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核污染水已排海,为什么它想排就能排?排海后会造成哪些影响?

2023-08-26 23:53 作者:涓海读书录  | 我要投稿

核废水排入大海,地球至少要两万年才能降解至人体可承受范围,而在那之前排入海的核废水最多20年就可蔓延全球每一个海域。

小日子过的不错的日本人是不是傻,核污水排入海洋,对其难道没有影响吗?还是日本铁了心要拉上全世界背锅?

其实一切都要源于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件。

01核污水是怎么产生的?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

地震引发了高达15米的海啸,而福岛核电站的海拔只有10米,于是海水倒灌进核电站,冲毁了大量设备,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氢气爆炸。

但与氢气爆炸相比,更可怕的是核泄漏。

为了预防核泄漏,就必须向核反应堆注水降温,避免熔化燃料穿透混凝土和核反应堆安全壳,直接渗入地下污染海洋和周边环境。

排出的废水被汇聚到特殊的储存罐中保存,这就是核污水的由来。

直至今日,核污水已经积累了超过百万吨,每年的维护成本是上万亿元。

面对这无底洞,小日子过的不错的日本人也兜不住了,所以想将核污水排入海洋中,这样成本最小,但是危害最大。

日本声称:一旦发生大地震,大量核污染水存在泄漏风险,因此不得不对核污染水进行过滤、净化、稀释处理后排放入海。

但其实日本有五种解决方案,大可选择电解方案,显然还是钱的问题。

如果按照计划,日本核污水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影响无数生命的命运。

02核污水会带来哪些影响?

其实早在核污水排海之前,就有不少核污水偷偷渗入海洋中。比如2011年3月25日在核电站附近的海中测到了碘-131的辐射是正常海水浓度的一千多倍。

核污水中含有氚、碳-14、碘-129等64种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中对海洋生物影响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

碳-14半衰期长达5000年,而且会累积在海洋生物体内,碘-129的半衰期更长。

而氚、碳-14元素不光能杀伤细胞,还可能会诱发细胞癌变或者基因突变,导致生物畸形等,甚至危害人类健康。

核污水中的钴60半衰期是5年左右,其衰变过程会释放伽马射线,人体如果长期接触会引发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

其实不只是我国抵制,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百姓其实也反对将核污水排入海洋中,因为这样一来就没啥人敢吃海鲜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唯一的受益者估计只有日本政府,跟他们同处一个地球也是挺无语的。

03为什么日本想排就能排?

为什么那么多国家都强烈呼吁日本不要排放核污水,日本还是一意孤行,难道没有办法可以阻止这种行为吗?

其实是有的,《伦敦倾废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都明确规定禁止任何一个国家向海洋倾倒有毒有害废弃物,但是日本卡了个BUG。

日本对外宣称自己排放的核污水已经达到了排放标准,那些污染物都已经被稀释了,而且会分30年排放,所以梅事的,这是艾情。

为了证明可信度,日本人还对外宣称稀释过的核污水是可以喝的,结果国际组织让他们试喝就不敢了。

就好像日本动漫里面,高中生都要拯救世界,但高中毕业后就与世界无关了......

有小礼而无大义,怪不得罗斯福说“日本人是有史以来我见过的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

04排都排了,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早在6月22日就有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模拟过核污水扩散过程,如果预测属实的话,核污水会在240天后抵达我国沿海。

据德国海洋研究机构表示,核污水入海后57天内即可覆盖大半个太平洋,10年后就会蔓延至全世界。

不过由于太平洋洋流的方向性,大部分污染物是向东传播,只有一小部分会进入我国海域。中国近海受到的辐射影响,要低于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

目前我国海关总署已经下令全面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而且相关部门肯定会监测沿海水质的变化和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含量,一旦发现问题,肯定会通知的。

所以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目前来说海鲜都是可以随便吃的。


两年后🇯🇵:已经排完了。真的非常抱歉(鞠躬)

二十年后🇯🇵:这是以前的人做的事,和现在的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也是受害者,呜呜呜

五十年后🇯🇵:核废水?什么核废水?历史上没有核废水这件事!

日本核污染水已排海,为什么它想排就能排?排海后会造成哪些影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