后,军队的一大部分被重新部署到伊庇鲁斯,仍然由康斯坦丁王储本人担任指挥。在比扎尼战役中,奥斯曼帝国的阵地被攻破,希腊于1913年3月6日占领了约阿尼纳。

        值得一提的是,在围攻这座城市的期间,在1913年2月8日,为希腊人飞行的来自于沙俄的飞行员N.de 萨柯夫成为第一个在战斗中被击落的飞行员,他的双翼飞机在轰炸比扎尼堡的城墙的时候被地面火力击中。

        他在爱奥尼亚的莱夫卡斯岛以北的普雷维扎小镇附近坠落,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当地希腊人的援助,再把他的飞机修复后,又继续飞回了基地。 

        约阿尼纳的陷落使希腊军队能够继续向伊庇鲁斯北部推进,他们已经进入了南阿尔巴尼亚,不过希腊部队的推进就到此为止了,因为塞尔维亚军已经进入了北阿尔巴尼亚。

在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的海军行动

希腊舰队于1912年10月5到18日在法拉龙湾集结,然后驶向勒姆诺斯

       10月18日敌对行动爆发后,希腊舰队在新晋升的海军少将帕夫洛斯-康托里奥蒂斯的指挥下,驶向莱姆诺斯岛,三天后占领了该岛——尽管岛上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0月27日——并在穆德罗斯湾建立了一个锚地。

        此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希腊人提供了一个靠近达达尼尔海峡的前沿基地,达达尼尔海峡是奥斯曼帝国舰队的主要锚地和避难所。由于战争过早爆发,希腊舰队毫无准备,很可能让奥斯曼帝国的这种早期攻击取得关键性胜利。

        相反,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在战争的前两个月都在黑海对保加利亚人进行作战,这给了希腊人宝贵的时间来完成他们的准备工作,并让他们巩固了对爱琴海的控制。

        到11月中旬,希腊海军分队已经占领了英布罗斯岛、塔索斯岛、阿吉奥斯-埃夫斯特拉提斯岛、萨莫色雷斯岛、普萨拉岛和伊卡里亚岛,并分别于11月21日和27日在较大的莱斯波斯岛和希俄斯岛进行了登陆。

        后者上有大量的奥斯曼驻军,他们的抵抗非常激烈。他们分别撤回到山区,直到12月22日和1月3日才被压制。正式成为自治公国的萨摩斯岛直到1913年3月13日才受到攻击,因为它不想让附近多德卡尼斯群岛的意大利人感到不安。那里的冲突是短暂的,因为奥斯曼军很快就选择撤到了安纳托利亚大陆,该岛在3月16日之前落入了希腊人的手中。

鱼雷艇尼科波利斯号,前奥斯曼帝国的安塔利亚号,在普雷维扎被希腊人俘获

        同时,在众多商船被改装为辅助巡洋舰的帮助下,对奥斯曼帝国从达达尼尔海峡到苏伊士的海岸进行了松散的海上封锁,扰乱了奥斯曼帝国的物资流通(只有通往罗马尼亚的黑海航线保持畅通),使大约25万奥斯曼军只能滞留在亚洲。

        在爱奥尼亚海,希腊舰队没有遭到反对,为伊庇鲁斯前线的军队单位运送了物资。此外,希腊人在12月3日轰炸并封锁了阿尔巴尼亚的发罗拉港,并在2月27日封锁了都拉斯港。12月3日还实施了从战前希腊边境延伸到发罗拉的海上封锁,使驻扎在那里的新成立的阿尔巴尼亚临时政府得不到任何外部支持。

        10月21日,尼古拉斯-沃奇斯中尉成功的提升了希腊的士气,他在夜色的掩护下率领着自己的的11号鱼雷艇驶入塞萨洛尼基港,击沉了奥斯曼帝国的老式铁甲战舰费特-伊-布伦德号,并安然无恙地逃脱。

        同一天,希腊的伊庇鲁斯方免军已经成功拿下了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基地普雷维扎。奥斯曼人在被迫趁手之前还不忘记炸毁了那里的四艘舰船,但希腊人得以打捞起意大利制造的安塔利亚号和托卡德号两艘鱼雷艇,这两艘鱼雷艇之后改名为尼科波利斯号和塔托伊号,再加入了希腊海军。

        几天后,11月9日,奥斯曼帝国的木制武装蒸汽船特拉布宗号在艾瓦勒克附近被佩里克里斯-阿吉罗布洛斯中将指挥的希腊14号鱼雷艇拦截并击沉。

希腊当时流行的石版画中,描绘了费特-伊-布伦德号的沉没。左下角就是沃奇斯

          达达尼尔海峡附近的对峙

法国《画报》杂志中关于希腊和奥斯曼舰队主要水面舰艇的图示
《埃利海战》,瓦西莱奥斯-查兹斯的油画作品,1913年所作

        战争初期,奥斯曼帝国的主力舰队仍然留在达达尼尔海峡内,希腊的驱逐舰不断在海峡的出口处巡逻,以报告可能的出击。                       

        康托里奥蒂斯建议在海峡上布雷,但由于担心国际舆论而没有采纳。 12月7日,奥斯曼帝国舰队的首脑塔希尔贝伊被军官团中的鹰派领袖拉米兹-纳曼贝伊取代,他们随即构思出了新的战略,即利用乔治斯-阿维罗夫巡洋舰的任何缺席来攻击其他希腊船舰。

        奥斯曼参谋部制定了一个计划,将一些正在巡逻的希腊驱逐舰引向一个陷阱。12月12日的第一次尝试因锅炉故障而失败,但两天后的第二次尝试则导致希腊驱逐舰与巡洋舰梅西迪耶号之间的交战无果。

        战争的第一次主力舰队对决,即埃利战役,在两天后,即1912年12月16日打响。奥斯曼舰队由四艘战列舰、九艘驱逐舰和六艘鱼雷艇组成,驶向海峡的入口。较轻型的奥斯曼帝国船只留在后面,但战列舰中队在库姆卡莱的炮台掩护下继续北上,并在上午九点四十分与从英布罗斯来的希腊舰队发生了交火。

        让老式战列舰沿着原来的路线前进继续后,康托里奥蒂斯则率领阿维罗夫号独走:利用其优越的速度,她从奥斯曼舰队的船头划过。在两面夹击下,奥斯曼人很快就被迫撤退回了达达尼尔海峡。

        整个交战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奥斯曼人的巴巴罗萨·海雷丁号受到严重损伤,18人死亡,41人受伤,希腊海军仅有1人受伤,7人受伤。

        在埃利海战之后,12月20日,精力充沛的拉乌夫-贝伊前往了海军任职,两天后,他就带领他的部队再度出动,希望再次将巡逻的希腊驱逐舰困在奥斯曼舰队的两只中队间,一只前往英布罗斯,另一只在海峡入口处等待。

        这个计划失败了,因为希腊船只很快就中断了联系。同时,梅西迪耶号受到了希腊潜艇德尔斐号的攻击,该潜艇向其发射了一枚鱼雷,但没有命中;这是历史上首次潜水艇向军舰发动的攻击。 

        奥斯曼军方继续向不情愿的海军施加压力,计划通过定于1月4日开展的两栖行动重新占领希腊驱逐舰用作基地的泰内多斯。那一天,天气条件很好,舰队也准备好了,但指定用于行动的步兵团未能按时到达。

        海军参谋部仍然命令舰队出动,并与希腊舰队发生了交战,但双方都没有取得任何重大成果。随后在1月10日和11日也有类似的出动,但此类的"猫捉老鼠"行动的结果总是一样的:“希腊驱逐舰总是设法保持在奥斯曼帝国军舰的射程之外,每次巡洋舰在中断追击之前都会发射几发炮弹。”

奥斯曼帝国巡洋舰哈米迪耶号。它在八个月的地中海巡航中的表现给予了奥斯曼人士气重大鼓舞

        他们希望 "乔治斯-阿维罗夫 "号——希腊唯一足以追上 "哈米迪耶 "号的主力战舰——会被吸引去追击,使希腊舰队的其余部分受到削弱。       

        最终,"哈米迪耶 "号在1月14——15日晚悄悄穿过希腊海军巡逻队,轰炸了希腊锡罗斯岛的港口,击沉了停泊在那里的希腊辅助巡洋舰 "玛克多尼亚 "号(后来被打捞上来并修复)。        

        哈米迪耶号随后离开爱琴海前往东地中海,在进入红海之前在贝鲁特和塞得港停留。虽然它为奥斯曼人提供了一个重大的士气提升,但由于康托里奥蒂斯拒绝离开他的阵地和追击哈米迪耶号,所以这次行动未能实现其主要目标。

        四天后,1913年1月18日,当奥斯曼舰队再次从海峡向莱姆诺斯进发时,在莱姆诺斯之战中第二次被击败。这一次,奥斯曼帝国的战舰集中火力攻击阿维罗夫号,后者再次利用其优越的速度,试图 "穿越 "奥斯曼帝国舰队的T字形。

        巴巴罗萨-海雷丁号再次受到重创,奥斯曼舰队被迫返回达达尼尔海峡及其堡垒的庇护所,41人死亡,101人受伤。这是奥斯曼海军离开达达尼尔海峡的最后一次尝试,这使得希腊人在爱琴海上占据了主导地位。1913年2月5日,一架由迈克尔-穆图西斯中尉驾驶的希腊Farman MF.7战斗机,由阿里斯泰迪斯·莫莱蒂尼斯少尉担任观察员,对停泊在纳加拉的奥斯曼舰队进行了空中侦察,并向停泊的船只投下了四颗炸弹。虽然没有命中,但这次行动被认为是军事史上第一次海空作战。

        保加利亚第二军司令伊万诺夫将军肯定了希腊舰队在巴尔干联盟整体拿下胜利中发挥的作用,他说:“整个希腊舰队,首先是阿维罗夫号的活动是盟军总体成功的主要因素。”

巴尔干金曲背景大百科【12】:巴尔干民族的再度奋起: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