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哲学的墨守成规(3-4-2-3)——齐泽克的理论体系大致是怎样...

2023-02-05 16:46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3-4-2-3 哲学的墨守成规(意识形态主义)Philosophocal Ideologism齐泽克的理论体系大致是怎样的

代表人物:作为拉黑主义的齐泽克

拉黑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者”,加“”是因为他只有理论实践,没有真正投身于实践(各种红色旅游,占领过华尔街,竞选过总统(不是))。

他面向大众的哲学是3字头,平和无害。

场域论 3

无政治计划姿态③ 调和 后观念论哲学① VS 大众文化②

★①本体论架构背后的秩序。

★②电影、小说等泛大众文化。

★③悲观主义支撑着他在严肃的哲学思考(智性生命)和对文化的爱欲分析(现实生活)。【无计划性】在于他【过剩的哲学写作】(巴迪欧学生,用写作守住左翼哲学阵地①)。————①坚守的方式是:用各种方式告诉你各种方案都不行,他自己也没有答案,(在公转的第二天会发生什么?如何组织新世界的秩序?)也没有做好混乱之后如何恢复秩序,所以他自称自己是S主义者①。————①但他是以个反向的S主义者,他用这样的姿态承认:一定要用铁腕、肮脏的代价,才能实现秩序的重整。

本体论 4

开放姿态【Den(less than nothing)】,具有四重性:

Den比无更少①—————Absolute②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纯粹否定性(主体性)③—Appearances④

★②接触绝对者(绝对失败)只能通过注定失败的sex(拉康:性关系不存在),因为它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抵达【绝对】。

★③【主体性】作为【纯粹否定性(Void)】是【符号学发生机制】以及【符号学动力学机制】。——同时也代表了【行动力】,【主体性】会使得【绝对者】被击穿。

★④Appearances qua appearances,也是符号学机制,它代表吧【本体】去【超验化】:把【符号系统】本身【超验化、本体化】。——参阅:辩证法的至高法要:本体是表象之表象。

★①+②代表还有剩余的康德主义。

★③+④代表黑格尔主义—————齐泽克更多的坚持这个立场。

★①+③代表笛卡尔主义。

★②+④代表海德格尔主义:②绝对者注定失败意味着【存在论差异】需要维系;④绝对者(存在主义本质观)就是【表象之表象】。

★②+③代表列宁主义、现代性。

★①+④代表结构主义的符号系统本身的【效果①】的发生学机制——①本体论效果、认识论效果、主体性效果、性化效果、差异论效果等。

认识论 2

哲学② VS 前反思的文化过程(历史缩影①),通俗文化,庸俗现象

★①齐泽克对历史的把握方式是:由哲学驱动的【文化分类学】与【文化历史性过程】之间的张力。【精神分析】站在右侧,它维持了这两者的张力。【精神分析】底层符号学就是哲学,它是一个对【病理化现象】加以分类、诊断的实践活动。

●未:他没什么文化品位,他的品位就是没有品位。他对希区柯克、毛的思想、言语的解读都很粗糙。这些他不懂的哲学(现象学)也在右侧,被他当材料用。

★②齐泽克的哲学是相对僵死的、悲观的、晦暗的。

●但这种悲观主义不是骨子里的悲观主义,而是可以搅混水:复兴黑格尔,拉康大众化,启发了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爱欲辩证法去切入资本符号系统运行模式中。

目的论 3

泰然让之、卡住辩证法① 调和 回溯性(破) VS 整体变革(守)

①海德格尔主义复兴,齐泽克是姿态就是:拖,以拖代打,以拖代守,转进、停留在否定中的姿态。巴迪欧需要去守【点位】,而齐泽克意识到了没有【位置】①可守,所以停留在【否定性】中②。

★①【位置】本身是在本体论底层,符号学的【位置】和被符号化的【产物】的二分(事物和自己的符号学位置(象征位置)的二分)。

★②坚持【否定性姿态】本身是一个【位置】,齐泽克等待戈多。齐泽克是个【时间哲学家】,时间就是它本身的【卡住(无意识)】①,历史自我卡住,会体现为重复,保持【否定姿态】就能够创造位置。

●比起马克思,齐泽克更像海德格尔(学了拉康的海德格尔)。

●通过【主体性】维持【否定】创造【位置】。

●①为【先验现象学】、【观念论假设】、【结构主义假设】辩护了:这些都是【符号学】的【卡住】产生的不同样态。恢复了这些哲学的合法性。抄了分析哲学、意识形态者的老巢。主义主义也诞生于这种【卡住】,意识状态卡在了一个格上。

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今天要来讲主义的3-4-2-3,它的代表人物就是齐泽克Zizek。我把它的体系叫做philosophical Ideologism哲学的意识形态主义。Ideologism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过分执着于某个东西,过分执着于某种意识形态,或者叫做墨守成规。

你可以说某种过分执着于意识形态,Ideologism它还有墨守成规的意思。

    齐泽克体系没有什么成熟不成熟可言,就是三板斧。他不是作为一个观念论者的齐泽克,而是做一个黑格尔拉康主义者、作为一个hegelian-lacanian、做一个拉黑主义者的齐泽克,也是一个被hegelian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Marxist在这个意义上讲他没有走向实践, 他只是一个理论姿态。他的实践只有理论实践,这个实践仅有理论实践,在主要在学术界、文化界活动,没有真正投身到实践里面去。他好像组织过人办过精神分析的刊物,然后去各地参加过一些左翼思想的研讨,开过一些理论性的会议。他本人面向大众的这个哲学是三字头的,可以说是颇为无害。

    然后我们看他的场域论。它主要的是左边是观念论哲学,我可以写后观念论。他的理论体系主要是一个后观念论,这世界的本体论架构也是它的本体论。它的本体论架构背后的秩序、背后那个秩序、这本体论架构到底是怎么样的。

    下面第二个格来看,另外一方面(右边)是这个大众文化。当然……就是文化、各种类型的文化艺术,电影也算艺术了,不再分开来,是fine art。这个也是fine art 电影小说这种社会现象,这些东西泛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当中的那些精英性的那些文化也是比较泛的,也就是说你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平时每个星期弄一本书看那种人基本上都会了解的文化。

    这两个场域是由什么来调和的?是由某种无计划、没有计划、无计划性、无政治计划的一种姿态,你可以看成是一种姿态。这个大哥是没有计划的,这是悲观主义。他的调和性的力量是一种悲观主义,他在这个政治上是一个悲观主义。再强调一遍,这个东西(悲观主义)是一直撑着他的,是它撑着他愿意不停的在左边的严肃这些思考和右边的那个比较肤浅的、爱欲分析意义上的对于文化的一个评论和观察。左边代表他的智性生命,他的场域论的一个维度。右边代表他的那个现实生活,娶嫩模,生个小孩,跑到日本去打听,要给一个小朋友买纪念品。

他的就是无政治计划性,这个无政治计划性体现为它的就是过剩的哲学写作。这个哲学写作你可以看成是另外一种巴迪欧主义,a different kind of 守住阵地。他为什么拼了命的每年都要出新书、什么东西出来都要写个东西?他这个姿态就是他政治上没有计划,但是他哲学写作要拉满。所以这个无计划性本身就是你可以看成是一个无限重复的书写、过剩的书写。这个家伙到各地去,他不是拼命读书

对于他来说,阅读已经是有点奢侈的事情。他阅读本身也是为了写作,阅读他会读什么文化评论、读一些经典,但是为了写作。他一天到晚在写作,他去国内参加会议,就是之后要招待他吃饭的时候。“Sorry ,I don't have time.I have to write books.” 当然可以说他写作挣钱养家,这是一方面。经济上面在另外一方面作为一个巴迪欧的后背,巴迪欧有可能比较当时捧过了。time巴迪欧事件哲学,齐泽克也写过一本叫事件的,是守住阵地、守所谓的左翼哲学阵地。左翼哲学阵地它的主要姿态就是告诉你各种方案不行、都错都不行。近年来可能有一个趋势: 他开始捧欧盟了。

    在这个意义上讲,开始捧欧盟和欧洲之分子合流或者怎么样,看到了某种希望、某种秩序。这个意义上讲他的实践活动到底是倾向哪一边的?总体而言,理论活动本身是他的实践,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那他这个理论架构最后是三字头的。也就是说它是无政治计划性的过剩的哲学写作,没有政治计划,他的答案就是:I don't have a project。他的答案是:第二天怎么办——在那个兴奋的睡不着觉的第二天怎么办?胜利的第二天怎么办?如何重新组织现实秩序?

    这个现实秩序的组织会是比较痛苦的,在他看来的话,他没有做好计划迎接

他没有计划迎接秩序混乱之后恢复秩序。所以他一直说自己是个Stalinism,他是一个反向Stalinism。他以这种姿态为他的那个S辩护,他承认一定要用铁腕、一定要付出肮脏的代价才能实现秩序的重整,但是他没有做好计划。所以他不愿意提出计划,或者他这个理论架构就没有计划。

    本体论上是4。我们要说这个本体论它具有四重性,4其实就是它的本体论上是一个开放的姿态。他把他的本体论的那个单元叫做DEN,比无更少less than nothing 的东西。Less than nothing 这个东西的话,你去看那个《比无更少》。齐泽克的本体论我出过好几期视频了。什么叫比无更少的?为什么它会比无更少?我讲过两种虚无。有期视频叫做:齐泽克的本体论、齐泽克的唯物主义的。反正里面都会讲的。包括我在讲德谟克里特的时候,我也会讲到这个den。

    拉矩阵的话,就是在本体论上是4--den。齐泽克也是坚持这个绝对者的absolute,但是absolute 的接触只能通过什么?只能通过sexuality 、只能通过sex。absolute、绝对者是注定失败的。所以它这里是4。sex 在这里是拉康。继承拉康主义就是:sexual relationship is impossible。因为它是不可能的,所以它可以抵达绝对。然后在左边,这是都是同一个东西pure negativity,或者subjectivity

本体论上最后一个就是appearance。这个矩阵是appearance qua appearance

这个(den)就是比无更少的,比无更少是它的本体论的基本的一个描述方式。这边是绝对,但是这种绝对的抵达只能通过失败的性关系,注定失败的。它是注定失败的Failed Absolute.它是一个已经失败的、注定失败的绝对。这里是纯粹否定性,以及主体性,然后下面(ps-aqa)两个都代表某种黑格尔主义,上面两个都代表某种就是还有剩余的。上面两个(den-absolute)你可以看作是代表某种康德主义。这边(左边)两个这个东西可以看成代表笛卡尔主义,这边两个一个注定失败的绝对;一个appearance qua appearance。你可以看到是某种叫存在论差异,海德格尔主义。齐泽克早年很长一阵搞海德格尔的,“绝对是注定失败的”意味着存在论差异

存在差异肯定是要维系的,这个绝对者就是表象的表象。这又是一个存在主义式的一种所谓的本质观,所谓的本质是表象之表象。

    还有两个斜对角,比无更少(-aqa),还有这个绝对Pure subjectivity(-absolute)。你可以看成这里可能是某种lennism。而这个斜对角比无更少了(-aqa)和对应的是某种可以看成是结构主义同行,他的后现代性,在这里体现后现代性。如果是这个角度的话(Leninism)就是一个极致的现代性,那么这种关系你不能说它是对称的,它不是对称的,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这个东西(den)要划掉。

    齐泽克更多的坚持的是下面黑格尔主义的这个立场,其他这几个立场的话不是太重要,是纯粹的主体性,是主体性本身作为一个void。它是符号学的发生学、发生性的一个机制,以及所有的符号系统它的动力学机制,它是最重要的。它最就是这个东西是最活的最真的,这个东西(aqa)是也是一个符号学机制,这些机制不是我这期视频里面要讲的。

    我只是说齐泽克的基本的学术框架,失败的绝对他就是想着法告诉你存在论差异,就是还那个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存在论和ontic & ontology 之间的、ontological 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先验主义,说出来就是先验主义本体论化。

    这个角度(pure negativity) 它其实是代表它的行动端、行动、行动力。Pure negativity 、subjectivity 这个机制意味着,它使得它(absolute)被击穿,而这个表象之为表象(aqa)。这里面是把本体去超验化,去超验化的态度就是把符号系统本身给超验化。把符号界本身给超验化,或者叫本体化,这个是符合结构主义的基本逻辑。所以在这里你可以看不能叫后现代性,可能叫做结构主义本身那个发生学机制。结构主义的符号系统,如果我们也就是符号系统本身它的发生学机制当中的什么发生学机制?它的效果发生学机制?它为什么会有效果?它为什么会有这个efficiency、会有effect、会有这种产生效果的力量?efficiency 它会有效果?

    这里面的效果就比如说本体论效果、认识论效果、主体性效果、性化的效果、差异论的效果等等这些效果,这效果是比较能用的东西,可以当函数来用的。本体论上4,我这个四也变着法的123456种方式跟你讲4。

    然后在认识论上是2,对立的,认识论上依然是对立的。也就是在齐泽克那边,它实际上是把通俗文化、庸俗现象当成是超哲学来用的。左边是哲学 v.s 右边则是文化现象、更恰是前反思。它不能有反思,前反思的这个文化过程。用过程这个词,实际上比如说一个什么前苏联作曲家的生命历程,比如说浪漫主义音乐到这个现代音乐的变化历程,也就是说这边这个文化过程实际上是历史的一个缩影。但是他对于历史的把握切入还是文化化的方式,还是把它定位到一个基本的文化分类学、由哲学驱动的一个文化分类学。如果我们说哲学在齐泽克那边是什么的话, 那就是文化分类学。就是文化分类学和文化的它的历史性的过程之间的一个张力,这个张力是维持住的。精神分析不是消解这个张力,精神分析是维持这个张力。如果我们说精神分析站在哪里的话,在齐泽克那边,实际上精神分析站在这边(文化过程)的、精神分析运动是站在这边的。精神分析仅限于……不是它的底层符号学,它的底层符号学是哲学。精神分析它是一个对于那些病理化的现象加以分类,然后加以诊断的实践活动。精神分析是站在这边,这部分(精分)是活的。如果说有的话,这里还有政治现象什么的就不管了。

    而哲学这边是比较僵死的、相对僵死、相对boring 无聊,齐泽克的哲学本身

他的文本里面,他的哲学本身is boring。他会3下5除2就把他哲学本体论架构就这样说完了,后面的话通通就是文化现象的一个罗列。一个他的这个文化品味,

他没什么文化品味,他的品味就是没有品味。但是你会发现它们是竞争态势,比如希区柯克的一些电影,比如说毛的一些思想、一些谚语,或者一些在中国当中的一些现象,他都解读的很暴力、很粗糙。他没有了解的,或者说他不懂得哲学、他不太懂得哲学。齐泽克本人不懂的哲学也是放在这边(文化过程)的,他不懂得哲学也是被他放在这里面当材料用的。比如说现象学,齐泽克现象学就是很弱,他不太懂现象学,他的书里面基本上没怎么讲过现象学:胡塞尔、还有舍勒,这些东西都没有怎么讲过。梅洛庞蒂也没咋讲过。现象学本身他讲的比较少,他的论域主要是后观念论的这一部分,然后还有就是精神分析师就是那些后结构主义者,巴迪欧、德勒兹、德里达、拉克劳、阿尔都塞等等。我主义主义里面、三字头后面的后结构主义、后观念论运动的后面那些人里面他都会涉及,比如尼采、克尔凯郭尔之类。他也喜欢举俄国的那些人,陀耶妥耶夫斯基、文学家卡夫卡。但是体系本身比较复杂的就是他的那个脸谱比较复杂的,或者说不太好搞出一个他的历史变化脉络的,(比如)博尔赫斯,他就不讲了、太复杂了。这个张力比他自己的理论框架的张力还要大。

    所以我觉得齐泽克的竞争对手实际上是博尔赫斯这种人,和他一样庞杂,但是更鲜活。他的哲学你看好像五花八门、很有意思,其实他的哲学最后的底色是灰暗的。齐泽克哲学最后的底色不是五花八门的,是灰暗的、是悲观的。如果我们可以很恰切的说,齐泽克是哭泣的小丑,但是他脸上画的是笑脸。他是这么个状态this kind of status。

    然后在目的论上是3。一个是回溯性,我们会看到海德格尔主义在这里复苏了,所谓的泰然处之。但是泰然让之会不一样,右边是整体变革了,齐泽克他的姿态最后是拖,这是守的姿态。而拉康则是一个破的姿态,破!齐泽克的姿态是拖的姿态,以拖代打、以拖代守,不停的在转进。我甚至可以说是转进,所谓的停留在否定中,他是没有位置可守的。他和巴迪欧不一样巴迪欧是是要守那些site 的、那些点位、那些sites,他是有位置可守的。齐泽克的策略是更进一步,就是说他知道意识到没有位置可守,没有位置本身这种东西,位置本身是在本体论底层位置符号学的位和那个被符号化的、就是符号化出来的那个产物进行二分。事物和它的自己的符号学位置的二分,象征位置二分,这个是一个底层机制,他不能够直接瞄准。那么结果怎么办?结果就是实际上你是没有位置的,要承认没有位置。没有位置,那你要停留在否定中,这个否定性这个姿态本身是一个位置。坚持这种否定性的姿态本身是一个位置,也可以说,如果我们甚至可以说,齐泽克自己是一个等待戈多。他自己他的理论为什么可以让他等?因为他就是卡住时间性、卡住历史的流畅运行。所以我们这样说,齐泽克归根结底是个时间哲学家

巴迪欧那边的姿态是空间性,齐泽克那边的姿态是靠时间性。巴迪欧的姿态,我守个空间等,这个空间点位上面结构聚集,它自动有发生学机制,我要对它保持忠诚,它就被我呵护、引导出来了。其实在这边它是要卡住时间性的那种稳定流动,我们要进行某种所谓的movement 的话,要卡住它。这个是这个历史的自己卡住,历史自己卡住了,卡住就会体现为重复。既然他重复了,这个时候没有位置也可以说有个位置,它有一种状态重复了就绵延就拉出一个位置出来。它是没有位置的,我再强调一遍,没有位置。

    齐泽克他的哲学产品是这样的,他比如说他对于卢卡奇、对列宁、对于M……对现实的评论是不一样的。这里面也仅限于他哲学,也不包含他对于什么未来人类、未来政治状况那些很挫的那些设想。齐泽克,与其说他是想要成为马克思,不如说他的哲学是海德格尔味儿更重、更像海德格尔。他只是一个学了拉康的海德格尔,但是它的本体论的深度都是海德格尔的开头的那个深度。他是晚期谢林的深度。我觉得这个姿态已经不错了,找到一个方法了,没有位置创造位置,通过主体性维持否定,停留在否定当中来把这个位置给它延宕出来。它创造出这个位置出来。

    齐泽克我开播以来应该是讲了《Less than nothing》,然后《The failed absolute》《The ticklish subject》。视频不一定都有,反正我直播的时候我都讲过。我现在还在讲那个《自由的深渊》,《自由的深渊》跳跃性比较强,我也在不停的在更。你如果对其他的哲学讲感兴趣的话,你可以看这些书。我建议你阅读它英文版,它的体系并不困难、并不复杂。但是由于我们那些译者,或者我们国内的理论家的姿态不够,连这个三字头他都没有达到,所以他们的翻译各式各样的问题。当然年轻人,比如说什么蓝江。他一人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译过。

    齐泽克的确是个S主义者,只不过他那一天到来他会成为的,不是等待戈多,你甚至可以告诉他,等的那个人本来就是戈多或者怎么样,或者等的这个行动就会被命名成戈多。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笑话是被迫的forced choice 结构。有个士兵被征召入伍了,他不愿意,然后就装疯卖傻。然后说看到什么东西都说不是这个,不是这个……it’s not this! Not this !最后实在没办法给他开了个证明,然后你不适合当兵,开了个证明,证明拿过来。Oh this !this is what I want!就是这个东西,ok 的,走人了。他装疯卖傻,但是把装疯卖傻坚持到底。他悲观主义姿态的话没有什么好批评的,这不是真正的悲观主义,这不是骨子里的悲观主义。

这种悲观主义本身可以搅浑水,首先他复苏了黑格尔,其次他把拉康给大众化了。他启发了我们,比如说我们这些人。当然我们可以用符号学、用这个精神分析、用爱欲辩证法去切入到新的资本的这种符号系统它的运行模式里面,切入进去,把握它。

    我要讲的就是这么多。这个老哥的话是值得我们对他有敬意的,包括我本人读的很多书也是齐泽克自己写的。我对很多哲学家的梳理、重新认识也依赖于齐泽克,包括我对于黑格尔的重新认识。我本来也是认为黑格尔是个蠢货,是一个过度一腔热血的,或者是冲昏了头的。我本来认为马克思就是身上就那样,斯宾诺莎主义者,但是后来发现不太一样。他能够让你至少对一些理论家的把握可以不要那么简单的一些俗见和庸见,但它本身很俗很庸、大俗大雅。

    这个位置,最后的目的论上的这种卡住、卡bug,这个卡住是Stucked他就告诉你时间就有了,时间就是卡住。时间本身就是时间的卡住、就是他自己的卡住,每个主体性、每个当下的片刻的体验都是卡住,卡在这边,忽然间卡在这边。

所以他这个卡住给先验现象学辩护了、观念论假设辩护、结构主义假设辩护。这些都是卡住,都是符号系统卡住,这些就变成符号系统卡住不同的性态或者不同的mode。它卡住了不同的mode卡住,或者这个卡住本身,你可以看成就是无意识,包括精神分析。无意识、它的在这个底层的运动、我们这个辩证法,目的论这个时候可以看成是辩证法。底层这个辩证法卡住的辩证法卡在那边。bug stuck 这种辩证法它恢复了数个重要论域的话语的合法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

他抄了分析哲学、科学实证主义等庸俗话语、各种意识形态老巢。这种卡住也是启发了我,这个卡住我认为世界的运行是有点位运行的,使得主义主义变成可能了。主义主义就是告诉你可以卡住,3214就是卡在这上面的,所有的智性状态,或者意识状态都会卡在一个状态上面。


【主义主义】哲学的墨守成规(3-4-2-3)——齐泽克的理论体系大致是怎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