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5白乐桑:中文学习动机与中文作为远距型语言

1.说“汉语难学”有可能是一种中国中心主义,因为经常讨论的前提是汉语经常单独拎出来说。举例作为法国人,英文也并不是在法国人中多数精通。白乐桑认为世界上并没有"好学'的语言,语言也并不是工具,eg.世界语的失败。白认为对他来说最难学的如果硬要选是数学,第二是物理,第三是化学。这个问题问了数学家以后数学家说没有意义。白认为汉语难学是汉学界独有的讨论。
2.白认为小语种名称有问题。不科学+刻板说法 影响我们学习 如果使用的语言变成一张地图,英语处于特殊位置,但是西班牙语和法语也相当于大的卫星语言。2.在外语面前人人平等吗?显然不平等。
从语言间的视角:
一文字间
。动词框架型语言vs
卫星框架型语言(
L.TALMY,1991)
■有词形变化的语言、黏若语、孤立语
■类别词:有无
■主语凸显vs话题凸显
*******SVO、SOV、VSO、VOS、OSV、OVS
。限定词与被限定词的词序
一疑问词的位置
一后置词:有无
■音素数量及种类
一重音、节奏音:有无
一声调:有无
2)个人因素:认知特征、学习风格及…)动机?兴趣?目标?
语言只是工具吗?主修一门外语的目的只是学
会使用一个工具吗?外语教育的目标有哪一些?
动机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J.BRUNER,1966&KRASHEN affective filter,1988)
一内在动机(motivation inteme ou intrinseque):学习者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
个人倾向,无需用外力推动而自愿学习。内部动机:兴趣、求知的欲望、焦虑(自卑、自我形募较差):这的是个人的内在驱力(drive)此驱力迫使个体表现各种活动存在于自身以内。
■外在动机(motivation externe ou extrinseque):具有影响力权成人士、竞赛、奖赏、意识形态背景、就业计划、竞赛、期望(刺激/效应的行为主义模式)。外在事物具有诱因而使个体去从事各项活动此动机存在于学习对象以外。何为外部动机的内在化?
一认识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一种报偿(奖赏、评分、赛),…
一Yerkes和Dodson定律: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适当水平会下降,…
一动机与兴趣、好奇心、需求和目标之分:兴趣表现在追求获得特定科目、特定知识或特定主题,并对此获取乐趣
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对某一个特定科目难易度的感受
成就动机是一种克服障碍、追求以省力原则解决问题的倾向(Dad McClelland.所提出的「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The Achieving Society,The Free Press,1961)
国际中文教育 法国 1814年12月
汉学和汉语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雷慕沙
耶稣会士的媒介角色当时已中断。雷慕沙十八岁时在Tersan神父书房看到了一个这个植物志(据考究,是明朝《本草品汇精要》的抄本),被这一植物志里的汉字深深吸引。自那一天起,走上了汉语之路。五年后,写了第一部关于中国语言文字的书。八年后担任全球第一任汉语教授。他的汉学之路全是自学,只曾参考钱德明神父撰写的一本满语辞典《鞑靼语一满语一法语辞典》(1789),还有耶酥会士翻译的祈祷词,《四书》的拉丁文阐释,西安景教碑中文拉丁文对照。

背景:Le nouveau singe pelerin《东游记》,Etiemble艾田蒲著(Gernet谢和耐,Chesneaux谢诺,Hervouet吴德明)
汉学家兼旅行家,一种投射现象

纠正错觉:Laurent Ballouhey案例
巴黎高师毕业生
毛主义激进学生
在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主修汉语
…梵文!
20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激进学生喜欢学汉语,这是一种误区
旅行与动机
旅行中,旅行者为上:《任何国家是随着旅行者而变化。
Les pays ne sont que ce quifs sont Ns vanent avec ceux qui les parcourent Andre Suares,Woyage du Condotiere,1910-1932d
一从“我吃故我在”到“有其旅行方式,必有其生活观”
旅行类型与动机
一,追求沙漠(广阔安静的天地,如冰岛、撒哈拉沙漠、法国中部等)
二,追求社会场合(热闹的地方、众多人聚会的场合、民间节日、戏剧节、奥运等)
三,追求修道院似的封闭型群体(全包式假期、旅游俱乐部、游轮等)
四,追求利他主义、人道主义梦想(面向远距的他者及其文化的旅游(住当地人家里、生态旅游)
参看(J-D.URBAIN,L'Emvie du monde,Breal,2011)

小结,一
华裔学习者也希望通过学习华语而达到对自己的文化的了解,以获得在族裔文化和语言上的认同与自我意识。同时会应付身份认同不稳定性、家长的压力及缺乏针对性的教材等负面的因素。
无背景的学习者认为中文对自己是一个挑战,能否应战对自己是一个考验,是自我成功过程中的的一项有价值的经(Campbell Storch,2011:Comanaru Noels,2009)
小结,二
■初始动机、持续动机、动机的转化
■动机与个人的目标
■动机如何转化为学习行为
■动机实在哪一些条件下持续,或产生变化?
小结,三
内部动机占主要位置
成就动机、挑战性动机
发现性、探索型倾向
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倾向
经过深入了解他者的语言、文字、文化,经过换位的经历对自我、自己的语言、文字、文化获取新的认识
跨文化好奇心,跨文化意识
汉字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