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绞肉机”?为何CBA打到半决赛核心国手“伤亡过半”
遗憾出局的深圳队球迷说,如果咱们的G5有大鸟在,一切不会是这样!
此时的浙江广厦球迷站了出来,你咋不看看我们的G4,上半场打的多好,可下半场我们少了胡金秋。

这话一出辽宁队球迷坐不住了,你们后面几场打得好,还不全因为我们少了艾伦。
对啊,早伤不算伤吗?我们不是也早早让了一个盖利?

好吧,大导算是看明白了,现在的情形便是得健康者得天下!CBA正式进入了剩者为王的时代!
都说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看着场边趴着做治疗的艾伦,伤了脚踝又被开了眉骨的大鸟,还有腿上绑着冰袋被人搀着一瘸一拐走下场的大秋,我们的心里确实五味杂陈。那为何伤病总在这两年的CBA季后赛中蔓延?
首先我们的联赛鼓励对抗,但裁判的临场水平却始终难以在对抗与犯规之间精细的把握尺度。就像浙深G5战第四节客场作战的深圳队在28秒内被连吹四个犯规,看似是裁判为了浙江的主场优势叼了个哨子胡吹,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控场失败。

浙深G5第四节裁判报告
上半场吹的还不算离谱,可下半场的吹罚尺度便开始放马游缰,对很多夸张的拉拽直接视而不见,整个第三节两队就差没打起来了。

裁判一瞅这玩意再打下去要出人命,想在第四节上来想瞬间将尺度往回收,那先遇难的肯定是整场下风球的深圳队。不得不说,这种松松紧紧的吹罚尺度确实使球员很难控制动作,极易制造伤病。

其次,赛程过密、球队阵容深度不足,核心球员上场时间过长也是导致其季后赛频繁受伤的另一原因。
最有代表性的一点便是,如果你问大导我广厦孙铭徽的替补是谁,我还是会脱口而出是冯欣。可冯欣都退役一年了,那这赛季几乎场场抡40分钟孙铭徽的替补到底是谁呢?吴晓?还是卡明斯基?这依旧是个问题!

最后是我们联赛保障方方面面专业性,运动训练的康复保障一直是我们最为薄弱的一环。休赛期的体能储备是否充足,针对自身伤病的康复训练是否系统,对赛季中后期的伤病预防是否存在有效的干预,不能总存在着侥幸心理去扛整个赛季。
另外提几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小细节——
孙铭徽在自家主场热身,结果自己中暑了...
客场比赛结束完了一身大汗的辽宁队走出球场,发现更衣室的门被锁上进不去了...
赵继伟鞋被踩掉光脚狂奔半场,提鞋怒追卡明斯,主动要犯规裁判不予理会....

鞋防大湿
都隔着闹呢诸位,这么多年了,果然还是那句,论业余,我们是专业的!
别忘了还有不到3个月,就是又一次的男篮世界杯,可如今的情形又让我们想起了2019年的那个难以忘怀的夏天,我们久伤不愈的小丁,我们临阵骨折的周队。
所以还是希望球队的大佬们高抬贵手,别让这些已伤的国手们带伤上了,实在不愿再次见到那个又在伤病中风雨飘摇的中国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