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中秋节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
转眼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
是指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
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那么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有关于中秋节的那些事
中秋节的来历
但传说毕竟是传说
是古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礼记·月令》上说:
“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
说法也比较多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习俗
《礼记》上记载: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夕月就是祭月亮的意思
说明早在春秋时代
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后来贵族和文人也相继仿效
逐步传到民间
第二种说法是
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八月中秋时节
各种农作物陆续成熟
农民为了庆祝丰收
表达喜悦的心情
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直到唐朝初年
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
“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说法
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
得到了《霓裳羽衣曲》
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
北宋时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
取团圆之义
至明清时中秋节
已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
一直流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