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专家交流:把资产通过通信手段来调节,国内刚起步
快车通道:
怎样学习碳领域的相关知识?(免费系列)
微逆及光储逆变器专家交流:新市场,竞争者少
欧洲户储龙头专家交流:新进入者难度较大
储能专家交流:家电企业进入储能市场,会对现有市场产生冲击
虚拟电厂,就是聚合各地灵活资源,优化资源后输出调度电力。之所以叫虚拟,是因为要模拟真实电厂的作用,就是调度。三级调控架构:第一个是连接最大的发电,比如火电。第二个是下面是充电桩、分布式等可以调度的资源。第三是自己方面的资源整合,参与电力市场获得收益,电力能量买卖电比如中长期,还有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
一、市场空间和国内参与者
辅助市场总电费3%规模,欧美成功经验容量也是辅助服务,10%的整个电力市场份额,大概100亿规模,2030年千亿/年的市场规模。
从试点到运营,现在是运营的阶段。2018年办公楼宇空调控制,华北辅助调峰,华东用户侧辅助服务出来,近半年辅助市场虚拟电厂陆续出来。参与者更多是地方能源集团为主,也有民营企业。
二、和储能发挥的作用比较
虚拟电厂是把既有的资产通过通信手段调节,偏向服务,储能是资产类开发。
三、海外玩家
以北美澳洲为主,和中国类似,用户资源调节工具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注重用户侧。欧盟更早,很多虚拟电厂在发电侧。但是目标都是类似,聚合资源满足调度系统。
国外公司比较出名的是特斯拉,自己的车、储能和分布式光伏,虚拟电厂从学术内带出行业。全球最大的是德国的NK,被壳牌收购,德国10GW聚合资源,辅助服务市场10%份额。
四、行业发展阶段
国内刚刚起步,百MW的规模,还没出现GW级别,行业大概从最开始阶段到陆续2023-2026快速发展,2040终局,现在是早期入场阶段。
1、收入更多来自辅助服务,有多少容量、规模,可以交易的有多少?
现货交易市场更大,辅助服务的设计原则是谁收益谁买单。华北风电市场面对得更多的是消纳问题,最终调节满足风电企业。广东夏季用电紧张,真正下游用户享受平稳电能。同时,供给大用户会获益,不同区域和能源结构以及调节需求的受益方会不同。
广东盘子去年10几亿,华北每年5亿的调节量,辅助市场总盘子是百亿,5-10亿乘以全国几个省就是总共的规模,但是后面会放大。
2、商业模式和盈利情况(下游用户分成,怎么分配)?
商业模式是分成盈利,比如广东半年期市场一年收入接近上千万,一般的百万级别,华北最大的能赚到千万收入。分成这一块比较混乱,有的用户可能分到5-5(用户不知道运营商拿到7,用户3)。市场是新市场,不是很透明。
3、单瓦利润?
需求侧相应(只是用户侧)3MW容量,相应度电成本,华北风电是0.5元一度电,有时候0.05,平均0.2元,山西0.35元,西北0.29元。广东市场化高,一度电削峰4.5元。用户侧辅助服务(电网和虚拟电厂竞价)波动大。
4、未来盈利变化?
2025年,省为主体,后面在区域统一电力市场。2025年之前,每个省几家头部虚拟电力运营商出现,全国比较大的虚拟电厂公司会出现。
盈利能力现在还是不错的,轻资产运营,用户做连接去调整,比例有的是6:4或者5-5,后面运营商可能分成会下降门槛。
5、资源和技术谁最关键?(先看用户资源获取能力,再看运营能力)
目前是很多资源被低估的阶段,如何很快获取资源非常重要。体量先做起来,现在是培养阶段,后面虚拟电厂运营要求提高的话,运营水平和能力才变得重要。有点像互联网的味道,容量大了后,容错率提高,数据多了也准确。
6、如果获客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民营资源获取能力比国企强,国营目前运营现状?
国营体质更多是手里资产聚合参与,投资资产的再增值,没有真正下游大市场扩展客户。民营企业后面会有更大的发展,拓展用户更有动力。国有完成示范完成指标阶段停滞,民营反而增长快。
7、用户侧市场聚合主要用到什么设备技术?
软硬结合,平台软件要和整个电网核心调度中心做对接,系统深入电网。硬件检测控制之类包括通信控制装置给到平台再调度。最重要是如何提升算法,怎么调度、怎么优化整合资源。
8、辅助调频调峰价格波动大?
价格是由调节的量和下游实际调节的量供需决定,范围比较大,华北风大的时候,火电满足不了调节需求,用户调节需求价格可能接近风电上网价格,上网的电价可能都给了虚拟电网。
9、短期竞争格局会不会比较分散?
华北西北资源优势不同,可能要掌握一个通用方法论。上游价格要知道,下游响应能力评测,两个方面如何做决策。恒实科技也运营,10MW比较小,最早不是做虚拟电厂,更早是调度大屏,参与了部分试点项目,老大哥是南瑞,清大科越比较专。
10、下游需求的预测,民营企业资源缺乏,会不会导致数据不足而预测不好?
运营这条路主要是掌握算法工具和模型,研究机构和高校没有实际数据,是没办法变成实证数据的,数据后面肯定是提升运营和技术门槛的重要的点。
虚拟电厂是后续数据积累驱动的,根据用户特征制定交易策略,提供交易反馈,然后迭代优化,控制精度慢慢接近实体电厂。国外企业也是这样。
11、恒实科技深圳是否有先发优势?
深圳国资委推着深圳虚拟电厂,大的规模项目,具体参与方不清楚,如果参与应该能拿到合同,上亿的项目。
12、2030年千亿辅助电力市场包含火电吗?
算上火电应该大几千亿,虚拟电厂是最便宜的灵活调度方式,按30%算,2030年能分到1300E到1500E市场。
13、虚拟电厂的运营商能代理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给予储能用户一些补偿费用,使分布式储能参与需求侧的调度响应,为市场储备调控辅助服务。欧洲的虚拟电厂较成熟,国内虚拟电厂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上存在哪些挑战?
国内虚拟电厂目前处于早期,虚拟电厂做电力交易的案例很少。
去年广东省做了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的市场化运行,当时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接受以售电公司和复合聚集商作为申报主体,报价方案是4200元/MWh和4500元/MWh,折算下来是4元+/KWh,前景和收益非常可观。
挑战:
1)政策不配套,大多都是指导性政策,没有详细的细则。2015年发布的九号文近两年才真正落地。
2)商业模式不清晰,商业模式的大框架是大家都明白的,但是细节不清晰,真正的参与者很少,如何实现较好的IRR和收益都需要进一步探讨,也需要电力交易中心组织更多虚拟电厂的试验。
虚拟电厂进行电力交易品种较少,目前虚拟电厂更多的是去做需求侧的响应,但一次调频、容量市场、辅助服务、非旋转备用也可以参与虚拟电厂的电力交易。当交易品种丰富时,虚拟电厂盈利能力会得到大幅提升。
3)核心技术的挑战方面,在硬件上挑战不大,在策略和预测方面挑战大,国外特斯拉Autobidder交易软件的规则就较为清晰。
一个好的算法要考虑各种交易品种的策略、时间段,不仅需要对自身的储能系统非常了解,对周围的大电网也要有未来几小时甚至几天的预测,提前做容量或功率的改变。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中和,碳交易,碳资产,碳计量,碳排放,林业碳汇,绿色金融,CCER,ESG,CCUS,锂电池,电池回收,电力碳中和,电价政策,汽车碳中和,碳汇造林方法学,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抽水蓄能,ISO14064-1,绿电专家交流,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碳减排制度,CCER制度,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动力电池发展趋势,钢铁碳中和,氢能,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数据中心,中国乘用车双积分,低碳供应链,循环经济,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碳市场展望,电力市场政策,水泥碳中和,玻璃碳中和,化工碳中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可持续发展调研,动力电池系列汇总,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大宗商品碳关税,碳关税专家交流,锂电材料专家交流,石墨化专家交流,新型储能政策专家交流
付费服务(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