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击提与提击

2022-06-15 11:01 作者:砖家乒乓器材评测  | 我要投稿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孟大夫"的文章,如作者有意见,即刻删除。



特点与作用:


“提击”是使用长胶颗粒的球友“赤脚大仙”徐伟雄创造出来的一种技术。可利用长胶颗粒易倒伏之特点像使用反胶摩擦提拉之技巧,主动发力使来球产生上旋之弧线,降低实战中长胶击球时的失误率。

动作要点:

1.击球前,身体放松,前臂呈自然旋内中间位,虎口朝上,拍头朝下(勿呈半横状),拍面与台面接近垂直或稍后仰。

2.击球时,以躯干带动大臂,由后向前上方摆动,手

腕自然放松且相对固定。拍头预置来球下方,向上提击来球高点期。

3.触球时,球拍触球的后中下部,手臂向前上部摩擦发力,击球要实,使长胶颗粒尽量前后向倒伏。

4.击球后要以重心还原带大臂后摆还原,准备下板提击。

“提击”与“击提”

在“赤脚大仙”的长胶攻击手法中,最有名技法当数“提击”和“击提”这两招。

但“提击”和“击提”有什么区别呢?何时用提击,何时用击提呢?我想除了大仙本人外,其他长胶爱好者不一定有很清晰的概念。提击是制造前拱上旋的一种实用技法。无论下旋来球还是上旋来球,均可用之。

可防守过渡,也可发力进攻。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提击”与“拱球”

“提击”的出球比拱球的出球有更大的侵略性。

何也?因为提击不仅用来对付下旋来球,而且也可对付上旋来球或不转球。不仅用于控制来球,也可用于自身发力的进攻,容错范围扩大,击球稳定性大大增强。在赤脚大仙长胶提击的技法里的“提”与“击”,其实就是反胶技法中的“摩”与“打”。“提击”将“提”放在前面,意味着用大臂带动小臂自然向上提拉的成分多于击,而“击提”则是“击”的比配大于“提”了。

在应对击球点低于球台网高的下旋球时,为了克服来球触板后向下运行的趋势,应以“提”的成分较多的“提击”手法来攻击之。

在处理击球点高于球台网高的弱下旋或不转球时,则应该用“击”成分较大的“击提”手法去应对。

为何直拍提击时,要竖着球拍去击球,而不半横状去击球,这是为了在步法不到位时,更好地保持板形,利用好肩关节自由轴去准确的找好击球点,向前上提击用力。

另外竖拍击球是因为长胶颗粒排列布局,更有利于竖着拍子提击下旋来球时对球有更强的向上支撑摩擦力,更有利手长胶颗粒的彻底倒伏。

颗粒倒伏越彻底则颗粒的复位越有力,出球效果会更具有飘动的怪异性。长胶提击下旋来球的侵略性会大于拱。

练习长胶提击时注意点:

赤脚大仙徐伟雄的经验是:

1,步法要稳力,右脚是重心。

2,腰要松,身要轻。

3,自身要收腹,提气胸架要迎前挺起,整个手臂要放松,手指握拍要松紧有度,腕宜固定,勿随便发力。

4,提击动作要自如,须把球击擦提上,感觉球带出,弧线出。每一板球提击手法要把球球带出弧线过网。


击提与提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