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吃掉的是炸鸡,还是坏情绪?

当代人遇到烦恼,常用吃点好的来安慰自己:“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是两顿。”
好像烦恼在开动的那一刻就开始烟消云散,甚至不少人养成了遇上糟心事,就开始胡吃海塞的习惯。这种“一言不合就开吃”的现象,似乎在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
但你或许不知道的是,当美食成了情绪唯一出口的时候,也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伤害。


你是否经历过:
· 不饿却还是想吃
· 用食物奖励自己
· 经常吃到很撑才停止
· 更偏好高热量的食物
· 在感到压力时会吃得更多
· 在食物面前感到无能为力或失控
· 吃东西是为了缓解当下的负面情绪
如果以上几条,你中枪了好几条,那么你可能就存在情绪化进食(Emotional Eating)的情况。
根据学界定义,情绪化进食是“个体发展出来应对负面情绪的不良策略, 是一种饮食失调行为。”
学者Bruch的早期研究认为情绪化进食者(Emotional eater)不能区分由不同情绪所引起的饥饿感。
随后研究者还发现该行为不仅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与积极情绪也相关,但消极情绪与进食障碍的产生更强的相关性,也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换句话说,情绪化进食者不仅在难过的时候吃,开心的时候也会吃。

不少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情绪上来大吃一顿的情况,也会担心自己吃这么多是正常的吗?是不是得了暴食症?
举个例子,假如你经历了很大的变故,情绪受到了打击,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之下,你通过疯狂地进食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在这种情绪化的进食过程中,如果能够意识到这种暴食本身是存在问题的,并且想要停下的时候是可以适时停止这种情绪化进食的,那么对于这种偶尔的放纵是不用过于紧张的。

美国心理学家Doreen Virtue就曾经写道:渴望吃东西是一种信号,表明我们正被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困扰着。
脑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面对压力时,大脑的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皮质醇随之增高,全身心进入一种“战斗模式”,让人对高油、高糖、高盐食物异常渴望。
而奶茶炸鸡的入口,则会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把人从“战斗模式”拉回到“养身模式”,压力水平也会随之下降。
BBC 纪录片对一组参与者的大脑扫描也发现了这一点,人情绪低落时,对巧克力奶昔的渴望会成倍增加。
人体血糖水平相对稳定在正常区间的时候,情绪更加稳定和愉悦;血糖水平低的时候,更容易出现烦躁、易怒、情绪低落。
除此以外,高热量的食物会激活调控情绪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神经系统,促进多巴胺释放,令人产生快感。与多巴胺同时升高的还有人体的血糖,人体血糖水平相对较高的时候,情绪更加稳定和愉悦;
在某种程度上,高糖高热量食物激活人体的这套奖励系统,和毒品让人上瘾的方式如出一辙,难怪肥宅快乐水这么难戒……

食物能让人暂时从坏心情和压力中抽离出来,给我们以慰藉。但如果长期把吃东西作为情绪的出口,还是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首先暴饮暴食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导致胃病或者使肝细胞受到极大的损伤。同时奶茶汽水中的高糖也会造成血压飙升,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随着美食带来的多巴胺和血糖逐渐恢复平稳,那些隐藏的压力就又回来了。并且除了原来的压力源,还会平添几分“放纵”的负罪感,让人感到比之前更加强烈的负面感受,甚至还会形成新的情绪问题。
伴随看不见的糟糕体验,还有肉眼可见的体重增加。
长期暴饮暴食无疑会使人的脂肪储备再上一个台阶,超量的脂肪会拉高人体的皮质醇水平,增加神经敏感性,损害正常的情绪调节功能。过多的皮质醇还与抑郁、焦虑、躁动等负面情绪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借吃消愁愁更愁了。
总而言之,食物能够轻易填满我们的胃,却没办法轻易弥补心理上的缺失。


有人说:身体不仅是灵魂的容器,还是情绪的容器。我们需要照顾好这个容器,让它能够更好地绽放我们的灵魂。
对于很多情绪进食者而言,戒掉对食物的依赖,并不容易。但依旧可以做点什么,让自己离健康的生活近一点。
以下是几个小贴士,送给有需要的小伙伴。
| 寻找暴食的替代方案
既然暴食的源头是情绪,那么给情绪一个健康的出口是非常重要的。
当你遇到难过的事情时,可以试着给朋友、家人聊一聊,哪怕对方没有任何心理咨询的专业技能,倾听也会使得我们的情绪得到缓解,给自身带来相当的积极效益。
除此以外,阅读一本好书、观看一场喜剧表演、探索一个户外活动,或者转向自己喜好的活动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 尝试中断技术
大多数情绪化进食者对他们的食物渴望感到无能为力,当吃的冲动来临时,往往选择顺从自己的欲望。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咨询中常用的中断技术——用凉水冲把脸,凉水会刺激我们的迷走神经,顺势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帮助我们从情绪的冲动和进食的渴望中摆脱出来,回归当下。
| 练习正念进食
当食物摆在面前时,调动所有的感官,仔细留意食物的外观、感觉、气味和味道;
放入口中时,我们要留意内心对食物的感知,是否好吃,是否快乐。感受食物的味道:甜、咸、辣?再吃一小口。味道如何变化,满足感有增加吗?
时刻观察自己的变化,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味道下降?第三口如何,第四口呢……并在有饱腹感时及时停止进食。尽量调动我们的五感,去充分地感受食物。
练习正念饮食,可以帮助我们把注意力移到食物上,减少暴饮暴食。

虽然很多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但暴饮暴食并不是一个发泄情绪的好选择,如果可以还请尽量选择运动、健康的方式释放压力。
希望你的每一口食物都能好好享受,每一个情绪都被认真对待。