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深刻的悲剧
《既生魄》:一部关于人性本质解析和反思的书 2018-10-18 6:07 观看:61807 人最深刻的悲剧,不是沉沦,而是不能彻底沉沦。我们活着,终归要走向何方?
比失乐园更具深度,让你深切理解男人这东西,每一页都有故事,字里行间躺着一个老魂灵。
张广天最新长篇小说《既生魄》,是一部被称为能够洗炼当代人魂灵的“爱情史诗”,是一部关于灵与肉极限体验的“奇书”。著名作家叶兆言、李洱、周梅森、梁晓声,著名话剧导演孟京辉,著名编剧鹦鹉史航、宋方金、汪海林,以及艺术评论界名家夏烈等联袂推荐。
“既生魄”是一个古代天文学术语,阴历初八、初九至十四、十五之时段,月由初生渐至望,因此,月既生而未大明称之为“既生魄”。实际,月亮并没有盈满之时,“此一弦充满之际,彼一弦已缺”。世间的事物也大抵如此,此长彼短,无有圆满。
月亮总是残缺的,人的存在也总是有溢亏的。所以,人生的状态也犹如“既生魄”的宿命……
【内容简介】
出生在上海的钢琴家涂浚生,从少年时代起,面对爱情坠入困境。珞琭子的弟子卑厥黎、引跃如和大不韪受师之托,前来帮助他。他先是深陷“神圣而经典”的爱情不能自拔,又继而转向“契约中大能”的婚姻而失败,结果在自由而孤独的恋爱中绝望。涂浚生从理想、现实和性情解放中有所醒悟,从虚无主义中觅见相对意义,在自我批判和反省罪错的事实面前选择灵魂的救赎。
这是一部关于人性本质解析和反思的书。人作为既生魄的宿命,又作为心灵光明的先验决定下的存在,必然从过失走向光明。
曲折的爱情故事和身心体验,智者能人的超然和荒谬,交织出一卷惊心动魄的情爱史诗。情意绵绵中不乏悱恻伤心,激荡昂扬处又见流风回雪,死了又死,生了又生,总在痛中见光。所以,开卷作者引用奥古斯丁的话做题记:“我错故我在。”
人若自以为大能,无视超越自己之上的力量,必在人道的虚妄中傲慢,直至无视天道的力量,恣意横行。这也是一本以人的经验见证罪错起点的书,当今只有认识人的局限并无奈于这种局限的人,才需要先验的理想主义。由此进一步见证天道,是《妹方》的延续。
【作者简介】
张广天。诗人,作家,导演,音乐家。1966年出生于上海。为多部电影和戏剧作曲,又编剧导演诸多舞台剧,如《切·格瓦拉》、《圣人孔子》、《野草尖叫蓝靛厂》等。出版书籍有《板歌》(作家出版社)、《手珠记》(作家出版社)和《妹方》(四川文艺出版社)。
【编辑推荐】
《既生魄》这本书,写错失、罪过,写过头与不及的缺溢。所以,它又是一本关于人性本质解析和反思的书。哲学家奥古斯丁曾说:“我错故我在”(si emin fallor, sum.),今天的人更相信“我思故我在”。人不知从何时起,人总以为自己很强大,大到可以以己之存在来衡量天地。
“我不懂他人的感受,但我晓得我自己不行,沉陷在过失中,越陷越深,常常开始讨厌自己,面对一个怯懦、倔犟、摇摇晃晃、皱皱巴巴的自己。有时候看见自己,几近全部坍陷。全部塌陷,还怎么活下去?于是,需要高于我存在的力量去拯救。”张广天想用一个虚构的人物来承担起拯救塌陷自己的重任,《既生魄》的主人公,一个出生于上海的钢琴家涂浚生,从少年时代起,他面对爱情就已坠入困境:他先是深陷“神圣而经典”的爱情不能自拔,继而又经历婚姻的失败,结果他在自由而孤独的爱情中绝望。涂浚生从理想、现实和性情解放中有所醒悟,从虚无中觅见相对意义,在自我批判和反省罪错的过程中选择了灵魂的救赎。
作者以形而下的肆意风流表象,证得了形而上的思想救赎,张广天写初恋、失恋、背叛、情迷、痴嗔诸等爱恋的状态,举重若轻,天然玉成。裘菲的明澈,卑厥黎的惊艳,异国女子的荒凉,直到玫美的绸茧交织的熟美……曲折的爱情故事和身心体验,智者能人的超然和荒谬,交织出一卷惊心动魄的爱情史诗。
(原载长沙晚报https://www.icswb.com/h/100884/20181023/564237_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