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得见的汉朝生活-画像石鉴赏》画像石赏析 第二节 历史故事(非神话) 读书笔记

2020-04-29 16:16 作者:不定期小科普菌  | 我要投稿

汉朝画像石中,历史故事是一大题材。下面给他们分分类

1:历代帝王和圣贤,伏羲女娲,祝融火神,神农,黄帝,帝尧,文王十子,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孔子的弟子们

2游侠和忠义之士:二桃杀三士,专诸刺王僚,要离刺庆忌,荆轲刺秦王,完璧归赵,豫让刺赵襄,

3:孝子 烈女:丁兰刻木,董永,无盐丑女钟无艳,秋胡戏妻。。。。。。

以上这么多故事在全国各地画像石都有存在,但是最多的还是山东济宁 武梁祠

武梁祠是武氏家族墓葬群集合几个石祠和石阙的统称,需要地图查找“山东济宁市”------“武氏祠景区”------“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

网上资料(武梁是东汉人,武梁祠即是武梁子孙纪念祭祀武梁的祠堂。武梁祠坐落于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武宅山北麓,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石结构祠堂,迄今已有近1900多年的历史

这个应是伏羲女娲的神话故事
神农氏因宜教田,辟土种谷,振万民。
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荆轲刺秦王故事

孔子见老子 画像石:属于文化大事 儒学和道学的交流和沟通

画像石背景资料:孔子见老子,是汉代画像石的常见题材。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石刻艺术品,是汉代人精神创作的真实写照。

孔子与老子会面是文化上的大事,标志着儒学道学的交流沟通。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儒家主张“礼治”虽然说是同时代,老子比孔子大,据传说,老子曾经做过周朝的国家图书馆管理员,所以对于周朝的礼制文化比较熟悉,孔子崇拜礼仪,谦虚好学,所以孔子“问礼”老子。

另外,也因为“孔子问礼”的事件,说明孔子是谦虚有礼,成为了社会上的美谈。进而成为画像石喜欢的题材。

画像石中人物众多,推测是孔子的弟子们,但头上放鸡的应该是 子路。

《太平御览》:老子见孔子从弟子五人,问曰:‘前为谁?’对曰:‘子路,勇且多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

画风颇为个性的子路,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背景资料:项橐(xiàng tuó),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省日照市)[1] 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战国策·秦策五》: “甘罗曰:‘夫项槖生七歳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歳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

在孔子见老子画像石经常出现小孩,推测是项橐神童

有名的历史故事:项橐三难孔子。。。。。。

荆轲刺秦王画像石(问题一:为什么画像石上有这么多荆轲刺秦王 题材,可能喜欢这些忠义之士的故事吧)

这幅画面很有电影分镜的感觉。

当时的工匠并不知道后来法国摄影家布列松的美学理论,却深谙“决定性瞬间”的创作原则,几乎都选取了荆轲将匕首向秦王奋力一掷而未中的一霎。画面看似简单却内容丰富紧张刺激,完全符合《战国策》、《史记》的记载:左边被侍医夏无且抱住的荆轲怒目叱喝,双手扬起显然已掷出匕首,而这最后的一击未果,匕首钉入柱内。

泗水捞鼎”图泗水升鼎画像石

“泗水捞鼎”一事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此“周鼎”据传是禹铸九鼎之一,《史记·封禅书》:“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

泗水捞鼎失败 这个在当时就等于讽刺秦王失德

秦始皇的统治,现在的人不好评说好与坏,但是当初的统治,秦末汉朝初的人民应该是深受其苦,泗水捞鼎的故事半真半假,泗水捞鼎失败 这个在当时就等于讽刺秦王失德,对当时比较迷信的老百姓来说,泗水捞鼎失败比痛骂秦始皇还要厉害。

上图泗水捞鼎的构图非常巧妙,图像的上下两部分好像是用了两个摄影机进行拍摄,人类活动用侧面,而泗水用正面, 把场景中的拉绳人,岸边拉绳,观众,水中托鼎人,游鱼,泗水,都合理的安排进了画面里。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其实我并不是很懂,历史故事典故这么多,为什么汉朝人偏偏喜欢这个故事

书上没有提及,网络上有一种说法是:一般都认为,这个故事就是说晏子很邪恶,知道贵族重视荣誉,借此设计逼迫三人自杀,还不露痕迹。但我认为,这个故事不大合乎春秋时代的贵族性格。春秋时候的贵族,不会这样任由君主摆布。(礼乐崩坏的时代,哪有这么听话的贵族,现实中得不到满足,汉代画像砖之所以爱刻这故事,大概因为汉人觉得这样确实很壮烈;最重要的是,他们头脑中的春秋贵族,就是这样一种类似君主玩物的东西。)

画像石的孝亲故事(山东济宁嘉祥县各种出土)

邢渠哺父的孝道
武梁祠画像石董永躬耕侍父图

网上资料(武梁是东汉人,武梁祠即是武梁子孙纪念祭祀武梁的祠堂。武梁祠坐落于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武宅山北麓,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石结构祠堂,迄今已有近1900多年的历史

秋胡戏妻

《秋胡戏妻》的故事源自汉代刘向《列女传》-----中节义传·鲁秋洁妇




总结:不知道是错觉还是什么,徐州画像石和武梁祠石刻区别挺大的,徐州画像石里面有很多图像,除了主题故事还只要在边上加上凤龙一类的烘托气氛,武梁祠石刻更加更重故事本身。减少了边上的装饰。

《看得见的汉朝生活-画像石鉴赏》画像石赏析 第二节 历史故事(非神话) 读书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