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环保类05-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与应对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和政策决策的是()。(5.0分)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京都议定书》
C.《巴黎协定》
D.《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我的答案:D √答对
2.(),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根据联合国大会决议,联合组建了IPCC。(5.0分)
A.1988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1年
我的答案:D ×答错
3.下列选项中,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5.0分)
A.气候变化使我国东北地区活动积温明显增加
B.粮食主产区热量资源改善对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提高单产非常有利
C.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不利于冬小麦单株产量增加
D.我国农业病虫害加重,防控难度加大
我的答案:B ×答错
4.下列选项中,关于我国降水分布特征,说法错误的是()。(5.0分)
A.我国降水区域分布不均
B.我国降水季节分布不均
C.我国降水量变化空间差异不明显
D.我国降水量年际变率大,易旱易涝,旱涝交替
我的答案:C √答对
5.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5.0分)
A.短时间发生的气象现象被称为气候变化
B.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
C.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总体在不断下降
D.气候变化是指基于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气候变动
我的答案:D √答对
6.下列选项中,关于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说法错误的是()。(5.0分)
A.极端天气增多
B.引起农业或经济损失的水资源短缺
C.与气候变暖、干旱或洪涝有关的食品不安全事件增加
D.造成极端高温热浪,对城区和农村贫困地区影响不大
我的答案:D √答对
二、多选题
1.我国气候变化对水资源造成的影响包括()。(5.0分))
A.很多地区的降水变化和冰雪消融正在改变水文系统,并影响到水资源量和水质
B.许多区域的冰川持续退缩,影响下游的径流和水资源
C.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山区的多年冻土层变暖和融化
我的答案:ABC √答对
2.下列选项中,属于由人类活动造成排放温室气体的是()。(5.0分))
A.化石能源燃烧活动
B.化石能源开采过程
C.工业生产过程
D.土地利用变化
我的答案:AC ×答错
3.我国的季风气候类型包括()。(5.0分))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E.热带季风气候
我的答案:ABCD ×答错
4.我国利用历史文献以及()等自然证据来研究历史气候变化。(5.0分))
A.树轮
B.冰芯
C.湖芯
D.石笋
E.珊瑚
我的答案:ABDE ×答错
5.国际社会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包括()。(5.0分))
A.调整产业结构
B.大力节能降耗
C.改善能源结构
D.控制农业甲烷排放
E.增加林业碳汇
F.碳收集、储存和碳利用
我的答案:ABCDE ×答错
6.气候变化导致我国自然生态系统风险增加的因素包括()。(5.0分))
A.冻土变化导致长江、黄河源区以及内陆河山区生态系统退化
B.草地退化加剧
C.内陆湿地面积萎缩,功能下降
D.影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多样性、栖息地以及生态系统及景观多样性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三、判断题
1.气候变化会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全球变暖会导致一些地区与炎热有关的死亡率增加,与寒冷有关的死亡率下降。(5.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2.我国的气候变化造成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呈增加趋势,多年冻土退化明显。(5.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3.根据全球气候观测和研究数据表明,近130年(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85℃,而且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高纬度地区增温比中低纬度地区大、冬半年增温比夏半年明显。(5.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4.2000-2010年是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最少的十年。(5.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5.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确定2030年自主行动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尽早达峰,是我国在《巴黎协定》中提出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5.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6.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是发展问题,也是安全问题;同时,低碳发展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根本途径。(5.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7.气候变化不会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5.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8.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研究表明,温室气体继续排放将会造成地球大气进一步变暖。(5.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