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44年夏季战役前的东线陆军“装甲力量” (2)——战车

2022-02-13 01:36 作者:芬里尔战史研究  | 我要投稿


三号指挥型,第4装甲师


三号坦克(Pz.Kpf.Wg.III)在前一年(1943年)就已经完全停止生产,并在当年逐步完成了与四号坦克主力战车之间的交接。到1944年夏,东线野战部队虽然仍然装备有上百辆三号坦克。这些幸存者绝大部分供职于指挥部或指挥部连作为指挥车辆使用。此外,炮兵观察型也是三号坦克的重要变形车。


四号坦克,第14装甲师。部分用作附加装甲的履带取材自T-34。

1944年夏季战役开始前,四号坦克(Pz.Kpf.Wg.IV)仍然是东线装甲部队的头号主力坦克。除了H型(Ausf.H),简化生产的J型(Ausf.J)也从当年2月开始装备部队。在过去的一年四号坦克证明了自己才是值得信赖的“帝国军马”。然而越来越频繁的有关对手新式战车的情报,也让德国人意识到主力坦克的升级换装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了。

“维京”装甲师的“黑豹”坦克和半履带装甲车。其“黑豹”营为装甲团的第二个装甲营。

不尽人意的登场并没有打消德军对“黑豹”坦克寄予厚望。“黑豹”装甲营的组建和装备仍在有序的在西欧展开。经过三个型号的调整,摆脱“尴尬期”的五号坦克能否顺利接过主力坦克的重任。1944年夏无疑是决定性的一年。


第509重装甲营的“虎I”坦克后期型。随着对手更多新式战车的登场,其再难逞凶。

六号坦克(Pz.Kpf.Wg.VI)用实力给交战双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换装了威力更大的88主炮,更笨重的“虎II”坦克也已经开始列装部队。对手并不甘示弱,也设计生产出了新式重型坦克。巅峰对决即将在茫茫的东线展开。


第202突击炮旅的突击榴弹炮(StuH)


作为产量最大的装甲战斗车辆,突击炮(StuG)在战争后期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44年夏季前的东线。它们是东线“装甲力量”的绝对主力,其数量甚至超过了各项坦克的总和。它们广泛装备于突击炮兵部队,装甲部队,甚至是“步兵师”的突击炮营。


“象式”坦克歼击车,尽管攻守兼备,但是笨重的车体确实也是一种严重的隐患。


坦克歼击车(panzerjäger),顾名思义是一种司职反坦克的装甲车辆。德国陆军非常重视反坦克部队的机动能力,即使是步兵师内的师属反坦克营,也是其为数不多实现摩托化的单元。德军长期以来饱受反坦克炮力不从心之苦,还间接的造就了88炮的传奇。直到75毫米Pak 40这款优秀可靠的反坦克炮的出现,德国人对此开始大做文章,为其搭载了多款底盘。这种改造无疑是非常成功的选择。不仅废物利用大量老旧底盘,还提高了反坦克武器的综合作战能力。除了各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师属反坦克营装备外,少数步兵师也装备了它们。但到了44年夏,绝大部分步兵师的坦克歼击车被收编进了集团军直属反坦克营(Armee-Pz.Jg.Abt.)。但并非所有的坦克歼击车都不重视装甲防护,“象式”坦克歼击车就是个例外,其拥有超厚的前装甲和与之匹配的超强火炮。

 

第731装甲歼击营的一辆Jagdpz.38。1944年有越来越多的驱逐战车入役。

有多款驱逐战车(Jagdpanzer)在44年入役,虽然同样是执行反坦克任务,但驱逐战车采用的则是全封闭战斗室,进一步提高了生存能力。作为装甲部队自己的“突击炮”,它们主要装备于装甲师师属装甲歼击营(Jagdpz.IV),高级直属装甲歼击营(Jagdpanther)和步兵师师属装甲歼击营(Jagdpz.38)。


颇为奇特的组合,“黑豹”坦克和一号指挥坦克,1944年。

其他坦克,至44年夏,仍然有少量更老旧的坦克让在东线野战部队中服役,比如二号坦克(Pz.Kpf.Wg. II)。例如进行改编的第667突击炮兵旅,就获得了两个二号坦克连为其护卫步兵连提供火力支援。此外,二号坦克还被用于治安战。除了老旧的本国坦克,多种缴获坦克也被用于治安战。治安部队通常会有一个装甲连,有的甚至装备了T-34坦克。

1944年夏季战役前的东线陆军“装甲力量” (2)——战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