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海】詠春之霍超(師承_姚才):2021年11月(享年92歲)

2023-02-15 11:49 作者:广州武术_巭  | 我要投稿

【南海】詠春之霍超(師承_姚才):2021年11月(享年92歲)


「詠春三雄」阮奇山、姚才和葉問三系較為大眾熟悉。其中霍超師傅爲姚才宗師傳人,桃李遍佈世界各地。


霍超師傅於今年11月底辭世,他的門生特以撰寫了兩篇文章,除了紀錄師傅生平以作紀念,亦向後人展示大師的習武態度和堅持,供今人思考。


2021年11月底,香港颳起了從北而來的冷風。在送秋迎冬的蕭殺中,詠春界輩分甚高的姚才系詠春香港掌門霍超師傅亦騎鶴西去,享年92。


霍超自小跟隨梁贊徒弟梁福初宗師學習詠春拳法、刀法、棍法及樁法。宗師發現霍超甚具武術天分,學習態度十分良好,遂將他介紹予佛山詠春三雄中人稱“大力才”的姚才宗師繼續深造詠春拳。


霍超在姚才宗師門下學習詠春時,亦經常與當時詠春三雄的另外兩位宗師阮奇山、葉問和他們的門生來往切磋,所以對其他詠春支派的特色亦有相當涉獵。作爲一位真正的武者,霍超非但不會排斥或貶低其他武術和派別,相反會認真研究他人的長處,並反覆檢討和改良自己的詠春技巧。他百川納海的胸懷、好學不倦的毅力和力求完美的性格,亦造就了霍超後來在武術界的成就。


在梁福初和姚才的悉心教導下,霍超將兩位宗師的武學理論和技巧融會貫通,漸漸發展出具有個人特色的詠春拳理。霍超的詠春主張將放鬆肌肉,鬆沉腰胯,令身法、步法、手法似蛇般靈巧,不與對方鬥力,並因應對手的攻擊或反應迅速應對。霍超拳理首要講求放鬆,令自身反應迅速,動作靈動,讓身體、手法、腳法及步法相互配合,達致攻守兼備; 無論進攻或防守,拳勢保持連貫,攻守不斷。霍超詠春非常重視運用「柔」和「胯」的技巧和威力,強調以胯帶肘、以肘帶腕,揉合蛇形手法「大小圓」的移動軌跡和詠春「中綫」攻擊的概念,以黐橋配合步法,壓制和引導對手發力的方向,直至尋找到最合適的時機和狀態,迅速發動攻勢,充分發揮「蛇形詠春拳」剛柔交錯、攻守無斷的特性。


1950 年代末,姚才宗師在佛山辭世,霍超堅持在佛山處理好宗師後事後再移居香港,並開始教授詠春拳。他曾落戶黃大仙區開館授徒,桃李遍佈中國及歐美等地,成爲姚才宗師在港的唯一傳人,利用香港作爲國際城市的優點,將「姚氏詠春」在香港和海外開枝散葉。霍超同時亦曾擔任佛山精武會第 24 屆及 25 屆的主任及顧問,對內地和香港的詠春拳的傳承均作出極大貢獻。


霍超在佛山聲名鵲起後,不同武術門派慕名前來交流的人亦漸漸增加。據聞霍超接受比試邀請的條件就是地點要選在菜市場外,時間要訂在上午人流最多的時候,以便讓街上的人觀看。這個看似與武術界一般作閉門比試不同的安排,其實主要有兩個目的:首先,公開比試讓所有人目擊整個過程,雙方的招式、技巧、武德以至勝負一目瞭然,沒有半點各自表述、矇混過關的空間。這個「高透明度」的安排必然會令那些不自量力或純粹想借霍超名聲謀取個人利益的人卻步,避免浪費時間和精力;此外,公開比試亦對弘揚武術起積極作用,讓對中國功夫有興趣的人親眼觀看中國武術的實踐和對壘,毋須道聽途説或迷信被小説神化了的「絕世神功」,更可以避免被江湖術士所誤,不但失財,更加損失時間,從而對中國武術產生負面標簽。


霍超亦經常説起他與人比試時,制勝的秘訣並非手法,而是腳法!他回憶與人比試時,通常首兩招用手法控敵,第三招便出腳。令對手還在試探他用何種手法從上路進攻時,下路已經被重擊。這套路亦反映霍超經常強調身體、手法、腳法及步法要相互配合,才達致攻守兼備的效果。堪值武林後輩們認真思考,豐富我們的訓練和教學內容。


詠春拳源於福建,興於佛山,薈萃了衆多宗師的心血,精益求精、因應時代變遷和訓練技術而改良,代代相傳,現在已經百花齊放,發展出不同的流派。霍超晚年雖然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仍然關心門派的發展,經常敦促徒弟和徒孫勤力練習,不但要鍛煉肌肉和手法,跟要修煉心智,追求武德,發揮姚氏詠春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剛柔並濟的特點。



【南海】詠春之霍超(師承_姚才):2021年11月(享年92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