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TT的小道理
首先,这个世界是残酷的,只有真实才是理解这个社会的开始。举个例子,一个馒头,在实际生活中,就是一个馒头。那么,在饥饿的人的眼中,馒头就是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饥饿的人会将馒头的地位提高到其他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在锦衣玉食的人的眼中,馒头的地位要低于一般食物。但是实际上,馒头还是馒头,只是因为环境条件的不一样,在不同人眼中产生了差别,这种差别严重影响了分析实际情况。只有认清现实,才能理解世界。
很多人认为啊,理论是一种高大上的东西,其实不然,理论就是很简单,很通俗易懂的东。正因为很简单,所以每个人都可以理解,每个人都可以运用。
然后就是解释受众,主要就是大学毕业以后,失去学习能力的人,学习能力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拥有主动学习能力的人,一种是没有主动学习能力的人。学校教育可以通俗理解为被动教育,毕业之后停止被动教育,这部分人的人生就达到了天花板,人生已经止步于此,可能会略有小成,比如工资翻倍之类的,但是没有更大的成就了,现在就解释一下略有小成的原因,就在于每个人都是在学习中,比如看,听,这些都属于偶然。
这里提出第一条定理,就是每个人都要靠自己。
那么我是如何推理出这条定理的呢?
首先就要提出第二条定理,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要做一件事或者其他任何行为,就只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靠自己,第二种借助其他人的力量。然后结论就是依靠自己,因为受众不一样,打工人朋友三五个已经是算多的了,能不能靠得住还得两说,这就突出了一个自我学习。那么我的朋友常说,“你讲的都是废话,谁不知道学习能变强,我们不就是学习不好才在考试中没有取得好成绩么。”我在这里讲一下下,为什么我说的这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这给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学习的人提供了理论基础。就像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谁都看得见,谁都知道,但是你非要说理论基础没有用,我也无话可说。
那现在就说一下为什么学不进去这个点,就是因为学习是个笼统的概念,普通人啊在面对海量的知识情况下,就已经崩溃了,更不用说去学习知识了。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学习到对“自己”重要的知识,如何分辨对自己重要的知识,这才是符合现代学习观点的重要一课,而不是看见知识就去学习。重点再重复一下,受众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人,上学的人可以不用看我写的东西,容易血压高,影响自己的三观,月收入过万的也不用看了,同样容易血压高。
如何分辨对自己重要的知识,首先就要明白自己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定义是不同的,目标不同,达到自己目标的道路自然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我以前想减肥,就在网络上搜索减肥的方法,结果搜到的是一个合理的减肥的系统理论,但是我想要走捷径,我希望有人能告诉我每天跑多少步,做多少运动,坚持一段时间,我就可以变瘦。我这样的想法自然是错误的。不同的锻炼方法会锻炼不同部位的肌肉,每个人的脂肪率不同,有的人肚子大,有的人大腿粗,肚子大的人需要减去体内多余的水份,大腿粗的人需要锻炼自己的大腿肌肉,两种不同体型的人自然是需要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我错误的想法,实际上是理论上的,欲速则不达。
我个人建立了一个小小的数学模型,用来讨论人对于不同事情的看法,三观的形成,首先画一条线,代表个人崩溃的底线,击穿了底线,人就崩溃了。然后在这条线上面建立自己的三观,人用以建立三观的东西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时间内不会变化的,称为定理,一种是短时间内可能改变的,称为变量。
你的知识越丰富,你的定量就越多,你的地基也就越厚实,在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你的抵抗力越强,但是不同的事情可能击穿你的底线,你的定量很容易被推翻,打烂。
通常,毕业以后的人成为倒三角的形状,定理懂得少,而变量多,变量越来越多,导致定理无法支撑变量,从而崩溃。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的事情。
真实发生的新闻,比如一位女子大声哭喊,父母连一双二百元的鞋子都不愿意买,女子挣得钱有一部分会上交父母。
普通人的分析:
定理为,物品需要用钱买。
变量为,挣的钱上交父母。父母拒绝买鞋子。
女子的分析:
定理为,物品需要用钱买。挣的钱上交父母。
变量为,父母拒绝买鞋子。
在女子成年且思考量足够的情况下,应该增加定理,或者说,明白定理。比如,挣的钱不需要上交父母。合理分配自己挣的钱。自己生活应该如何选择等。
在这里,添加一个词,时效性。
这个词非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这个词贯穿了世界上任何的定理,公理,包括但不限于,时间,空间,人物,数理化等等各种各样,只要你能想到的东西,都具有时效性。
那么什么是时效性,百度解释可以自己查找,我个人给出的解释就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具有时效性的事情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越来越大后会改变这件事的性质。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苹果,很新鲜可以吃,过了一个月,苹果坏了。意思是,在保质期内,苹果可以被吃,过了保质期,苹果不具备吃的功能,因为苹果坏了,这就是时效性。
接着说上面的内容,物品需要用钱买,这个观点在不同环境下自然是不同的,但是在这里已经有了大环境(商城)的前提下,这个观点已经成立了,既然这个观点已经成立了,就不该去否认这个观点的事实。
第二个观点,挣的钱上交父母,现有的事实已经成立,因为女子的钱已经上交给了父母。
第三个观点,父母拒绝买鞋子,无论父母的理由为何,事实是父母拒绝买鞋子。
这里为什么,女子大哭,为什么互联网上共情的人很多,有很多人讨论,其根本在于其父母会影响或者说改变女子之后的生活,这才是女子大哭的原因。对未来生活的失望。对现有生活的不满。对过去生活的绝望。
做一个好人,是要比做一个坏人更聪明。
因为大多数人是普通人,会因为别人的言语而改变自己的看法,缺少自我判断的能力。
举个例子,校园暴力为什么形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有人建议,奖励举报校园暴力的行为,认为这样可以减少校园暴力。我个人认为这样是行不通的,遭受校园暴力的本体是学生,是未成年学生,一位未成年学生无法维护自己的安全,无法阻止校园暴力的发生,举报行为已经是建立在发生了校园暴力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已经遭受到了伤害,这样的建议不合理。
既然提出了问题,就要有解决方案,我个人认为校园暴力的形成,是因为青少年缺少父母的教育,青少年每日上学时间过长,导致青少年与父母接触过少,父母在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学习能力不足是通病,一方面是没有学习的时间,一方面是学习能力的不足。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有人指引方向,父母往往担任着指路明灯的作用,而父母所教授青少年的知识,和青少年自我在网络上获取的知识所冲突,这是矛盾所在,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青少年问题频发的关键所在,只有解决了青少年了解世界所遇到的冲突,才能解决青少年问题,而校园暴力不过是青少年问题显示出来的一小方面罢了。
人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
多数人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犯错。
结论,如果没有人提醒你的错误,那么你必须开始自我反思自己的错误。
世上无对错,只有选择。
有句话说的好,“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但是你必须承担你做这件事情的后果。”
例如,你可以不吃饭,后果你会饿。
你继续不吃饭,后果你会饿死。
结论,正确认识到做事的后果,非常重要。
理论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不想直接写理论,因为很多人直接看理论,理解不了,还容易理解出错。我就直接写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然后在里面写出理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