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702+916初试经验分享
个人情况:我本科是普通双非院校,而且本人是理科生,英语非常差,四级考了四次才过,背书的能力也一般,但是在考研的时候找到了合适的背书方法后,三个月搞定了916还是挺骄傲的。今天把我的一些备考经验和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对23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各科备考经验分享
政治复习过程:
7月中—9月:每天1-2小时徐涛老师的视频课,每看完一个视频对应写一节肖秀荣的1000题。
注意:
①刷视频、刷题不是为了追求速度,不要和别人比进度;
②看视频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政治框架,刷题是为了让自己知道考什么类型的题目,刷题要知道自己错在哪,而不是追求正确率。
9月中-11月中:边听课边回顾错题,主要以刷题为主,可以顺带背一些知识点。
11月中:肖八出来,我只写了选择题,认真写,不求速度求质量;同时我还听了腿姐的冲刺班,技巧很多,可以听一听。
12月—考前:肖四出来了,开始刷题背知识点。但是最后我主要在背专业课,肖四只背完了一张半的卷子,剩下的就是在考前一天晚上看的。我当时还发了条微博,通宵在背政治,也挺拼的。

一般这些政治资料去公众号找比较多,而且公众号会出很多整理出来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看视频推荐夸克app,可以倍速看百度网盘的视频,有时候徐涛的视频可以1.2倍速看。

英语复习过程:
7月-12月:背单词,作为反面教材,我想说单词十分重要,要求一定要反复背,而且不要间断,我单词只过了一遍,而且新题型、翻译啥的我不想学,全部放弃了,结果就导致才51分压国家线,建议单词早点开始,至少背三遍比较稳妥。推荐用墨墨,像百词斩那种有图的其实你完全记不住,只记得图,但是考试不给你图的。
8月开始刷阅读,一开始听了几节唐迟老师的课,后面没听了,听了Monkey的课,技巧课还挺好的,可以听听文章思路。
11月开始的作文我可能分数还行,因为背了大王的模板,买了课,虽然没押中题,但是准备的还行,建议作文上要早点开始练字,可以练衡水体。这是当时买的课,其实还不错。
注意:在考试过程中我换了一张答题卡,特别费时间,而且会很紧张,建议大家谨慎下笔。这是当时发了个微博,其实有时候可能朋友圈啥的大家都不太好发,但是在微博上经常看到一起考研的人互相鼓励。考完英语,我看到很多人都说难,我当时想不可能就我一个人考的不好,大家都一样的,放平心态。

统计学:
8-9月中:每天3-4小时左右,边看边写课后习题,对于统计学一定要注重基础,而且首经贸的题目都以课后题和真题的变化形式进行,所以一定要买资料,了解课后题及重点。
9月中以后主要开始以复习和写真题为主,留下最后两套真题等着模拟,其他的全部写掉,认真刷题,了解题型,整理错题。
这是当时整理的笔记,我会每天拍照,晚上回去的时候不用带书,平板上大概过一遍。

有时候会用notability写一些提纲,或者笔记啥的,比较重要的我才写平板上。
买的书有以下三本:

916公共管理综合:
在9月10号突然换了书,我原本选的是经济学,结果换成了管理学的书,当时还是挺崩溃的,然后调整心态买书买资料买课。
9月20日开始上红果研的课划重点,开始正式复习管理学。(建议一本一本的背)
9月20日-9月30日:纯看书,理出书中的框架,大概就像你要建房子需要花一个草图,知道房子从哪里开始建。理出一些线(如时间线、事情发展线类似的)
国庆期间:研究真题,把所有真题在书上标注出来,标注的最多的就是重点章节,然后结合红果研课程上画的重点,把握住整本书的重点。
10月中-考前:每天背4个小时,按照记忆曲线,重复反复背,中间不能中断,每天给自己一定的背书量,尽量确保30天背完一本,因为有两本书。我是第一本背到了一半大概11月多开始的第二本。11月底背完的第一本开始二轮复习,结果后面其他课程压力都比较大,12月背书时间就非常少了,尽量争取早点开始背书。
对于专业课来说资料的选择就很重要,这方面我觉得还是比较有发言权,我买过学长的笔记、红果研以及A+的资料,我全部看过一遍,红果研资料是最完整、正规的。
因为学长的笔记会针对性比较强,针对他自己的弱点比较多,而A+的资料排版很乱,重点也不够突出。红果研的资料配套了除了重点还有真题,而且排版干净,也没有明显错误啥的。
916的课程我是报了红果研讲重点的班,我觉得重点画得好,我才能考得好,而且还会有课后答疑,有问题可以随时问学长学姐们。下面就是我买的资料一些截图。


二、心路历程
最开始我是想选很好的学校的,但是我对自己的英语比较不放心,于是我做了一套完整的真题卷才17分(不包括作文),所以我果断放弃了985学校。
如果大家首选985类院校,英语一定要好,最起码要能获得75分以上才有竞争力,其次就是211院校基本要七十分左右,因为旱区会略微有点压分。
如果选择了双非,但地区是北京上海这种旱区的,可能还是要60多分比较好,我的英语属于比较低了,和考得好的普通同学相差二十分,大佬都是80+。
因此选学校的时候一定要合理估计自己的水平,不要高估自己。因为考试会发生很多意外,而且你的心态不一定有那么稳定,所以要合理预估。
选学校的时候第一要看专业课,看内容你是否学过,如果学过对你来说会轻松一点,如果没有学过像我学到管理学,你会抓不到头脑去复习,当然要有师兄师姐带你会更好。
第二看是否要选择数学。现在的大趋势就是数学越来越难,而且大家准备的也非常充分,你是否有这个能力去和他们竞争,而且取得高分。
考研最难的不是开始阶段,因为大家开始都是兴致勃勃朝着梦想去奋斗,但是你越学到后面,身边就会有人开始放弃,你就会开始动摇。如果专业课难一点,你也会慢慢地去质疑自己是否选择正确。
现在这个时候考研,我觉得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一个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学校,当然也可以像老师说的那种曲线救国。去考农学,然后考一个985类院校。这条路是我在其他专业同学上岸985以后觉得非常有用的。如果你有名校情结,可以考虑。
三、考研中的几个难关
第一是知道自己能力不行了,就是那种你再怎么努⼒,也觉得走不上去了。这种时候你就要去考虑, 如果你准备得很早,比如说数学,你觉得你真的不会了,立刻果断选择放弃,如果你坚定了要学就⼀路走下去。
第二,精力有限。比如我,我每天早上8点9点开始在教室里看书,可能别人6:0O已经起床了。我一开始会有点担心,但是后来我就不担心了,我有自己的规划去做自己的事情,我们专业不同选的学校也不同,不需要跟别人去比,你最重要的是要看到每天自己的进步。有些人适合长线学习,有些人适合短期突击。了解自己是什么类型的选手。像我就是突击型选手,每次期未考试也是突击的,所以我不会去踉别人比较学习时间的长短,而是我每天完成了,我自己的学习任务,保质保量有自己的规划去认真的学习就够了,不要跟别人比,不要比时间长短特别是。
第三,要学会做选择。选择你的考研伙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尽量找情绪稳定的考研伙伴,而且两个人能同步。很多人说考研是孤独的,但其实我觉得也还好。我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考研伙伴,每天一起吃饭聊天,散步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
第四,不要闭门造车。很多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去学习也不跟别人讲话也不干嘛的,其实别人有很多好的学习方法,比如说我这个背书的方法就是和我室友学的,我觉得没有这个方法,可能我考不到这么高的分。而且人家可能会给你推荐很多他的学习老师,也许你一个人的消息是很少的,但是跟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的很多信息对你考研也很有帮助。
想看更多首经贸考研资讯,加入下方QQ群!
群内有首经贸近年各专业录取情况,还有直系学姐在线答疑哦~
欢迎看到最后的宝贝们加入23首经贸考研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