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金寨县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面试班】-面试题预测:人才分布不均你怎么看
当下,全国很多省会城市纷纷出台宽松的落户政策吸引人才,有一些城市甚至还提供大学生特价房源吸引人才。多种吸引人才的政策让人才向大中城市聚集,但这样使落后地区人才减少,导致人才分布更不均衡。对此,你怎么看?
【示范答题】
治国安邦,人才为要。在人才强国,人才强省的战略背景下,各大城市纷纷出台引才政策,这也体现出了城市为谋得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但同时出现的人才“高地”和人才“洼地”也确实带了警示信号,需要权衡利弊、审慎看待。
一方面,“虹吸效应”聚集人才。越是群英荟萃的“人才高地”,越容易吸引人才。在这里人才有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在小城市、欠发达地区是比较欠缺的。而且除了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等众所周知的“硬条件”,吸引人才还要看“软实力”。很多省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市民包容度高,产业发展迅速,对于人才有充足的个人发展空间。有些地方有着充足的教育资源,学习资源,还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可以让更多青年人专心于自己的事业中。这就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当今年轻人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特点,不怕门槛高、挑战多,反而怕“温水煮青蛙”、循规蹈矩。
另一方面,流入大量人才,各大城市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和挑战。每个城市的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短时间流入大量人口,城市的社会管理、环境资源、医疗保障等都遭受严峻挑战。伴随人才的大量涌入,配套的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问题,如果不能迅速解决好,反而会给人才带来困扰,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鼓励吸引人才,但如何科学引才、用才、留才也将成为很多省会城市的必修课。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部分城市存在人满为患,另一部分城市却人才枯竭。
欠发达地区更需正视问题,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缓解当下人才“洼地”问题。
首先,“筑巢引凤”,扬长避短。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可将劣势转优势,让人才看到未来“增高”的可能性。无论是资源优势或是地理优势,都可以转为发展动力。欠发达地区的最大优势,或许正是“欠发达”,这意味着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与人才聚集地城市建立联系,一方面学习其发展模式,结合城市本身特点和优势取其精华,助力本地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入周边发展较好的城市经济外延圈,借助其帮扶转化本地的产业结构。
最后,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培养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才。欠发达地区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如果引进的外来人才起不到雪中送碳的作用,也可适当将资源向本地人才倾斜。利用自主培训、外派学习、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多方手段,培育本地人才,真正能够让人才扎的下根,开的出花,反哺当地经济发展。
对于城市而言,无论是人才输入还是面临人才短缺,都需要因地制宜,不要盲目跟风,坚定信心,永葆奋斗的主旋律,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