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之刃:对Wiktenauer上武装剑介绍的转译

这是对Wiktenauer上对于武装剑介绍的转译,各位懒得看英文原版的可以直接看这个,但是因为本人知识水平不足,翻译难免出现纰漏,一切以原文为准。
原文链接:http://198.58.99.35/wiki/Category:Arming_Sword

武装剑,也可以被称作骑士剑,是一种在中世纪中晚期被广泛用于战场上的单手十字剑,在欧洲战场流行于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中期,一直到16世纪的战场上依旧有小部分人在使用这一武器。武装剑的形制在奥克肖特分类法中对应的是XI,XII和XIII型。一般认为,武装剑是维京剑的直系后代,对奥克肖特和彼得森研究成果的探索指出了维京剑到武装剑之间还有一种“过渡剑型”,这种过渡剑型同时具有武装剑和维京剑的特点。过渡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后,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武装剑。

武装剑通常搭配盾牌一起使用(shield或buckler皆可),在那个年代,武装剑一直是骑士们常用的战场佩剑(或者被称为战剑——一种对于多种战场用剑的笼统称呼)。直到技术变化导致长剑在13世纪后期兴起,武装剑一直都是一种流行的武器。有不少文章和绘画都描述了如何在没有盾牌的情况下使用武装剑进行高效战斗,根据中世纪留存至今的文本显示,在没有盾牌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用空着的手(通常是左手)去抓住对手的剑。

总体上讲,武装剑是一种轻便而多用途的武器,适用于包括推割和切割在内的多种技巧,武装剑作为一种战场用剑,有着出色的平衡性。虽然有很多刀剑设计都被归类于武装剑这一大类名下,但是武装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单手双刃剑,从设计上来说,武装剑更适宜切割而不是突刺。

尽管武装剑剑刃的长度从短到长各有不同(埃瓦特·奥克肖特的中世纪刀剑研究文本中记载的武装剑刀刃长度从23英寸到令人印象深刻的39英寸各有不同),但是大多数12至14世纪的实物刀剑剑刃长度都保持在32到34英寸这个区间内。
自12世纪晚期开始,武装剑的设计走向了两级分化,剑身要么变得短宽且尖锐,要么变得更长更重。这两种设计似乎都是为了对抗日益完善的甲胄制造技术,要么通过沉重的剑身用钝击给甲胄后的敌人造成伤害,要么使用足够尖锐坚固的剑尖刺破盔甲。可以认为这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转变为了后来的长剑和五指剑(cinquedea)。
武装剑在那个时代的文物中是十分常见的武器,在博物馆中也有许多留存至今的实物。即使没有穿着盔甲,骑士们也会将武装剑作为自己的日常佩剑,如果没有佩剑的话,他在公众面前将像赤身裸体一样可笑。早期长剑事实上只是一种双手版本的武装剑而已,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二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显著。在这些更大型的武器被广泛使用后,武装剑依旧作为一种分支武器留在了战士们的武器库中,最终演变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劈刺剑( cut & thrust swords of the Renaissance. )
武装剑有时候会被错误地称为长剑或者大刀(broadsword),前者是指一种长刃双手剑,后者则是流行于17至18世纪的一种笼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