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哭了,在朋友圈发飙!新东方一夜蒸发500亿,这只是刚刚开始!
这几天,在线教育和培训机构绝对是热点话题!

01
俞敏洪朋友圈发飙
就在各大教培公司股价暴跌的当口,一张宣传“新东方优能中学暑期集训营”的微信聊天截图,在网络上热传。
“新东方将开展中学暑期集训营,训练营周期为45天,采取封闭化集训方式。
学生将乘坐歌诗达同款135万总吨Vista级大型邮轮前去公海,吃住学考一体化全包。
而每名学生的费用不菲,高达219800/人。”

来源:网络
对于这个传言,俞敏洪亲自站出来辟谣:
你对新东方到底有多恨,才能在这种艰难时刻还要落井下石?你特么还有一点人性吗?

来源:网络
据中新经纬报道,从新东方方面获悉,俞敏洪朋友圈截图为真。相关人员表示,有关上述“新东方优能中学暑期集训营”的截图为造谣。
27日上午,新东方微博亦发布消息称,上述截图为谣言。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发布后,A股教育股、港股科技股还在继续下跌,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的股价已从高点暴跌超过了90%。
而在此前的6月18日,俞敏洪就大动肝火的发了一条朋友圈,“人生已经不易,为什么还要背后捅刀?”

俞敏洪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近日有一则关于“新东方内部座谈会”的消息流出,内容多是一些教培行业监管相关政策及其分析。
对于网传消息,新东方对外发布了 《严正声明》称:“未就相关内容进行过所谓的座谈且对上述内容并不知情。新东方保留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据媒体报道,一位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内部人士徐申表示,在不久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新东方集团的管理层就已经知道了教培行业要经历严打,大家就开始谈论公司的转型问题。
面对公司转型,确实有人建议公司转型做托儿所,当时俞敏洪在内部会议上都落了泪。
今天看到另一则截图,似乎更加巧妙:
有一家培训机构办不下去,装修成了书店。
书店老板,就是培训学校原来的校长,书店的服务员,就是原来的老师。书店里的书只租,不卖,而且租金还特别贵。当然,贵是有原因的,你只要租书,就有人辅导,不懂的问题可以问服务员。

估计这个也不是真的,而是有网友在为培训机构瞎操心。
若论创意,“海上培训班”似乎应该借鉴一下这个“书店”。
比如邮轮就是游玩,但服务员都是名校毕业生,专业齐全,在游玩的同时,可以为顾客免费提供各种各样的辅导服务。
这样做,可能更隐蔽一些。
玩笑归玩笑,调侃归调侃,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双减”的出台,将会给校外培训机构带来非常严峻的影响。
02
教育三巨头两天蒸发1300亿,
俞敏洪个人身家蒸发近294亿港元
7月23日,港股教育板块传来异动。回港上市不久的新东方港股突然瀑布式下跌,最深跌幅49%,以40.61%的跌幅收盘。
除此之外,新东方在线、思考乐教育等上市公司也都出现了大跌。
港股的大跌很快蔓延到了美股。在中概股的教育阵营中,多只龙头盘前交易就跌超40%。
最后,好未来收跌70%,高途收跌63%,新东方收跌54%,超20只教育股跌超20%。

更令人痛心的是,教育股的暴跌很快就蔓延到了整个中概股板块。和教育没有半毛钱关系的贝壳、拼多多等中概股也同样迎来了大跌。

这一天,整个中概股简直是“血流成河”。要知道,同样在这一天,同样是在美股,美国三大指数全部创下新高,一众大企业涨上天际。
一边是漫天的欢呼,一边是无尽的哭泣,中概股,太惨了。
7月24日,针对校外教培和在线教育行业的“双减”文件正式落地,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双减”文件公布前后,资本市场相关个股出现大幅波动。
以学科类教育为主的企业在主营业务失去盈利和扩张前景后将面临经营困境。因而,不能排除有关公司股价最终清零,最后股票退市的风险。
面对多日来一直暴跌的股价,新东方在微博上依然发出“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依法合规的经营”的回应。

而在网络上,也有网民给教育类上市公司支招: 回购退市吧,成本很低。
03
在线教育匪夷所思的营销乱象
前段时间,有行业从业者发现,有一名自称为是资深老教师的老太,竟然同时为四家在线教育同类型的竞争产品进行宣传推广!

在猿辅导里,她是教了一辈子数学的小学数学老师;
在作业帮里,她是声称“毁掉孩子的可能就是家长自己”的作业帮直播课宣讲人;
在高徒课堂里,她又变成了教了40年英语的英语老师;
而在清北网校里,她则是一位谈吐优雅的资深专家......
有网友将四处平台的视频截图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幅“画风诡异”的四宫格,这张图片一经传出,立刻受到大量调侃与转发。
很快,又一处性质类似的营销乱象被网友们挖出。一名男子同时出现在了两家大班课品牌的宣传视频中!

学而思网校的视频里,这名男子是当了6年的中学老师;
在猿辅导视频里,他便成为了充满教育焦虑的初中生父亲!
“孩子对不起,xxxx的9.9元课程礼包妈妈有没有给你抢到.....”
“哪怕你家的孩子成绩全班倒数,听了这门课也能逆袭高分!”
“这门在家长群都抢疯了的课程,求求你,别再舍不得这9.9块钱!”
......
诸如此类的广告词铺天盖地的向家长群体袭来,在旁人看来可能是啼笑皆非的商业化销售话术,在家长们心中的分量却不一样。
在这些营销用语的面前,很少有家长能够清醒的保持理智,教育焦虑情绪开始泛滥。
在线教育平台目前营销话术的画风,已经偏向了引发家长焦虑情绪、强调教育可速成的层面上,而出现一个人同时为四家在线教育平台背书的局面,也实在让人在发笑后感到咂舌。
这些醒目吸睛的字被打在视频画面上,引发大量家长的点赞关注和转发,然而其背后却是这样一场“编排”好的表演。
04
课外辅导的军备竞赛要停一停了!
在此之前的很多年,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寒暑假,我们的孩子不是在补课,就是在去补课的路上。
这种现象产生的背后,是良莠不齐的校外培训机构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们一方面贩卖教育焦虑,蚕食本该属于孩子的童年时光,让“鸡娃教育”、“教育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另一方面又不断的抬高补课培训的平均价格,让普通家庭掏空腰包,“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屡见不鲜。

孩子和家长被裹挟在如此教育环境中,被补课透支了身体,丧失了成长的动能。
更重要的是,教育再这么搞下去,只想着资本逐利,已经严重偏离了教育公平的初衷。一度传导到生育和养育的环节,对人口均衡发展的国家大计产生负面影响!
近些年,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办了很多天价幼儿园、贵族中学、民办幼儿园······
这些民办教育虽然收费高昂,一年下来学费远高于公办学校,但依然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一些中产阶层的家庭对此趋之若鹜。
原因何在,这些民办教育提供了比公校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如师资、课程、素质教育、课后服务等,家长们钱花下去,换来的是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这本质上是教育的不公平!

少花钱给孩子上课,多花点钱给孩子买书看,对孩子的教育启蒙效果,一定不比读这个班或那个班差!
教育的改革不在一朝一夕,但方向和态度我们必须时刻清醒。
把握新时代的脉搏,助力孩子的全面发展。谨以此文,与诸位家长共勉!
综合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中新经纬、凤凰网、中新经纬、上海证券报、参考消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