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别再用那些土方法害娃了!意外伤害正确操作
宝宝天生好动,又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非常容易发生磕碰受伤,让大人心疼又着急。
意外总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因为一时心急,就给宝宝用错了处理方法。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整理出宝宝常见的创伤以及应急处理办法,宝爸宝妈们记得收藏哦~
01 皮肤擦伤
02 烧伤烫伤
03 手被夹伤
04 头部摔伤
一:皮肤擦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皮肤擦伤非常常见,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最常见的是手掌、肘部、膝盖、小腿的皮肤,此时做紧急处理非常重要,以防止感染。
处理方法
普通擦伤:
1. 保持创面干净
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冲洗。如果有少量出血的伤口,需要先用干净纱布压迫止血 3~5 分钟,止血后再冲洗。
2. 伤口处涂抹药膏
可以在创面涂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或凡士林纱布覆盖,然后无菌纱布覆盖,保护创面(2-3次每天);如果创面较小也很干净,可以直接用创可贴,确保创可贴完全覆盖创面。
进行包扎后,需要每日更换敷料,同时关注创口情况。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尽快就医:
创面持续出血:经过 3~5 分钟的压迫止血后,仍持续渗血。
创面较深:如果宝宝的皮肤创面细小狭长,而且深度超过了 2 mm,可能需要包扎或者缝合的伤口。
伤口污染明显:如果宝宝是在污秽较多的地方受伤,清水冲洗后仍然可以看到伤口处有脏东西,需及时就医,由医生清创处理。
痂壳有积液、脓液:伤口结痂后的,如果发现结痂处的痂壳下面有积液、脓液,必须就诊。
二:烧伤烫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烧伤烫伤也是家庭中儿童很容易发生的意外受伤,尤其在冬季。
烧伤烫伤后创面会比较疼痛、带有皮肤破损,严重烫伤还有可能出现休克、感染和败血症等。
1. 冲
尽快用常温或冷的自来水冲洗烫伤处,至少 20 分钟左右。
2. 脱
在冷水中,小心脱掉覆盖在烧烫伤部位的湿热衣物。
如果发生衣物和皮肤粘连的情况,不要强行撕脱。
3. 盖
在冲洗结束后,需要找干净的毛巾、布单或纱布覆盖伤口,避免烫伤处感染。
注意:千万不要碰破了水泡,以免引起感染。
三:被夹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情况下被夹伤的部位为手和脚,手被夹伤的情况下相对较多。
1. 清洁并包扎伤口
如果被门夹到后手指有皮肤破损,建议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清洁后可以涂抹上抗生素药膏。
比如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或红霉素软膏,来预防感染,然后贴上创可贴或无菌纱布覆盖伤口,一定要注意伤口覆盖的松紧度。
2. 检查宝宝手指的灵活度
正常情况下,宝宝应该还是能够弯曲和拉直每个手指,如果不行,需要紧急就医。
3. 受伤后先冰敷手指肿胀处
受伤后的头几个小时,可以冰敷手指肿胀处。将宝宝手指放在用毛巾包裹的冰袋上,每次可以敷 10 分钟,间隔 20 分钟再重复一次。
切勿将冰直接放在皮肤上,或一次冰敷超过 15 分钟,以免发生冻伤。
4. 适当抬高宝宝患侧手,减轻肿胀及压力。
5. 受伤 48 小时后,手可轻柔活动和热敷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尽快就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疼痛不止:夹伤后疼痛剧烈,宝宝持续性的哭闹不止。
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或选择具有活血散瘀和消肿止痛喷剂。
肿胀范围大:夹伤后手指的肿胀范围大或整个手都受伤肿胀。
伤口深:无法清除污垢,或者大量出血,夹伤口深,需要缝针。
指甲出现损伤或感染:指甲明显变紫,可能会出现指甲脱落或根部已脱出,还有感染迹象,都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怀疑骨折:手指变形、受伤部位严重特疼,活动障碍无法屈伸等,需要立即就医。
发热:受伤 3 天内宝宝出现发热症状。
3天后无好转:受伤 3 天后宝宝丝毫没有好转或者出现手指发麻。
受伤 2 周后手指仍不能活动灵活。
四:头部摔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儿童头部受伤也是受伤高频事件。头部受伤后,常常会出现一个鼓包并且可能迅速增大,看起来很吓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宝宝受到了严重伤害,因为颅骨会在很大程度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90% 的儿童头部受伤是轻度的,但家长仍要及时处理并密切观察。
处理方法:
1. 磕碰后如果有伤口,注意清洗和止血
对于宝宝头上刮擦的小伤口,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将其洗净,贴上创可贴。
如果伤口处有出血,可以使用纱布或干净的布,按压 10 分钟或直到出血停止为止。如果伤口较大难以止血,立即去医院缝针止血。
2. 头部摔伤后立刻观察宝宝下面这些反应:
如果跌倒或撞到头后宝宝仍在微笑和玩耍,说明不严重。
如果宝宝在大人的怀抱中情绪安稳,然后想吃东西或想去玩,也通常没啥问题。
宝宝在头部受伤后会哭泣是很正常的(痛或害怕),持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 10~15 分钟。
如果宝宝持续性的哭闹不止,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可以就医观察。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头部摔伤 24 小时内注意观察宝宝情况:
在受伤后的头 2 个小时
减少活动,鼓励宝宝躺下休息。
小婴儿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或喝配方奶,幼儿及大孩子可以先尝试喝水,看有无呕吐;如果宝宝出现短时间内的频繁呕吐(3 次或更多),则建议就诊评估。
如果受伤发生在就寝时间或午睡时间,可以让宝宝接着睡。但家长要守在宝宝旁边,观察宝宝肤色和呼吸情况。
在受伤的 2 小时后
如果宝宝在睡觉,可以隔两个小时后叫醒宝宝。如果宝宝哭闹、翻滚(不愿被吵醒的日常表现),然后继续睡觉,这是正常反应;大孩子可以尝试完全唤醒,看他们说话走路是否正常。
如果家长无法唤醒孩子,一直没有反应,需要急诊就医。
观察外伤 2 小时后,宝宝是否可以正常进食。
受伤后的头一晚
家长要和宝宝在同一个房间里睡觉。观察宝宝的呼吸、肤色,如果有剧烈的头痛、呕吐、哭闹不止等异常行为,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