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由“健康步道”引发的案例

2022-06-16 09:53 作者:大医微课堂  | 我要投稿

作者:小苏

 

前几天,遇到这样一个病例:一位年过六旬的阿姨,经常走小区里用鹅卵石铺就的“健康步道”,据说使用者赤足行于其上,可达到近似脚底按摩的效果。

初期走完之后略微酸痛,脚底发热,阿姨自觉有效,坚持了半个月左右,然后脚底近足跟处就持续疼痛不适,晨起疼痛感明显。经诊断,是我们比较常见的“足底筋膜炎”。

经过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治疗一周之后,阿姨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并嘱咐她不可过度锻炼。

足底筋膜炎作为一个康复科常见疾病,有没有更快更好的治疗方法呢?怀着这个好奇心搜索了一下足底筋膜炎相关,正好找到光明网上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中心肖红雨主任的一个解说视频。

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过度训练也可导致跟骨疼痛,有时放射到足掌前面,这种疾病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成人。

总结下来,大致发病原因可以归于以下几点:

1.   年龄导致的退行性病变;

2.   足部压力过大,如长时间负重等;

3.   运动量过大;

4.   穿不合适的鞋;

5.   先天足弓异常(如扁平足);

6.   长期走不平的路。(前文中的阿姨应该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肖红雨主任还简单介绍常规治疗方法,通常药物治疗与物理因子治疗:按摩,针灸,超短波,脉冲磁疗,聚焦超声和冲击波,并着重讲解了聚焦超声对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机制:

首先利用聚焦超声的热效应,使得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供加快,迅速清除炎性部位产生的致痛物质,控制炎症缓解疼痛。然后,超声的机械效应产生压力可以促进患处炎症的恢复。最后,聚焦超声可以使人体产生镇痛物质来达到一个迅速止痛的效果。另外超声对于深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可靠。

 

对于足底筋膜炎,若能早期有效地治疗,大部分人都能好转;拖得过久,转变成慢性就棘手了。这是种非常困扰人的疾病,但也是可以预防的疾病,只要加强日常卫生知识和伸展运动的技巧,就可以减少足底筋膜炎发生的机会。

最后呢,健康步道虽说能按摩脚底穴位,有保健作用,但是所谓“过犹不及”,一定要掌握好一个良好的锻炼时长,科学保健,远离足底痛。


一个由“健康步道”引发的案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