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院校考情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344/857考研信息汇总

2023-03-06 15:15 作者:鱼小硕农管农业考研  | 我要投稿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小宇学长,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四川农业大学大学

风景园林专业

备考信息帖干货!


学姐/学长

基本信息

小宇学长

专业方向:风景园林

初试400+,初复试均名列前茅


助你2024考研一战成硕!

很高兴能为大家指点迷津,

告别择校、复习迷茫期!

早日确定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024一战到底!

01

院校概况

院校介绍

四川农业大学(https://www.sicau.edu.cn/index.htm)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风景园林学院(https://fjylxy.sicau.edu.cn/index.htm)四川农业大学于1993年开设园林专科专业,1995年设置园林本科专业,是当时四川省唯一从事园林本科教育教学的高等院校。2000年园林专业不仅成为四川农业大学第一批面向全国招生的本科专业,而且依托该专业及林学、园艺等专业、学科的师资成功申报“园林植物及观赏园艺”硕士学位授权点。短短7年,园林专业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点的跨越式发展。

2005年在“园林植物及观赏园艺”二级硕士点的基础上成功获得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一批全国仅有39所院校)。2010年7月经院系调整,在整合林学院园林系、成都校区园林研究所和都江堰园林专业(城市风景园林方向)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风景园林学院。2011年成功获得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授予权,该一级学科在2012年学科评估中并列全国第四位,2017年学科评估为B(第四位)。目前学院现设有园林研究所(副处级建制)和园林、风景园林、环境设计、风景园林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所3系1中心。

学院师资力量较强。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专任教师83人:园林系24人、风景园林系37人、环境设计系22人),具有教授、副教授及以上职称37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42人,国务院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1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四川省工程设计大师1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官网 https://yan.sicau.edu.cn/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



专业概况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在2012年学科评估中并列全国第四,2017年学科评估为B。

今年进行了招生上的改革,从前的风景园林学硕分成了两类,一类偏向于设计,一类是植物。

今年一共有四个类型,083400风景园林学 097300风景园林学 095300风景园林 095300风景园林(非全)学制3年 学费8000

第一年的奖学金是根据初试成绩进行排序的。

02

报录比

可以看到,基本上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在70人左右,并且实际人数还会多一些,我2020年考试的时候,试卷上有写到699人参加考试基本算10:1的概率进川农,同时这里面还包括了非全和一部分弃考的同学,因此川农相对来讲报考的性价比很高。

录取分数线:

近三年川农风景园林学学硕历年录取分数线:

2020年风景园林学学硕,分数线370+分

2021年风景园林学学硕,分数线350+分

2022年风景园林学学硕,分数线350+分

近三年川农风景园林专硕历年录取分数线:

2020年风景园林专硕,分数线253分

2021年风景园林专硕,分数线252分

2022年风景园林专硕,分数线252分

可以看到,川农的学硕有初试的门槛要求,而专硕是每年的国家线。

03

考试科目及试卷结构


初试科目

095300 风景园林(专硕)083400 风景园林(学硕)这两者主要存在的差异在于前者考英语二,后者考英语一,其他的考试题目是一致的。


科目一: 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 204 英语(二)

科目三: 344风景园林基础

科目四: 857 园林生态学


①命题内容:风景园林基础

②命题题型:名词解释10道+简答题5道+论述题2道+综合题1道(题型每年会有微调)

①命题内容:园林生态学

②命题题型:名词解释10道+简答题5道+论述题2道(题型相对固定)


科目名称: 344 风景园林基础

一、名词解释4/40

1.造景花坛与造型花坛

造景花坛:以自然最观作为花坛的构图中心,通过骨架、植物材料和其他设备组装成山、水、亭、桥等小型山水园或农家小院等景观的花坛。

造型花坛:又叫立体花坛,即用花卉栽植在各种立体造型物上面形成整向造型景观。2.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3.园林艺术与园林风格

园林风格:是指每一个园林绿地所具有的自己的独到之处,鲜明的创作特色,鲜明的个性。

园林艺术:是研究关于园林规划,创作的艺术体系,是美学,艺术.绘画,文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尤其是美 学的运用。

4.公园绿地与防护绿地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防护绿地:是出于卫生、弱离、安全等要求而建设的,具有一定防护功能的绿地,它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5.防风林与交通防护林

防风林:在干早多风的地区,为了调节气候、阻挡风沙而种植的防护林。在城市主风方向设置防护林,用以防止强风所夹带的粉尘、沙土对城市的大气污染: (在城市四周设置防护林,则成为环城防护林,防护效果更好。地处沙漠的城市设环城防护林,可起到固沙

的作用,阻止沙丘移动,防止城镇土地被沙化侵袭。地处滨海和滨河(湖)的城市,湖、江边上设防风带,可防止强风侵袭和水土流失.)

交通防护林:铁路、公路和高速公路两侧的防护林带,用以消除噪声,灰尘、废气的污染,又对城镇起隔离作用,是城镇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6.切花和插花

切花:又叫立体花坛,即用花卉栽植在各种立体造型物上而形成竖向造型景观。

插花: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 (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7.移植与间苗

移植:是将苗术从原来的育苗地挖起来,按照--定的株行距栽到新的育苗地维续培育的方法,也叫换床。

间苗:又称疏苗,即将部分苗木除掉。苗木过密会造成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每株苗木的营养面积过小,使苗木生长过弱,降低苗木质量,苗木过密的困地,还易招惹病虫害。通过间苗,使苗木密度趋于合理,生长良好,以提高苗本质量。

8.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是離雄两配子结合形成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得到新的个体的方法。

无性繁殖:又称为营养繁殖,是指直接利用母体的枝条、根芽等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进行繁殖后代,即利用茶树营养器官产生新个体的育苗方式。

9.引种驯化与异地保存

引种驯化:是指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或观赏需要的本地植物。

异地保存:是指把搜集到的种子,穗条在其他适宜地区的栽植保存。包括苗圆地、植物园等都属于植物资源的保存。

10.耐盐植物和抗盐植物

耐盐植物:指能从士壤中吸收盐分,但并不在体内积累而是将多余的盐分经茎叶上的盐腺排出体外的一类植物。如柽柳、红树。

抗盐植物:指根细胞膜对盐类的透性很小,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植物体的高渗透压

是由于体内有较多的有机酸、氨基酸和糖类所形成的。

二、简答题10/50

1.简述宿根花卉的特点以及园林用途?

答:

宿根花卉:宿根花卉是指能够生存2年或2年以上,成熟后每年开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宿根花卉最大的特点:在于很耐寒, 多生长在我国寒冷地区,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繁殖速度很快,养殖方法较简单,常被作为绿化种植。冬季它们的植株会进行冬眠期,常见的宿根花卉有芍药、蜀葵、石竹类、娓类等。

园林用途:宿根花卉园林中的用途比较普遍,是城镇绿化、美化极其合适的材料,“适地适树”是绿化的原则,宿根花卉的栽植也应遵循“适地适花”的原则。不同类型的绿地,因其性质和功能不同,对宿根花卉的要求也不同。因此,要根据指根花卉的生态习性合理配置,才能展示最佳的最观效果。主要可以应用于花坛、花镜、专类园、草坪、水体绿化、基础栽种、地被、园路镶边等等。

2.观赏草的观赏特点及其园林用途?

答:观赏草:将形态美丽、色彩鲜艳,茎秆、叶丛以及花序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统称为观赏草。观赏草大多对环境要求粗放,管护成本低,抗性强,繁殖力强适应面广。观赏特点: (简述内容即可,不一定要写的像下面这样具体,一段话的形式表达也可以。

1,形态

观赏草多由线形叶组成疏松的体形。有些低矮族生成土墩状。如东方狼尾草,有些密集丛生蔓延成一片,如芒属植物,有些高大如屏风状:如芦竹等。每种观赏草都有其独特的面,形成其特有的景观:

2.色彩

观赏草的叶色和花色都很丰富多彩,有些叶片有深浅不敞勺绿色、蓝色和红色,还有象牙或黄色的条纹有些叶片到了秋季渐变成红色、米色或红棕色,并能持续到深秋甚至整个冬季,为冬季景观增色不少。观赏草-般在春季或夏季开花花的颜色很丰富,有栗色、红色、粉红色、银色、白色、黄色和米色等:

3.质地

观赏草叶片有多种质地,有纤细的细茎针茅麦,给人带去不同的景观感受:

4动感

微风吹拂道路边的观赏章,随风摇摆,就像海里的浪花一样, 还发出沙沙的声音-*.像在吹口哨或是在说悄悄话,给人们带来与大自然的亲近之感。观赏草的这种动态之美和这种声响效果是一般观赏植物所没有的。

园林用途: (只要写到其具体的应用基本上都能够相应的得分。)

观赏草丰富的株型、色、花序和质朴自然的韵味为园林增加了独特的美感和趣味。它们四季有景,春夏观叶,秋季赏色,冬季悦絮:风吹草动,声响动听,动态最观优美;不论单独使用还是与山石、水体、花卉配置都很适宜。此外观赏草还具有适应性强、抗寒性强、抗旱性好、抗病虫能力强、不用修剪等生物学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园林最观设计中。观赏草在园林绿化花镜、地被植物、公园绿地、岩石园、园林水景、绿地边界和屏障以及园林庭院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3.简述老年人活动场地的设计要点?

答: (考试时候下面每个要点里面提到一两个小点就差不多可以了)

老年人活动场地的设计要满足老年人因生理、心理的交化而产生的对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和偏好,为此需要对空间环境做特殊的组织和处理,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

1.无障碍性

(1)主要措施有:建立明确的视觉中心。放大字体,增强色彩对比度运用熟悉的符号,提供能面对面交谈的家具设施、扶手设计、坡道设计等:

(2)宜以半封闭空间创造安全的环境空间,边界确定的闭合型空间形态容易消除老年人对罪犯的恐惧感:

(3)空间组织和细部处理应做些处理;

(4)老年人活动场地步行道路面坡度应控制在5%以下,尽量减少地面高差的变化并设有防滑装置:

2.易于识别

(1)可通过空间的层次和个性来创造,以合理的空间序列,并利用熟悉的道路形式等方法提高识别性。各种细部的处理,如材料、质感、色彩和形势的变化,也可突出空间的特征和个性:

(2)树立标志物是加强景观环境可识别性的辅助手段;

(3)此外,还有装饰性的小品的恰当使用:

3.易于控制和选择

(1)有边界限定和细部处理的空间最有助于空间的使用和控制。在居住区中,老年人对小空间有着特殊的偏好,对老年人而言,这种小空间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小群体交往的胃

(2)这些小空间并不被完全隔离。应具有相互联系和速遗性。空间内可设置适当的坐位区和活动区,如各占50%的面积:

4.易达性

(1)在室内外空间之间和不同的室外空间之间应有较舒适方便的连接:

(2)室外空间直有通达的视线联系:

(3)空间的过渡带设计尤为重要。过渡带本身往往起警导向作用。通过色彩的变化或改交路面铺装方式、改交路面形式等手法暗示前万将到达另一区域。这种暗示有助于老年人积极地迎接挑战:

(4)中途设置休息椅或休息区。以提高老人到达目的地的可能性:

5易交往性

(1)户外活动场所是老年人与外养交往的主要场所其位置宜选择在老年人员于相聚的地方:

(2)半封闭的空间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的社会交往。σ形和I形平面的凹形空间及住宅群体国合的内向型空间。能促使老人亲密的交往:

(3)老年人户外交往空间应避免较强的阳光、热和风的干扰。选择适宜的朝向。4.什么是安全视距?在视距三角形内植物应该怎么样配置?

安全视距,行车过程中司机发觉对方来车、立即刹车恰好能停车的视距称为安全视距。视距三角形:为保证行车安全,道路交叉口、转弯处必须空出一定的距离。以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或侧方来往的车辆,并有一定的刹车和停车的时间。而不至于发生撞车事故。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的三角形。叫视距三角形。

一般规定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植物时,其高度不得超过0.7米。宜选用低矮灌木、丛生花尊种植以不阻挡行驶车辆驾驶员的视线。

5.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答: (不需要像下面参考窖案一样完全写这么多,只需要写出大概的内容和意思表达正确就可以,写出主要的标题这几个分类的点。其他的表达正确也是能够道当得分的。》

6.(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团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献,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播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氧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明代造四专家计成在《西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施自天开”。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圆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国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圆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阳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四林形式却有-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黄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食。: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赛,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蔫“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面艺术于国林艺术,使得圆林从总体剿局部都包會醫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面意”。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圆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医额。槛联等文学手段对圆景作直擦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償鉴文学艺术的掌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四)、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费学范畴,也就是说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喜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價息,不仅通过视觉官能的感受或者借助于文字。古人的文学创作历史典故等信号的感受,而且还通过听觉、嗅觉的感受。诸如十里荷花。丹桂飘香、而打芭蕉、流水丁冬,乃至风动竹塞有如碎玉倾酒,柳浪松涛之若天然清青。都能以“味”人景,以“声”人景而引发意境的避思。

6.简述三远视距的内容?

答:三远视距:高远、深远、平远

➊“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高远并非字面的居高望远。它是从山下仰望山上的视点,崇山峻岭扑面而来,整体垦现出一一种高大雄伟、气势磅磚的感觉,这种仰望的视点使人倍感崇敬。

②“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由前面往里寻找出更深的层次就叫做深远。山水面在有限的纸张中表现无限,而景观设计也是在有限的空间中延展无限,以虚当实,增强视觉的感受力,使其环境空间更为深远。

③“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如果说高选多展现一种山势雄浑的气势. .那么平远则更多是描述淡薄飘渺之意。平远的优势在于能将钟灵神秀和雅逸平和的气质展现于景园之中。

三、论述题

1.简述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

答:

主要内容:大熊猫国家公园是我国十大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建设目标在稳定大熊猫繁衍、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个方面。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的黄土商原-川滇生态屏障内。包括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科普游慈区、传统利用区4个功能分区,其中核心保护区覆盖现有的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涉及大熊猫及区内80种动植物,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区域。

战略意义: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整合开展大熊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体制试点基础上设立和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抓手,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重要自然资源资产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的具体实践。大熊猫作为我国和世界各国交流的和平使者,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是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积极贡献的伟大行动。

大熊猫国家公园肩负警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示范,引领带动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历史使命。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有利于增强大熊猫栖息地的连通性、协调性和完整性,实现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行:有利于加强大熊猫及其伞护的生物多样性和典型生态生弱区整体保护。打造国家重要生态屏障,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有利于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好跨地区、跨部门的体制性问题,实现对山水林国湖尊重要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保护:有利于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

2.简述西蜀园林的特点以及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西蜀园林特点:

相对于北方圆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圆林,西蜀国林有贊自身突出的特点: :

①哲学思想和道教文化。西蜀团林造园受到了“天人台一”。朴素自然等中国传统暂学思想,风水和纪念性文化,三教融合. 道教为主的宗敏思想以及地城淳朴民风乡情的影响。

②物质性要素和精神性要素结合。西蜀国林遣园注董相地选址、建筑布局、叠山置石、园林理水。花木配置等物质性要景造圆,同时结合地必古迹,国必名人,四因文构,史博题联,公众游赏等精神性要素构建文秀清业之圆林意境。

③圆林风格表现为:自然飘逸、文秀清曲。具体来讲有三点园林风格:文风氨气,格调高雅:清旷疏朗,不拘一格:古朴幽秀, 乡情浓郁。

西蜀园林研究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蓬和高超的造國技法,是博大精源。悠远厚芏的中华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完警所凝结出的丰硕果实,在世界四林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西蜀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地城面林的一朵奇跑,对其历史发展、造四思想、园林类型、造圆艺术,园林风格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则保护地城文化遗产。二则发掘西蜀圆林造圆精髓。三则继承历史进而创新未来。

①保护地城文化遗产。“历史考证、社会文化、艺术形式”。

②发掘西蜀园林造园精髓。“造圆思想。 历史发展、造园艺术。造园手法”“繁荣兴盛、袁落脉续”。

❽继承历史进而创新未来。“道法自然、 生境保护、自然敬長。 文化历史情承。大地有大黃而不膏为审英,朴囊的见解,乡情浓郁的造园已经.宝贵财富、开同事业、地城圆林本源、继承文化遗产朝圣之路、追求曙光”。

四、综合题.

1.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形式有哪些?我国常见的形式是哪几种?井且分析其优缺点。并且举例一个城市的绿地系统布局形式进行分析。

答:城市绿地布局形式中常见的形式有八种,分别是点状,环状,网状,模状,放射状,放射环状,帶状,指状

我国常见得城市规划布局形式主要有:快状:带状,根形,混合式4种

块状绿地布局:

(1)布局特征:将绿地成块状均匀地分布在城市中,在较星的城市绿地建设中出现较多

<2)优点:可以做到均匀分布。接近居民,方便居民使用。

(3)缺点,布同分散。难以充分发挥意地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带状绿地布局

(1)布局特征:多利用河湖水系。道路城墙等线状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环状绿带等。

(2)优点:创建生态廊道,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的迁移路线,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引入新鲜空气,缓解热岛效应:提升城市景观效果。

(3)缺点:带与带之间联系不够,显得孤立,市民使用不便。

楔形绿地布局: .

(1)布局特征:利用从郊区深入市中心由宽到整的娱形绿地组合布局

(2)优点:将新鲜空气送入市区,改警城市速风条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3)缺点:将城市分割成放射状,不利于横向联系。

混合式绿地布局

(1)布局特征:将各种绿地布局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城市绿地布局的点线面结合。形成较完整的绿化体系。

<2)优点:使居民获得量大的绿地按触面,方便居民游貌,固时有利于就近地区小气侯与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丰富城市景观。

举例城市: (这个举例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P101页开始有十几个城市可以举例,任选一个写都可以,下面我任选一一个作答举例)

苏州:根据城市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及人文景观,形成“五片八园。四楔三带、一环九溪”的布局结构体系,构成环形带状加娛形绿地的布局形态。利用水系网络形成网格式布局。在古城内保持“假山假水城中园”和路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在古城外创造“真山真水园中城”和“路河相错赛棋盘”的格局,建成特色鲜明的“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的绿地系统。接近居民,方便居民使用

布局分散,难以充分发挥绿地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带状绿地布局

多利用河湖水系,道路城墙等线状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

科目名称:857园林生态学

一 名词解释(4/48)

生态因子 :在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如温度、水、二氧化碳、氧气等直接起作用的因子以及地形、坡向、海拔高度等间接起作用的因子。

光补偿点:在低光照条件下时,植物光合作用较弱,当光合产物恰好抵偿呼吸消耗时,此时的光照度称为光补偿点。

景观:是指由不同的土地单元组成,具有明显的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尺度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化感作用:植物的化感作用就是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化感作用包括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

景观生态流:就是能量、物质和物种和其他信息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包括能量流、养分流和物种流三大类。

热岛效应:由于城市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绿地减少、人工燃烧过程产热等因素,造成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按此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形式的多样化,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

生态园林:根据生态学原理,把自然生态系统改造、转化为人工的并高于自然的新型园林(绿地)生态系统。

进展演替:群落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物种从少到多,种间关系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稳定性趋向稳定按这种变化趋势发展的群落演替称为进展演替。

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是指本地区天然分布树种或者已引种多年且在当地一直表现良好的外来树种。

生态位:生态位是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包括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角色和功能作用。

生态金字塔: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有机个体的数量、能量以及生物量按顺序排列起来形成的结构图。(可分为数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

二,简答题10/50

1.城市水环境特点

答:城市水环境有如下四大特点

①城市降水量大:城市地区建筑物的增多,大大提高了城市下垫面的粗糙度,特别是一些高层建筑强烈阻碍流过城市的气流,在小区域产生涡流,导致“堆积”现象,另外城市上空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远远高于郊区,堆积的气流在丰富的凝结核作用下易形成降水,因此,城市地区的降水强度和降水频率高于郊区。

②城市径流量增加(地表径流):在市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受到破坏,土地利用状况发生变化,自然土壤地面少,降水渗入地下的部分减少,蒸发散降低,街道、广场、建筑物铺有不透水的混凝土和沥青,排水系统管网化,大部分雨水流入下水道,形成大量的地表径流,加上城市地区河道经过整治改造,输水能力提高,而自然河道和低洼地的调蓄能力下降,大量降雨时,洪水高峰来得早,洪峰流量大,但持续时间短。

③城市空气湿度低,云雾多(干岛效应):城市下垫面相对于自然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建筑物和路面多数为不透水层,降雨后很快就形成了地表径流,由排水系统排出,雨停后路面很快干燥,加之城市植物覆盖面积小,所以城市蒸散量比较小,故城区空气湿度比郊区小,形成所谓“干岛效应”。城区一般雾多,主要是大气污染颗粒物为雾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凝结核,同时建筑群增加了下垫面的粗糙度,降低了风速,为雾的形成提高了合适的风速条件。小水滴与城市的烟尘悬浮在城市低空形成雾障。

④城市水污染:Ⅰ水体富营养化 Ⅱ有毒物质污染 Ⅲ热污染 Ⅳ需氧物质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进入书体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的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从而使动植物生长条件受到不良影响。

Ⅰ水体富营养化 是指水体中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过多,致使水中的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过度繁殖。

Ⅱ有毒物质污染 有毒物质污染有两大类,一类是指铜、锌等重金属,主要来自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另一类是指有机氯、有机磷、芳香族氨基化合物等化工产品。

Ⅲ热污染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如火力发电厂产生的废余热散发到水体中,使水体温度明显提高,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称为热污染。

Ⅳ需氧物质污染 一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在污水中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因此叫做需氧物质,使水中溶解的氧减少,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生长。

2.如何理解景观的文化性特征(P261)

答:景观是人类活动的场所,景观的属性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人类活动方式既对原有景观产生巨大的改造作用,同时也受景观的制约和影响,人类活动是构成景观的基本要素。

①景观显然不是单纯的自然综合体,往往由于不同的人类活动方式而带有明显的文化色彩,同时也对生活在景观中的人们的生活习惯、自然观、生态伦理观、土地利用方式等文化特征产生直接或显著的影响。

②人类对景观的感知、认识和价值取向直接作用于景观,同时也受着景观的影响。

③人类的文化背景强烈地影响着景观的空间格局和外貌,反映出不同地区人们的文化价值观。

④按照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可将景观划分为自然景观、管理景观和人工景观,并常将管理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带有人类文化或文明痕迹或属性的景观称为文化景观。城市景观显然属于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实际上是人类文明景观,是人类活动方式或特征给自然景观留下的文化烙印,反映着景观的文化特征和景观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量的人工建筑物,如城市、工矿和大型水利工程等自然界原先不存在的景观要素,完全改变了景观的原始外貌,人类成为景观中主要的生态成分,是文化景观的特征。这类景观多表现为规则化的空间布局、高度特化的功能、高强度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维持着景观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因而,对文化景观的生态研究不仅涉及自然科学,更需要人文科学的交叉和整合。

3.简述园林植物的空气净化作用(p81-p89)

答:① 减少粉尘。一方面是树木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减慢,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也随之下降;另一方面是植物叶表面不平,多茸毛,且能分泌黏性油脂及汁液,吸附大量飘尘。

② 吸收有毒气体。几乎所有的植物都能吸收一定量的有毒气体而不受害。植物通过吸收有毒气体,降低大气中有毒气体的含量,避免有毒气体积累到有害的程度,从而达到净化大气的目的

③ 减少细菌。一方面是由于植物降尘作用减少细菌载体,从而使大气中细菌数量减少;另一方面植物本身具有杀菌作用,许多植物能分泌杀菌素,这些由芽、叶、枝干和花所分泌的挥发性物质能杀死细菌、真菌与原生动物。

④ 减弱噪声。园林植物具有较明显的减弱噪声的作用。一方面是噪声声波被树叶向各个方向不规则反射而使声音减弱;另一方面是噪声声波造成树叶、枝条微振而使声能部分消耗。

⑤增加空气负离子。空气负离子具有降尘作用。

⑥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⑦吸收放射性物质。植物不但可以阻隔放射性物质辐射的传播,而且对其具有过滤和吸收作用。(课本81到89页)

4.简述常见土地污染处理措施(p117)

答:目前对土壤污染的主要治理措施有以下几种:

1.排土与客土改良…

2.施用化学改良剂…

3.植物修复…

(每个点的具体内容打开书第117页了解

5.宫协法的理论基础和营造步骤

答:日本宫胁法主要是基于生态学演替理论,以此作为依据重建当地的自然潜在植被,根据演替理论,在演替前期的群落为演替后期的群落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经过若干阶段群落的接二连三的替代,最后达到顶级群落。这种有裸地开始的自然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需要很长世间,有时可能要数百年,但是如果通过人工措施提供组成顶级群落优势种所需的条件,就有可能大大缩短演替时间。基于此,宫胁法采用改造土壤,控制水分,收集当地乡土树种的种子,用营养钵育苗等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适应当地气候的,稳定的顶级群落类型。具体步骤为(P334)

①潜在植被类型调查阶段 宫胁法的关键之一是确定潜在自然植被类型。潜在自然植被的确定较为复杂,因为在城市地区由于人类活动,早已被破坏的植被与原有植被有很大不同。Ⅰ到城市局部地点,如寺庙、村落附近找较好的自然植被;Ⅱ到城市相邻地区进行自然植被调查--根据这些残存植并且结合气候、土壤和地形等条件,判断潜在植被类型。

②优势种选择和群落重建阶段 制定种苗培育计划,在苗床培育到30-50cm,具有发达的根系时,即可移栽到重建地点。如果待建地点生境条件较差,需对待建地做适当的整理,保证一定的土壤厚度(30cm以上)和良好的排水状况。

③养护阶段 Ⅰ幼苗期间覆盖植物秸秆,防止水土流失及过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Ⅱ种植前三年,由于树苗尚未长大,需要加强管理,及时浇水,每年除草1-2次 ,移栽后三年,植株的高度可达2米左右,林冠基本上郁闭,林下光照减弱,杂草的生长受到抑制,以后无需养护。

三,论述题15/17/20/52

1.当前城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15

答:一 生态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

①自然生境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植被大面积消失,自然生境破碎或片断化,而且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利用强度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变化。

②环境质量下降,居民健康受损

城市化确实使人类自身创造了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满足了自己生存、享受和发展中的许多需要,但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却抑制了绿色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改变了它们之间长期形成的相互关系,加之城市规模过大,人口过分集中,这样,人类将自己圈在了自身创造的人工化的城市里而与自然生态环境长期隔离,其结果是许多文明病和公害病相继产生。

二 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不足

①城市人口密集

人口密集是城市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较普遍的现象。城市建设所开拓的空间仍将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迁移人口所占用,人口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城市生态环境资源日益紧张,市政设施建设、交通环境改善和城市形象塑造将会面临持续的困难。

②土地资源不足:Ⅰ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和工业发展往往位于一个国家或世界上最好的以及耕熟的农业用地上,大都是平坦地得到灌溉的肥沃冲积土壤,会进一步加剧我国土地资源的紧缺程度;Ⅱ城市地面沉降,我国现在有50多个城市正在遭遇地面沉降,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地区和汾渭地区;Ⅲ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各种废弃物露天长期堆放,日晒雨淋,可溶成分溶解分解,有害成分进入大气、水体、土壤中,造成二次污染。

三 城市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

①城市气候变化: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般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热岛效应的强度增大,而空气相对湿度与空气温度呈反比关系,在温度较高的城市,其空气湿度低于周围地区。

②城市大气污染:我国许多城市存在酸沉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四川、云南以东的区域,包括浙江、江西、湖南等大部分地区。大气污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问题,并且最易为城市居民直接感受。

四 城市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不足

①城市水污染严重,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大,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导致一些城市河流和湖泊生物灭绝,变成死河、臭湖。水污染会造成水环境的恶化,更会对人们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②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供水问题当前在世界范围已经成为一个特别尖锐突出的制约问题。用水短缺有两类原因:一是城市所在地区缺乏地面与地下水资源。二是城市所在地区并不缺乏水资源,但由于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可供利用的清洁水资源严重不足,即所谓的水质型缺水。

五 城市绿地不足,生物多样性低

城市中由于大量的人工建筑、道路等占地,导致大片的绿化面积减少,城市绿地严重不足,整个城市的绿地布局不均,绿地隔离,缺乏绿色廊道,不能形成连贯的绿地系统,特别是与城市郊区绿地连接不够。同时绿地作为生物的栖息环境,其面积的减少,必定导致生物生存环境的不足,导致生物多样性严重降低。

2.我国湿地建设应当满足哪些功能?17

答:这道题的题目不太确定,但是想要考察内容应当是最后一章有关湿地部分和河岸防护部分的知识。参考建议:具有开放性的试题,参考课本的最后一章节有关于湿地部分和河岸生态部分的内容,关于湿地的考察主要是讲原则和功能方面。

3.什么是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系统质量评价内容有哪些?20

答:城市绿地:国家标准所称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这个概念建立在充分认识绿地生态功能、使用功能和美化功能,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是对绿地的一种广义的理解,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评价的内容:(P282)

1.绿地系统整体格局的合理性:首先从城市整体水平上收集各类图件,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城市整体的绿化状况和绿地指标,与国家有关标准和绿化先进城市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其位置和优势,分析不利因素及其原因。对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评价其布局是否合理。另外分析绿地斑块数量和布局,各类绿地公园是否体现了贴近市民、以人为本的思想。

2.绿色廊道和绿地斑块的结构分析:重要绿色廊道和大型绿地斑块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在对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进行评价后,要对其进行专门评价。城市绿色廊道主要包括城市主要干道和对外通道、城市河流和渠道,要对这些廊道的绿化情况进行评价,特别是城市河流廊道中的河岸带结构是否得到保护和维持。城市大型绿地斑块主要包括城市区级以上各类公园、大型广场绿地等,分析其各项绿地指标及服务半径、内部空间结构和配置、植物种类组成和生长情况、群落结构、稳定性及演替趋势等。

3.生物多样性分析:在城市总体和分区水平上分析城市绿地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尤其是对植物种类组成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中各类树木和其他植物的组成结构。确定目前的主要绿化树种,分析其生长情况和绿化效果,与地带性一致的非城市区域生物多样性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当地特色型和特殊性种类的数量、分布和生长情况进行分析。

4.各类绿地及绿化管理评价:在上述分析评价基础上,分别对城市绿地系统中各类绿地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建设、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化和单位绿化等方面。从绿地空间配置、绿地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生长情况、管护情况及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总结其优点和经验或模式,分析其问题和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复试概况

②笔试科目、题型、分值等

川农风景园林复试主要有三项内容:专业英语(20%)+专业知识考察(20%)(学硕做题 专硕画小快题)+面试(60%)

专业英语:部分听力题目+两篇阅读+翻译,英语的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要注意好时间分配,因为还要在时间内做好快题。

专业知识考察:其中专硕会考两小时的快题设计,场地相对都比较小,主要会画场地的平面图、基础的分析图和部分效果图。学硕考两小时的专业课知识理论,会给参考书目,结合考前的内容,问题不大。

面试(60%):如果有认识的导师一定要提前联系,同时准备好自己的作品集并完善好与研究生相关的简历内容。前面三年都是以线上复试进行,会由五到六位老师和大家进行复试环节,主要会涉及到两个部分一个会抽到专业问题,一个是英语的段落翻译,两个回答起来相对都比较容易。线上复试流程比线下更简单,并整个面试时间一般五分钟内就结束了。

总成绩计算方法

前面三年受疫情的影响,都是进行的线上复试,因此当时的比例是7:3。

初试500分总分:总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

再此之前的比例是5:5

初试500分总分: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官方参考书目

344 风景园林基础 参考书:

《风景园林概论》

《风景园林植物学》

《园林规划设计》

《市绿地规划系统》

《风景园林植物造景》

《风景园林工程》

857 园林生态学参考书:

《园林生态学》

《基础生态学》

其他信息

在考研辅导规划上,会结合我前面提到的内容,跟大家分成三个部分进行,分别是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

基础阶段中会给大家讲每本书的重要内容、构建认知框架以及基本的背诵内容,同时对一些基础性的疑问进行答疑,并且结合我们学院老师的研究内容做一些补充讲解。

强化阶段中会把前面基础阶段的内容,进行分块整合,把相同和类似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出我们进一步的背诵材料和重要知识点的独立框架。

冲刺阶段中我会把最新的热点进行整合,植入一些设计案例给大家填充语料,再出一些针对性的预测试卷给大家进行考前练手。



院校考情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344/857考研信息汇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