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5
已输入634字
==========
沈典谦的母亲总是觉得一切东西都很贵, 喜欢给别人讨价还价, 因为沈母是个生意人. 沈的父亲去买车, 本来全部都是一口价的车, 沈母硬是在那里讲价一下午, 砍了几千块. 沈父虽然赚钱少, 却不喜欢讲价, 最后说: 这也能砍价啊.
为了沈典谦的学习, 选择报一些辅导班, 也是在门口跟老师讲价, 后来辅导班老师自然照顾少一些, 这让沈典谦无可奈何, 补习好像也没多大效果.
沈家人到了一定年龄, 不管混的如何, 都要求去学车, 好像是早晚都必须要做的, 早做完早完事. 沈母给报了驾校, 沈典谦就去学车了.
平白无事的第一天练车过后, 教练开始不停了埋汰他, 搞得沈不知所措, 明明跟昨天一样的练车, 怎么忽然出现那么多问题. 之后几天一天比一天糟糕, 欲哭无泪的他感到人生怎么如此多煎熬.
这次并不是沈母砍价, 是教练想要获得一些"尊重", 不送点礼塞点钱, 不是太聪明学得不快, 学车就会成为痛苦的过程, 即使拿到证, 开车也不敢上路, 一开车就会紧张, 都是自然. 沈典谦受到这样的暗示, 不清楚教练的负面评价是在"为难自己", 只会越来越糟.
可能金钱是对教练最大的尊重, 就好像补习班老师一样, 少给老师一些钱就有种"不值得"的暗示: 不过一个辅导班, 不值得交那么多学费. 沈母的思想通过行为表达出来, 所以沈典谦就等着挨批被埋汰吧, 补习的意义荡然无存, 或者说, 还不如不去.
沈典谦家乡的人们好像生活在泥泞地, 每个人都是求快, 想要尽快逃离那里. 沈典谦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只是跟着老师, 跟着教练, 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反而受到生活的毒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